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杀,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冷眼说出4个字,遭到千古骂名

扶苏历经天下 2024-11-09 14:14:34

“国贼已除”,四个字,冷冰冰地砸在韩信的尸身上,也砸在萧何与韩信那段复杂关系的终点。

后世对萧何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赞其功勋卓著,有人骂其忘恩负义。

萧何究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始作俑者,还是乱世洪流中一个身不由己的棋子?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烽火不断,不少英雄豪杰纷纷登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叫韩信的年轻人过得挺恓惶。

他胸怀韬略,渴望建功立业,却无人赏识,只能四处漂泊,靠着微薄的接济度日,史书记载,韩信出身贫寒,生活拮据,经常需要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勉强果腹。

他经常带着剑,身材高大,外人看起都觉得他很有英雄范儿,可是在邻居街坊的眼中,他却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混混”,除了钓鱼果腹,就是东家蹭一顿西家混一餐,整日夸夸其谈,却拿不出实际的本事。

韩信的“蹭饭”经历,在后世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亭长家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亭长妻子对韩信的蹭饭行为早已心生厌烦,故意提前开饭,让他扑了个空,韩信明白了亭长家的意思,生气地离开了,以后再也没去过。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故事,却展现了韩信的自尊心和不愿受人施舍的性格,更让人难忘的是“胯下之辱”的故事,有个屠夫在街上拦住了韩信,不仅嘲讽他,还强迫他从自己腿下钻过去。

韩信虽然心里很难受,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还是选择了忍耐,当时大家可能觉得他这样做很懦弱,但后来人们认为这恰恰体现了韩信能屈能伸和心怀大志。

韩信的才能,有好长一阵子没人认可,投奔了项羽,想大展身手,但一直没被看重,后来他转投刘邦,也仅仅被安排了一个管理粮草的小官——连敖。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萧何的出现,萧何是刘邦的左膀右臂,也是一位慧眼识珠的伯乐。

他看出了韩信的军事才华,多次向刘邦推荐,刘邦对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官并不重视,甚至在韩信犯错后,差点将他处死。

韩信觉得心灰意冷,决定离开刘邦的营地,萧何得知此事后,不顾一切地策马追赶,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他苦口婆心地劝说韩信留下,并向刘邦力荐,称韩信是“国士无双”的人才,如果想要夺取天下,就必须重用韩信,在萧何的坚持下,刘邦终于同意拜韩信为大将,这次邂逅不仅让韩信的人生发生了转变,也直接影响了楚汉争霸的局面。

刘邦重用韩信后,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他带领汉军打了不少重要的胜仗,为刘邦夺得天下立下了大功,韩信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一战成名。

他巧妙地利用了敌人的心理,出其不意地攻占了关中地区,为汉军进军中原奠定了基础,随后韩信又率军北上,先后攻克了魏、赵、燕、代四国,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在和赵国的战斗中,韩信采取了背水战的策略,以少胜多,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在攻打齐国的过程中,韩信展现了过人的政治手腕,他成功劝说齐王投降,避免了战争的伤亡,也为汉军的最终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韩信的军事才华在楚汉战争中起了关键作用,他不仅帮刘邦打赢了很多重要战役,还为汉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萧何作为刘邦的丞相,不仅在政务上处理得井井有条,更在战略决策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慧眼识珠,力排众议,将韩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提拔为大将,为汉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萧何推荐韩信,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因为他对韩信的能力有深入了解,对当时的局势也有准确的判断,他看到了韩信身上蕴藏的巨大军事潜力,也看到了刘邦急需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来扭转战局,萧何的政治智慧,还体现在他对刘邦的忠诚和对汉朝的贡献上。

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尽心尽力地辅佐刘邦,为汉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萧何与韩信,一个运筹帷幄,一个决胜千里,共同谱写了汉初的辉煌篇章。

随着韩信的功绩越来越大,他和刘邦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这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随着战事的发展,韩信的贡献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他被封为齐王,掌握了大量的兵权,成为了汉朝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功劳太大,也为自己后来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刘邦对韩信的猜忌日益加深,他害怕韩信带着军队自立,影响到自己的权力。

而韩信也并非没有野心,他身边的谋士蒯通多次劝说他自立为王,认为他拥有夺取天下的实力。

蒯通对韩信说:“你如今功高震主,刘邦对你的猜忌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你若继续留在刘邦身边,迟早会遭到他的毒手,不如现在就自己当一把,干出一番大事业。”

韩信虽然很心动,但就是拿不定主意,他感念刘邦和萧何的知遇之恩,不愿背叛他们,他没发现自己已经踏入了危险的境地。

刘邦统一天下后,开始逐步清理那些异姓王的势力,韩信的兵权被收了,爵位也从王降成了淮阴侯,他被软禁在长安,失去了往日的自由和荣耀,韩信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他和陈豨密谋造反的消息传到了吕后耳中,吕后怕夜长梦多,决定先行动,干掉韩信,吕后找到了萧何,希望他能帮助自己除掉韩信,萧何很清楚韩信的能力,也知道他的难处。

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知道,如果帮助吕后除掉韩信,自己将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但如果不这样做,韩信一旦真的造反,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以及他所代表的的家族,甚至整个汉朝的稳定,都将受到威胁,最终萧何决定支持刘邦和汉朝。

他答应了吕后的请求,亲自设了个局,把韩信骗到了长乐宫,韩信对萧何的邀请毫无防备,他进了长乐宫,再也没出来。

宫里早就安排好了士兵,韩信被抓起来,绑在长乐宫的钟室下面。

韩信被杀之前,曾对萧何说过:“你我之间有‘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的约定,你怎能如此待我?”萧何却背弃了当初的承诺。

韩信最后被吕后的宫女用竹签刺死了,一代名将就这样走了,他至死都不明白,为什么曾经与自己推心置腹的萧何,会亲手将他送上绝路。

韩信死后,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冷冷地说了一句:“国贼已除”,这四个字,成了后人对萧何最大的批评。

有人说,萧何就是那个“成败皆因”的典型例子,他成就了韩信,也亲手葬送了韩信,为了维护刘邦的统治,不惜牺牲曾经的挚友。

也有人说,萧何是乱世中的一个无奈的棋子,他处在权力的核心,不得不面对一些棘手的决定,他背负着“忘恩负义”的骂名,却保全了汉朝的稳定。

历史不断前行,是非对错,留给后人去评判,萧何的功绩不可磨灭,他对韩信的背叛也无法抹去,他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的决定一直被后人热议。

历史没有如果,我们不能回到过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可以从历史中学习,反思人性的复杂面,思考权力和道德的界限。

萧何与韩信的故事,将永远警醒后人,在权力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心中的底线。[浮云]

参考来源:

经典传奇 韩信之死竟有幕后黑手!吕后杀死了韩信,是因为韩信得罪了樊哙?

阅读时代杂志 韩信墓前一副对联,短短10字概括其一生,真乃神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