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人快乐三件套:敢想、敢要、敢发疯!

张德芬空间 2024-08-19 12:20:46

最近,在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我们见证了太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在男子100米自由泳项目中,潘展乐两次打破世界纪录,以46秒40的成绩,打破了欧美选手认定亚洲选手不可能在该项目中夺冠的定义;

奥运首秀,女子100米跨栏中,吴艳妮顶着一头标志性麻花辫,在生理期第二天,以12秒97的成绩,从“死亡之组”中脱颖而出,刷新了中国女子100米跨栏奥运会最佳成绩;

还有王柳懿、王芊懿,这对双胞胎姐妹在花样游泳双人项目中夺得金牌,实现了中国队历史上首次在该项目上的奥运金牌突破;

……

这些天,我们为奥运健儿骄傲、为他们的成绩而感到热血沸腾的同时;

也迎来了一次认知的洗礼:

原来,那些所谓的「不可能」,那些被外界定义的「无法达成」——

竟然全都不是真的!

它们完完全全可以被颠覆、被反转、被重新定义。

而更让人振奋的是,打破定义,成为「不可能」,也并非是运动员们的「专利」。

那些我们曾深信不疑的「不可能」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话题:「30+的女人如何做好人生规划,一直走上坡路?」

有些评论比较消极:

“能不能成功,还是看命的,不是努力就可以的。”

“没办法,性别决定了我们的局限,也不是不甘心就有办法的。”

“规划那么多有什么用?结婚和生娃同样是必选项。”

似乎,在大家的信念中:

一个女人过了三十岁,除了结婚生子,事业上、人生上,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发展了。

真的是这样吗?

网友@木以舟的回答,给了我们一次爽快的冲击。

想要跳槽的时候,她已经过了40岁的年纪。

原来的公司做了11年,从小职员到总监,一开始也挺顺利的。

但35岁以后,她发现自己逐渐被边缘化。

“担心裁员后无法再融入社会竞争,直接进入半退休阶段。”

在强烈的职业焦虑中,她尝试投简历。

然而,因为年纪原因,近半年过去了,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给她面试的机会。

她也怀疑过自己,甚至内心开始动摇:

“是不是过了这个年纪,就真的再也没有机会了?”

好在,她最终还是调整心态,继续尝试;

没有机会的时候,就自己看书、学习,沉淀自己。

最终,在40岁的所谓“高龄”,跳槽到现在心仪的公司,职位和薪资都升了2倍。

她说:

“保持不被淘汰的秘诀,我觉得就是两点:永不放弃自我成长的态度,以及果断且坚持的执行力。”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高龄”的女性,也可以在职场中迎来第二春。

与她情况类似的,还有小慧。

小慧是曾经我在广告公司上班的时候,认识的甲方公司的项目经理。

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合作的项目进入尾声时,她很苦涩地发来消息说:

“我被裁员了,因为我结婚了。”

因为结婚,没有任何过错的她,直接被公司放弃了。

理由是,结婚以后马上就要生孩子,会影响项目的进度。

一开始,她很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没有什么反抗,回家做起了全职妈妈。

可是几年后,她逐渐意识到,没有经济收入的她,逐渐成为了家里“地位”最低的那个人。

偶然聊起这件事,我劝她找个工作,她却很排斥:

“全职妈妈这么久了,哪个公司还会要我呢?”

后来,或许是因为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小慧决定换行,重新寻找机会。

她报名了瑜伽教练的培训,每天学习、练习、学习、练习;

如今的她,是一名线上瑜伽教练,在小红书上也有了几千名喜欢她的粉丝。

她在首页的介绍上写着:

“人生下半场,每一天都不负自我。”

像这样的故事每一天都在发生——

你相信一个没什么学历的保洁员,能够弹一手流利的钢琴吗?

56岁的邢国芹,做到了,她被请上了清华大学艺教中心年会的舞台;

你相信一个要照顾残疾老公、家里老人,还有两个孩子(大女儿还有先天智力缺陷)的送奶工,可以扛下十多斤重的水枪,在消防员到来前,扑灭火灾现场大部分明火吗?

45岁的郑待赎,做到了,她说:“人也不总是趋利避害的,热心一点总是好的。”

……

所以,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但我们或许,被框在自我的定义中,太久了。

到底是什么困住了我们?

我相信,所有人都想成为那个「不可能」。

因为谁不喜欢人生逆袭的故事,打脸那些给我们贴上负面标签、随便给我下定义的人呢?

「爽文」故事里,不都是这么写的吗?

但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好像就变得困难起来?

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三个层次的原因。

第一个层次的原因是,过去的我们,可能积累了比较多的「失败经验」。

这些「失败经验」可能在我们内心产生了一些创伤,但更扎心的是,一定让我们形成了某种限制性信念,让我们在行动、选择时,犹豫不自信,彷徨不敢前行。

朋友玥玥就曾经有一个非常坚定的信念:

她觉得自己表达能力很差。

可是,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朋友们都觉得她调理分明,逻辑清晰,讲故事的时候也是很兴奋地信手拈来,为什么她会觉得自己表达能力差呢?

