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出耕地整改不同实施模式的成本比较

叁柒贰拾壹国内 2025-01-18 03:30:33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近年来,自然资源部通过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识别与原地类不符的地块,每季度下发“非农化”“非粮化”图斑,落实地方政府整改恢复。本报告以T镇A村与B村为例,通过对比共性与差异,明确不同工作策略对成效的影响,旨在为优化耕地整治策略提供实证依据。

一、共性

(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A村、B村同处川东北浅丘地带,地貌特征相似,地势起伏和土壤条件相近。两村人口规模均在 2000 人左右,劳动力结构趋同,主要依赖种植农业与外出务工获取收入,人均年收入都约 20000 元。

(二)整治任务基础情况

两村需整治的流出耕地图斑面积均接近 200 亩,且各图斑地块面积分布相对均衡。这些地块长期处于灌木、杂草丛生的荒废林地状态,植被覆盖类型和密度相似,土壤紧实度、石块分布等土地状况也相差无几。

(三)验收标准与补贴政策

N县验收标准明确且统一,要求对下发图斑地块完成去杂、翻耕、平整等基础整治工序,使其达到能够种植粮食作物的条件,并在11月底前完成播种栽植作业。经专业三方公司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举证验收合格后,均可获得 1000 元/亩的财政补贴。凡非图斑地块、未达到耕种条件、未种植栽植的,一律不予验收通过、不予财政补贴。

(四)组织管理架构

按照镇党委、政府要求,两个村均以村“两委”作为流出耕地整治工作的核心责任主体,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涵盖村“两委”班子成员。

二、差 异

(一)机械设备计费模式

在挖掘机使用上,A村采用“按亩计费”,每亩 700 元;B村选择“按时计费”,每小时 250 元。

(二)人员管理精细程度

A村对村组干部进行明确分工,形成地块清理、土地翻耕平整、种植等小组,各小组组长负责协调和现场值班监督,每日制定详细的任务进度,每日收工前的汇总进度和反馈问题。B村虽有基本分工,但缺乏严格的考核机制,工作安排随意性较大,部分责任干部存在缺岗现象,在岗人员也出现履职不力的情况。

(三)工作流程合理性

A村在整治前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地块勘察,依据土地的实际地形、土壤条件、植被分布等因素,制定了针对性的整治方案,按照“先易后难、集中连片”的原则有序组织施工,减少设备和人员的频繁调配,避免重复作业。B村简单地按照图斑地块编号顺序开展整治工作,未充分考虑地块之间的差异,在遇到复杂地块时,陷入停滞状态,进行反复的作业调整。

三、成效对比

A村用时17天提前完成全部 200 亩左右的图斑地块整治任务,整治后的土地平整度高、土壤疏松适宜种植,后期播种的粮食作物成活率高、生长态势良好,全部顺利通过举证验收。经核算,整治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包括挖掘机作业费用、人工费用、种子肥料费用等在内,平均每亩成本约为 850 元,实现了每亩约 150 元的资金结余。

相比之下,B村虽然按时完成流出耕地整治任务,但耗时达到26天,整治后的部分地块翻耕深度不够、平整不彻底、杂草清理不净,影响了粮食作物的种植和初期生长,而且部分整治地块超出下发图斑的范围。从成本角度来看,由于工作效率低下、机械使用时间长、人工浪费严重、图斑范围不精准,平均每亩整治成本高达 1200 元左右,超出财政补贴标准 200 元。

四、因果分析

(一)计费方式与工作效率

A村的“按亩计费”方式直接促使挖掘机操作员提高作业速度和质量,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从而带动了整个整治工作的快速推进。而B村的按时计费方式缺乏对效率的有效激励,使得操作员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拖延、怠工等现象,导致机械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减少,单位面积整治时间延长,进而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整体进度。

(二)管理精细度与工作协同性

A村精细的人员管理和严格的考核机制确保了各小组之间、成员之间的高效协作,责任明确到个人使得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执行,问题能够及时解决,避免了工作的混乱和延误。B村粗放的管理模式导致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工作协同性差,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无法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严重阻碍了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得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质量难以保证。

(三)工作流程与资源配置合理性

A村科学的工作流程规划能够根据土地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机械、人力和物资资源,优先处理容易的地块可以快速积累经验和信心,集中连片整治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和统一管理,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B村不合理的工作流程使得机械和人员在不同地块之间频繁调动,复杂地块的停滞和反复作业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导致整治成本上升和工作成效低下。

(四)前期规划与后期执行稳定性

A村全面的前期勘察和详细的整治方案制定为后期的施工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使得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进行,即使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在既定框架内迅速调整,保证了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B村缺乏充分的前期规划,施工过程中缺乏方向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频繁变更工作方法和顺序,导致工作执行的混乱和不稳定,难以达到预期的整治效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