刘丰老师: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阳了了 2024-11-02 07:58:35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篇》

执念会放大问题

这句话源自《论语》,很重要的点就是在意必固我的状态之下就会畏惧改变,就会对很多事情有一个限制性的逻辑关系。

当我们持续在意必固我的状态之中,我们的心灵,我们的整个内在智慧就完全被限制在有限的范畴里面了。生命的意义恰好就是集体越狱,通过勿意必固我进而进入超意必固我,我们不但不去做,不去意必固我,而且要超越。

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是在一个意必固我的状态里,当我们能够真正超越意必固我的限制的时候,才能真正活出生命的自在。

当你坚持是的时候,一定有一个等当量的非存在着,你无法真正超越是非背后的意必固我的障碍。如果你能够跳出对立的意识,就能看到什么样的意,什么样的认知产生了这个层次的对立,是必然的认知、固着的认知还是狭隘的认知。当你跳出来以后,你才发现真正的本质是自己的认知,创造的意必固我才有了现实的是非。

当我们执在意必固我的时候,执念就会放大问题。为什么会放大?在意必固我的执念状态的时候,就会有现实的呈现来提醒我们。当你不自知的时候,这个事件就会放大出来提醒我们,这叫烦恼即菩提。

意必固我造成的现实存在状态,是烦恼和纠结。其实是来反过来提醒我们,因为我们麻木了,要用更大的呈现提醒我们。就像疫情,其实在过去自然无数次的提醒人类,要尊重自然。但是人类置若罔闻,所以就一次一次地加大提醒的力度。

孔子之所以能够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生命状态,就是因为他不执,又能从所有的现实存在里面跟道关联,跟彻底的觉悟关联。

如何应对意必固我

孔子的喜怒哀乐,比一般人能得当,用科学的语境说,就是意识能量和物质能量高度和谐于当下,内在和外在的当下的表达是完全合一的,它是一种完全的能量和谐,为生命的升华提升回归形而上和回归先天,创造了充分且必要条件。

当有意必固我的限制,认知限制,恰好就把我们局限在自己的认知层次上,这个是所谓的造业,或者强化我们的认知。意必固我,就是在强化认知。

认知的执着体现在「意」,就是执念。我们所有的起心动念其实都是跟空间的某一个能量进行纠缠,叫执念。当我们有了执念,必然会形成对外在世界的尺度。 不符合尺度的时候,就错了。

意必固我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让我们去觉察在现实中,是否在用我们的小聪明,或者在意识层面进行能量的纠缠。

在十方缘的理念里,恰好应对了意必固我,提出了四个重要的原则。

第一是不分析,不分析就是毋意,分析就是在用思想在进行判别。

第二是不评判,就是毋必。你要评判的时候,你就觉得这是对那是错,这行那不行,这是必须的,那也是不能做的。

第三是不下定义,这就是毋固。因为你定义就说这个东西就是这样的,它是恒常不变的,把一些实际在无限的空间里面,在不停变换的过程中,在它成住坏空的系统里面,在动态状态的东西它把它固化,不下定义就是勿固。

第四是爱与陪伴,就是勿我。因为爱的特点就是付出,把我给放下以后,你才能全身心的进入到生命实践中来。

活是能量的自由度

意必固我有一个持续提升的空间境界,这个是很重要的。我们在表达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呈现出意必固我的状态,这就需要持续的觉察。

当我们能够真正觉察哪些部分是自己人为的意识加上去的时候,我们就能读懂自己的题目,知道如何把自己内在执着的意识给超越和颠覆,回归到更自在、顺乎天理的状态。

在人的实践活动里面,其实处处都有道,只是你是否有智慧,能够在每一个当下把它恰如其分的、自然的用到当下。

什么是活的意味?就是能量的自由度,能量的自由度越高,就越美好,越自在。生命越自由,活出来的生命状态感受就越美好。当我们把内在自由和外显的空间存在,高度融合在这个当下的时候,就活出了儒学所说的廓然大公,物来顺应,豁然,它代表着整个宇宙它有足够的大。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