她说:

“每次在公司公开讲话的时候,我就怕得发抖,脑袋里一片空白,说话也结结巴巴的。”

这样的失败次数多了,她就会深信不疑:

自己是不会表达的。

她依然希望、也热爱着表达、发言、讲故事,却又真心地相信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这个想法根深蒂固,逐渐变成了她的一种信念。

——过去重复的负向体验,变成了生活的“成规”。

这也是第二个层次的原因。

「我不行」这个信念是很强大的,它将转化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基础,成为我们对世界的普遍理解,并融入我们自我认同的核心。

最终扎根在我们内在最深层次的恐惧之中。

而这种恐惧,就是第三层次的原因,是一种位置和角色,代表着「弱者」。

什么意思呢?

玥玥告诉我,小的时候,她的父母曾经在一些亲戚面前,让她表演讲故事。

但那个时候她太小了,看着那么多大人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就觉得很紧张。

那次表演结果并不好,母亲甚至在亲戚走了以后,打了她的屁股:

“你连个故事都讲不好,太给我丢人了,你看你表哥那个唐诗背得多好听啊!”

更可怕的是,那次在座的亲戚里,有一个是玥玥如今公司其中一个部门的领导。

每次上台讲话,她就会看见这个亲戚在台下嗤之以鼻,那表情仿佛在说:

“她小时候就不行,现在也不行。”

当她有了这种想象,她就把自己放在了「弱者」的位置和角色中,它代表着,在这个位置上的「我」,是可以被人塑造、被人评价、被人随意标签的。

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小时候的经历造成了她内在的创伤,只有被自己看见和治愈,才能重新构造正向体验。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小时候在玩人偶的时候,有没有过指定人偶角色的时候?

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指定另一个人的存在呢?

当然是比这个人更强大的力量、更强大的存在。

有这样一种力量在支配我们,我们只能从经验的层面、从信念的层面、从角色和位置的层面去习得:

「我无能为力。」

「无论我喜欢不喜欢,我只能去接受自己的命运。」

想想我们从小到大听到的那些声音,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

“你是不行的。”

“你是软弱的。”

“你是不好的。”

而且唯一能够保护我们自己的那个人——「我」,也认同了这些话。

那个被支配、被定义的孩子,不是太可怜了吗?

如何构建信念?一个字:敢!

如果你还没有放弃,如果你还想要保护那个曾经的自己,现在也不晚。

在我们的人生中,一定还有许多未完成的体验。

也许,是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 也许,是让自己习得一门技能; 也许,是完成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它们或许很大,或许很小。

但每一件事的背后,总有一个声音再告诉你:

“不行的,你做不到的。”

从现在开始,尝试去无视它。

你甚至可以对着这些话发一发「癫」:

“你说了就算啊?我就不听,你打我呀?诶嘿,你打不着?”

看上去很无厘头,但确实可是帮助我们释放内心的压抑。

紧接着,找一些时刻,安安静静地坐下来,体验自己的内在:

有哪些事是我一直想做,却认为不可能的?尝试把它们罗列出来,从最简单的开始做起。

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我们旧有的信念一定会跳出来,试图阻止我们。

在这里教大家两个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信念,建立新信念。

第一,与当下建立连接。

我们之所以认为自己“做不到”,是因为身为「弱者」的恐惧感在支配着我们。

我们匮乏、犹豫、惴惴不安时,走进当下。

活在当下时匮乏之人的救赎,也能够释放我们于困境。

如果无法延伸至未来,那么至少可以深入挖掘现在的深度。

这种深度是宽广且无垠的,它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去探索。

因为这种「弱者」的我与恐惧,代表的是真我的某种缺失与需要。

当我们探索起来,你会发现,我们就已经从「弱者」的位置走了出来。

我们的整个心灵和世界联系在一起,谁还能比我们更强大?

你也可以参与德芬空间《3天身心绽放体验营》,从身体的伸展与放松,进一步链接、释放自己的内在力量与生命力。

其次,把一切都当做体验。

当我们犹豫要不要干,或者干了会不会失败时,你就想:

“反正都是体验,试一试又不会死。”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积极去尝试,不代表非要把什么事情做成功;

而是抱着体验的心态,去接纳一切所谓的不可能,不执着,但也不回避,全身心投入。

深刻的体验是赋予生活以意义的源泉,是生活的核心。

重要的并非体验本身是正面还是负面,是愉悦还是痛苦,而是其深度是否足够。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能比我们在变革中所经历的,告别旧我、探索新我,在冲突中寻找解决之道的体验更具有深度呢?

最后,我想用周星驰的电影名句结束今天的文章: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只要你敢想、敢要,甚至敢“发疯”,整个宇宙都会为你改规则。

*本文由珂文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小熊

编辑丨李小豆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