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上门按摩,其实是平台给技师打工

围炉话今朝 2024-12-19 09:58:57

在当今的商业格局中,那些上门按摩平台若秉持正规运营之道,实则无异于在为按摩师辛勤效力。要知道,按摩师一旦成功积攒起充足的客源,自行单干便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毕竟,顾客只有在寻求非正规服务时,才会迫切需要平台给予相应保障。不知诸位近来是否有所察觉,众多小区以及写字楼的电梯内,涌现出大量上门按摩平台的广告。

尽管这些广告无一例外地全力强调自身属于正规按摩平台,然而它们越是如此这般强调,反倒越让人感觉怪异非常。尤其是广告上所张贴的皆是各类美女经过高度修图后的照片,这不禁让人怀疑是否是从小卡片上直接抠图而来。

它们自始至终都在标榜自身的正经,可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显得极为不正经。甚至让人担忧其是否会打着非正规的幌子进行收费,可在收取费用之后却坚决只提供正规服务。

经过深入探究与思索,我洞察到一个关键问题:此类平台尽管数量繁多,但实则难以实现长久稳定的运营。

它们要么因涉足违法违规活动而遭受严厉打击,最终走向衰败;要么坚持健康绿色的运营模式,可最终却沦为为技师助力的嫁衣,大概率同样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倘若真的致力于打造绿色上门按摩服务,也就是那种真正合理正规、不存在不当接触的专业按摩与理疗业务,那么最终平台的处境恐怕也不容乐观。

究竟是何原因呢?这就不得不提及“飞单”现象。当顾客与技师彼此熟悉之后,必定会设法绕过平台直接达成交易。互联网行业常常热衷于谈论所谓的平台经济,仿佛只要搭建起平台,自身便可左右逢源,坐享其成,如同房东一般收取两边的收益。

实则不然,如果一个平台无法提供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服务,那么首当其冲被绕开的便是平台自身。毕竟谁都不愿意让平台抽取佣金。能否真正做到长期在双边交易中获利,取决于业务的特质、顾客的需求,以及是否能够提供高效服务和切实的担保。

在其他行业中,通常是商家急于摆脱平台抽成,并主动告知用户更换交易平台,由商家发起飞单行为,而用户反倒不太愿意飞单,因为抽成主要由商家承担,用户自身期望平台能够给予保障。

然而,上门按摩这一领域却与其他领域截然不同。

对于健康、绿色、正规的按摩服务而言,实际上消费者往往倾向于主动飞单。因为其他领域所提供的多为标准化商品,无论在哪家购买,其差异都较为微小。而在按摩领域,由于不同按摩师傅的手法与水准参差不齐,所带来的体验也全然不具标准化。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顾客来说,飞单的目的在于锁定特定的按摩师。他们期望下一次仍能约到这位按摩师,因为这位按摩师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手法更为精湛,更能契合自身需求,而这才是上门按摩的核心诉求所在,即期望自身身体能够得到熟人的悉心照料。

除此之外,上门按摩是一项对信任度要求极高的业务,毕竟其服务形式极为特殊。正常情况下,我们不会轻易允许陌生人进入自己的家中,乃至更为私密的卧室空间,此时正常人必然会怀有强烈的防御心理与戒备之心。

在这种情形下,一位熟悉自己且来过家中数次的按摩师,便成为个人为数不多的理想选择,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当一个人真正认可了一位手法适宜的上门按摩技师,那么他大概率不会轻易更换人选。一方面是源于按摩技术的考量,另一方面则是信任因素的作用。更换技师意味着面临风险,意味着要担忧新的技师手法欠佳,意味着要重新接纳一位陌生之人进入自己的私密空间。

一旦与一位技师建立起熟悉的关系,成功解决了技术与信任两大关键问题之后,人们便会发觉平台似乎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就拿网约车来说,好歹还需要平台提供实时监控服务,而按摩服务显然无法进行实时监控,总不能为不良网站提供素材吧。

于是到了后期,顾客与技师便可直接交换联系方式,私下约定服务时间,无需再向平台支付抽成费用。如此一来,上门按摩平台反倒沦为了为按摩师拓展客源的工具,真正优秀的技师必然会源源不断地流失。

说白了,平台实际上是在为一些优秀的技师提供客户资源库,平台就像是在为按摩技师辛苦打工。倘若平台从事的是违法违规业务,由于顾客存在追求新鲜感的心理,同时也担心遭受诈骗,所以反倒需要平台的存在,不会轻易进行飞单行为,因为需要平台作为第三方提供担保。

然而这种情形必然会招致严厉打击,最终依然会走向覆灭。反之,如果平台运营的是绿色上门按摩业务,那么顾客一旦遇到满意的按摩师傅,最终必定会频繁飞单,平台为技师打工,最终也难以逃脱衰败的命运。在这整个商业链条中,最终的赢家永远是那些提供电梯广告位的群体,这些人才堪称真正的互联网终极房东。文本来源@半佛仙人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