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和不能吃苦、玻璃心的孩子,往往从父母崩溃的情绪开始恶化的

百合读书 2024-08-26 13:20:34

这几天在答疑父母的问题时,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父母情绪好一点时,孩子的状态就会好,一旦父母焦虑或担心时,孩子就很容易暴躁或玻璃心。

尤其是当父母斥责或找孩子算账时,孩子的厌学情绪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变本加厉了,大有一副“我就这样废了,你爱咋样就咋样”的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对峙和摆烂。

父母焦虑的心情,我很能理解,也深知父母为了孩子是真尽了心,出了力,哪怕自己吃再多苦,只要能将孩子拉回学习和正向的轨道上来,怎么都样。

可怜可敬天下父母心。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句,当孩子已经摆烂和不能吃苦甚至厌学时,这时拼命想将孩子马上拉出来的急切心情能够理解,但事实是真拉不出来。

反过来,想让孩子从厌学中走出来,不再玻璃心,能多吃一点苦,这个事的出发点是完全正确的,但就是急不得,得一步步慢慢来。

换个角度想,孩子厌学也好,玻璃心也罢,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就造成了这种局面。

也就是说,父母介入孩子引导有点晚了,等到孩子问题爆发后,才突然意识到孩子有问题了,可能是自己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是,哪怕是孩子出了问题,父母也从来没有意识过可能是自己教育方式出了问题,而一味地将问题甩给孩子,定性了孩子的本质不好,习惯不好以及太娇生惯养了。

的确,大部分不能吃苦的孩子都是因为娇生惯养,但想一想孩子难道不是被父母一贯的过度担心,过度包办,过度干预一点点腐蚀的吗?

我这么说,并不是指责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错。但起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路出了问题。

一方面,父母特别爱孩子,生怕孩子吃不好、睡不香,生怕孩子走了弯路,于是事无巨细,什么都想管,什么都要指手画脚和纠正一下。

拿着“我为你好”的理由,没有边界没有底线的包办孩子的生活,这也不舍得让孩子做,那也怕孩子做不好,看着孩子这也弄不好那也弄不好,于是干脆来着直接包办。

比如说孩子没有扔垃圾,父母那个着急和唠叨,又是批评孩子懒,又是指责孩子没有一个好习惯,一边又帮孩子把垃圾处理掉。

你说孩子懒,不能吃苦,这是怨父母管得太多,做得太多,还是怨孩子天生是个懒胚子呢?

大部分孩子都拖延,都不想做事,但该孩子做的事,父母不催,不着急,也不伸手帮孩子做,慢慢等孩子自己去做。

哪怕孩子说一句:等一会。就等呗,直到孩子做了为止。

就像我家孩子洗衣服一样,堆了很多都不洗,我提醒他时,他总会说:你别催,我攒攒会洗的。

那我就不催了呗,等着他堆呗。等到堆的他自己都看不下去或没换洗衣服时,不就洗了嘛。

切忌父母又唠叨又嫌弃孩子懒惰,一边又骂骂咧咧帮孩子顺手把事情做了。

家长的情绪很关键,你可以不做,但也不要总是唠叨和做孩子的差评师。即便是父母,是长辈,即便真的为了孩子付出了全部,孩子也不是父母的出气筒,你不高兴就吵,孩子不如你的意就打。

这不是教育,是发泄父母的情绪。这样的惩罚方式不仅没有用,也会丧失父母的权威,降低孩子对父母的敬畏之心。

再来说厌学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被父母打压得毫无自信和充满挫败感的孩子。

我很能理解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的心,觉得孩子不打不成器,不骂不觉醒。结果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亲子关系打骂没了,父母说的话孩子也当成了耳旁风,对父母恨得咬牙切齿。

你说父母图啥呢?辛辛苦苦的工作,累死累活的赚钱,对孩子啥心都操碎了,却鸡飞蛋打,孩子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

还真别怪孩子对父母的态度,父母怎么对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回馈,这是孩子的本能和天性,无关乎道德。

孩子从小汲取的教育方式就是打骂和贬低,那么孩子也会变得刻薄和戾气,尤其到了青春期会全面爆发。

父母觉得好冤枉,觉得自己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生孩子,不该养孩子,却从来不愿意直观自己可能教养方式错了,这是一件特别悲哀的事。

力出了,心操了,人也好累,但毫无结果。

父母总是觉得孩子不打不行,不骂不行,不批评不行。可却从来没想过成年累月当孩子的差评师,孩子的感受是什么样吗?

得不到认可,没有自信,唯唯诺诺,只好将自己变成一个小刺猬来对抗外部的负评价。

尤其是一个既被宠爱,又被批评和打压的孩子,很容易陷入矛盾和玻璃心,变得任性,变得不讲理,也不能吃苦。

话说,父母都没有给孩子创造吃苦的条件,突然有一天很暴怒对孩子说:你去吃苦吧!你这个废物。

孩子不愿意配合,再正常不过。

种下什么因,收什么果。因没种对,怎么可能有好果?

我一直说,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的折射,但很多父母并不认为自己有问题,这才有问题。

尤其是父母一触即发的情绪,说爆就爆,就炸就炸,这样的情绪下,孩子咋能有安全感,咋可能从厌学中走出来呢,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了。

父母的觉醒意识真的很重要,当父母不觉得自己有错时,一味的责怪孩子太不争,埋怨不该生这个废物孩子时,对父母和孩子来说是双输,谁都没赢。

真希望父母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孩子如果有问题,先反思自己和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

3 阅读: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