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教材46个二维码,公众介意的或许也不是3元一次的定价,而是如此做法难看的社会观感。
▲教材中出现的二维码 。 图/社交平台视频截图 新京报社论 据华商报大风新闻报道,近日,华东政法大学一位教授反映,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宪法学》(第二版)内,竟设置了多个二维码收费点。“一本47.8元的教材,中间设置46个收费点,每个收费点3元,总共138元”,一时引发舆论热议。 对此,高等教育出版社回应称,网络所传消息是误解,新书可以绑定免费使用,此举同时也是保护正版的一个措施。 书中有二维码不稀奇,但一本本科生的教材里有46个收费二维码,并不常见。“宪法学知识怎么这么贵啊?”学生们一句无心的疑问,恐怕道出了引发舆论争议的原因。 教材是商品,但同时也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构建主流的重任,被社会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期待,因而也是一种公共品。这也决定了,评价一本教材的水准和价值,不能只看重销量这样的商业效益,也应该关注其社会效益。 更何况,《宪法学》(第二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重点建设的教材,本身获得了教育部大量的经费支持,在不同层次的高校中几乎都是优先级最高的指定教材,并不存在成本和销量的顾虑。 国家推出“马工程”系列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果给公众留下一个“挖空心思收费”的印象,或许已经和这样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换句话说,即便出版社有营收的指标和压力,无论以何种方式落实到“马工程”教材上,都是欠妥的。 根据出版社的说法,正版新书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图书封底处的防伪码免费访问增值资源,非新书的用户只能通过付费来获取,此举是为了“保护正版”。 但实际上,多数教材的使用周期较短,对要修习课程门数众多的学子来说,定价不菲的教材意味着不小的经济负担,转让和借阅已经成了普遍的习惯,真正受到影响的并非盗版用户,而是广大的二手书用户。 且不说旧教材在学生之间循环使用能够节约资源,如果所有学生都要买新书才能享受完整的知识,书籍作为知识中介的流通价值又何在?举个例子,一个在学校图书馆借阅了这本教材用于学习和上课的同学,他究竟应不应该享有浏览书中全部知识点的权利? 当然,也要看到,这几年出版社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一来数字化阅读逐渐普及,公众对纸质出版物的需求没有以前那么高了,二来电商平台高度繁荣,传统的出版销售模式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出版社积极转型,探索更多市场化的营销手段来实现“创收”,本质上是在努力自救,无可厚非。 问题就在于,明明有更多合理且有效的做法摆在面前,陷入风波的两家出版社却偏偏选择了其中争议最大的一种方式。 就拿为教材提供增值资源为例,目前不少出版社为读者提供了付费下载或开通会员订阅浏览的功能,但多为课件、配套习题等不影响阅读体验的内容,以维持一本教材的整体性。此前也从未听说有教材将知识点择出来单独收费,难怪被公众诟病“吃相难看”。 一本教材46个二维码,愿意花钱扫码的读者未必是多数。公众介意的或许也不是3元一次的定价,而是如此做法难看的社会观感,以及背后折射出部分出版社和出版工作者对教材严肃性的认识缺失。 让教材回归教材,多一些传授知识的纯粹,少一些商业气息的浸染,这才是公众所期盼的。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贾宁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谁批准的这才是关键。
为了逃税,个税,印花税,出版费还便宜[得瑟][点赞]
昨天刷到过!吃相真的太他妈难看!这还是宪法学,这真的是宪法学?那其他科目呢?这真的是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