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都没办法超越的经典,中国铁路路徽,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

曼曼评娱最好的乐 2024-09-24 08:55:23

声明:本文内容是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参考信息来源,请知悉。

在新中国成立的这几十年里,所有的事物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唯独一样东西几十年从未变过,那就是中国铁路的路徽。

铁路路徽所代表的,不仅仅是那一段铁路,它是时代铁路发展的标志。但是现如今的中国铁路路徽,已经沿用了70多年,为什么它却从未被新事物替代?

旧时期,旧观念

中国的铁路路徽的历史,可以从晚清时候说起。

当西方的铁路、火车等传入我国之后,人们将其视为“破坏风水”的不祥之物,慈禧太后在位期间,英国商人曾在中国相继修建了两条铁路,但是都被清政府以“破坏风水”的借口拆除了。

直到后来,李鸿章发现了煤矿,并急需一条通道运往京城,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才终于出现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不过在当时,这条铁路的修建是秘密进行的,所以这条铁路在当时并没有设计任何的标志,这条铁路在当时,也只是一条运输煤炭的通道而已。

1905年,袁世凯顶着清政府的压力,聘请了著名铁路设计师,詹天佑着手设计并顺利建造出了中国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自此之后,中国的铁路发展史才在真正意义上被拉开了序幕。

1907年,京张铁路改名为京奉铁路,并在1912年顺利通车。当时的铁路路徽设计也非常的直观,就是“京奉”两字的变形,这是中国铁路历史上的第一个路徽,也是铁路路徽设计的起点。

京张铁路顺利通行之后,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也逐步意识到了铁路的重要意义,中国铁路的建设也终于得到了来自于清政府的部分支持,中国各地的先进知识分子也开始纷纷投入到修建铁路的事业当中。

但是由于当时技术与经济的限制,所以清末时期的铁路建造速度十分缓慢,外国资本建造的铁路更是占了一定的比例。

民国时期,铁路的建造事业更是得到了广大革命者的支持,尤其是孙中山先生。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设立了交通部,来主管全国的路政,希望在接下来的10年里可以修建10万公里路。后来孙中山先生辞去总统职位,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实业计划》一书中,他提到“让中国成为拥有16万公里铁路的现代化强国。”

只是到了民国末年,受到来自于国内外的的各种影响,中国铁路最终也仅仅只达到了20000公里,且大多集中在东北以及沿海地区,广大的内陆地区还是一片空白。

值得一提是,民国时期的铁路为分散管理,不同的干线有着不同的路徽。因为在他们看来,铁路路徽要与相应的铁路线相照应,因为不同的铁路大多由不同的人组织修建而成,所以民国时期的铁路路徽并没有得到统一。

新时期,新观念

1949年1月,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准备阶段,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成立,接手了中国的铁路建设的任务。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铁路的建设,所以新中国铁路发展的第一件事,就是首先要去填补内陆铁路的空白,但是在开始之前,他们认为,要先确立一个最为能体现新时期新气象的中国铁路路徽,而不是继续延续民国时期“一线一路徽”的传统。

同年5月,中国人民军事委员会铁道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新中国铁路的路徽,邀请了全国所有的设计师加入到这份挑战当中来。

这一消息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几乎所有有文化的人都投入到了这项事业当中,都想为了新中国铁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但同时,这份挑战也让不少人犯起了难,因为路徽的设计,不仅仅要展现中国古老的文明智慧,还要体现当下阶段中国的新气象,两者实在是难以得到兼顾。不过,这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并很好的将两者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

陈玉昶,一个从未接触过设计的普通工人,毕业之后就一直待在交通部业务处工作,从未接触过铁路事业,但是他对于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却有着深深的热情。

所以,在看到铁道部发出的通告之后,陈玉昶深知,这一次或许就是他能为铁路发展做出贡献的唯一一次机会,而且,铁路路徽不仅仅代表着铁路,更寄托了新中国对于未来铁路事业的希望与寄托,于是他开始着手于铁路路徽的设计。

但是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设计的普通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设计最讲究灵感,但是对于陈玉昶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所谓的灵感,只能从他对铁路的独到见解上得来。

他开始深入的研究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并试图理解中国铁路的精神内核,开始用最为简单的图形来表现中国铁路以及火车的形态,并以此来传达更为深刻的意义。

最终,他想到了“工人”这两个字,他坚信,只有人民才能成就新时期的铁路,铁路的发展依靠人民,属于人民。经过反复的修改,陈玉昶巧妙的把“工人”两字进行了变形与组合,设计出了他认为最能代表中国铁路的标志。

凭借着自己对于中国铁路发展的独到见地,他的设计稿,蕴含的是独属于他的智慧与他对铁路事业衷心的热爱,尽管他不懂的设计,但是他还是完成了这次挑战。

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之后,铁道部一共收到了来自各方各界的超3000份设计稿,陈玉昶的作品也掺杂在其中。随后,这些稿件经过严格的筛选,最终选定了几幅,最能体现新中国铁路的作品为候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一次会议上,一副作品得到了几乎所有在场人的一致认可,那就是陈玉昶的设计。1950年1月份,《人民日报》发布公告,将采用陈玉昶的设计稿,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

事实上,当时陈玉昶的设计稿也并非是直接被采用,而是在顺利选定之后,再次被各方专家与设计师进行了多次整改,使其更加精炼,并使每一部分都更具有象征意义。于是乎,中国铁路的最新路徽才正式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当中。

它不仅仅完美融合了中国历史底蕴与新中国的新气象,还同事具备了对新中国铁路发展的新气象,更承载了全国人民对于铁路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

新时代,新见解

岁月匆匆,陈玉昶设计的路徽,已经陪伴着中国铁路走了70多年的时间,在这7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步子也从未停止,但是陈玉昶设计的路徽却沿用至今,从未改变过,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主要归结于这个简单的标志背后,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实在是太多太多,不管从什么角度出发,总能找到最相宜的解释。

红蓝主调的铁路路徽,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与热情,还代表着科技与创新,完美将传统与创新进行了融合。

同时,简洁的设计风格,也非常符合现代视觉传达的发展趋势,通过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独特的火车头造型,将传统的红色火车头演绎的更加时尚美观。

同时,陈玉昶当年采用的变形的“工人”二字,在新时代也透漏出了“工人阶级所领导”的党性,“工人”的火车头,带领着我们行驶在新中国的大道上。

变形的“人”字呈环状,围绕在“工”字变形的铁路上方,让人联想到人民拥抱铁路的画面,体现了人民在铁路建造事业上面的热情与热爱。

同时,红色的环状结构,也容易让人联想到初生的太阳,充满了希望,又具备东方之意,蕴含了中国铁路事业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将如同东方初生的太阳一般,给新中国带来全新的希望与光明。

当然,新时代的中国也没有辜负当年陈玉昶的期望。2024年9月14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经突破了16万公里,覆盖全国。

除此以外,中国铁路还是世界上公认最安全的铁路,保质保量的达成了百年前孙中山先生的构想。

而中国铁路的路徽,在现如今的设计行业当中,始终是公认的设计顶峰,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陪伴着中国的铁路行进至今,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铁路路徽会继续作为最忠实的见证者,与时代共同见证,中国铁路的成长与未来。

任时光流逝,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永远都不会改变,铁路精神与铁路文化历久弥新,一代代薪火相传,而这,也是中国铁路路徽所要表达的意义。

参考资料:

《揭秘:中国铁路路徽的设计故事与不朽魅力》中国网官方账号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