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西老农拿欠条找政府讨要1100万,专家鉴定后惊呼:真的

幻露聊过 2024-09-25 06:02:46

1996年的一天,山西省某地政府的大门前,突然出现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农,他穿着破旧的粗布衣,脚上的布鞋沾满了尘土,像是从很远的乡下赶来的。

这位老农在政府的门前徘徊着,几次探头朝里面张望,似乎想要进去,但又显得犹豫不决。他的这种奇怪的举止,也引来了门口岗哨的注意。

“小王,你去问问那位老伯,我盯着他老半天了,别是什么坏人想搞破坏。”

值班的保卫科长警觉性很高,便让一名手下前去询问老农,搞清楚他为何在政府门口长时间地逗留。

小王走到老农的面前,问道:

“老伯,您在这里有什么事吗?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请您尽快离开。”

“同志,我有事,我找政府有事啊!”老农的情绪显得很激动,说话都有点语无伦次了。他一边说着,一边颤颤巍巍地从衣服夹层里掏出一张纸条来。

“政府还欠着我钱哩!我老伴生病了,家里生活很困难,想把这个钱讨回来。”

听到老农这么说,小王有些诧异,一个普通的农民能有多少钱?政府怎么会欠他的钱呢?该不会是骗子吧?

老农看出他的怀疑,就把手里的纸条递给他,小王接过了纸条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欠条上的数字竟高达1100万!

不管是真是假,此事都非比寻常,保卫科连忙向上级领导作了汇报,县委书记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重视,立即指示安排专家对这张欠条进行鉴定。

鉴定结果显示,这是一张写于抗战时期的欠条,为八路军某部在太行山区打游击时向当地老乡借粮时所立,欠条上的金额为法币1100万元,上面还有部队领导的签字和军需处的印章。

这也就是说,这张欠条是真实存在的。那么,老农手里为何有这张欠条?政府最后又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呢?

这位老农名叫郭建英,来自山西某地的农村,虽然他现在的家境很困难,但祖上却曾经是大户人家,他的爷爷在晚清和民国时期做煤炭生意,是当地很有名的富商。

抗战爆发后,山西一带遭遇日寇侵占,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发动人民群众,运用灵活的游击战术,与日寇展开了浴血奋战。

在那个艰苦的战争年代,由于日寇实行坚壁清野的封锁政策,加上国民政府经常无理克扣粮饷,八路军的军需供给面临很大问题,军中的粮食尤为短缺。

尽管处境举步维艰,但八路军有着铁一般严明的纪律,正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唱得那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即使粮食再短缺,也不会向老百姓伸手。

随着抗战局势的变化,日寇实施更为残酷的“囚笼”政策,后方的物资供应几乎完全中断,军队缺衣少食的情况愈发严重。根据地的老百姓知道八路军是在前线打鬼子的,也是为穷人当家做主的队伍,因此纷纷节衣缩食,将自己家里的口粮省下来送到将士们手中。

郭建英的父亲是一位爱国商人,日本鬼子在家乡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让他的煤炭生意受到了很大影响,这也使得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国家强大,才能让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不被欺凌和压迫。

因此,得知八路军粮食短缺后,郭建英的父亲用家里的大半积蓄,购买了整整十车粮食,并亲自将粮食护送到了八路军某部。部队首长目睹这一场景后,被老农父亲的深明大义之举深深感动,立即让军需处长打了一张欠条,并在欠条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承诺等将来革命胜利后可随时凭欠条兑换这些粮食。

郭建英父亲的本意是支援八路军抗战,尽到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并未想过日后要八路军归还这些粮食。所以,一开始他坚决不肯收欠条,但部队首长表示,这是八路军的纪律,接受老百姓的粮食时,一定要打欠条,以便将来如数归还。

几番推脱之后,郭建英的父亲只好收下了这张欠条。回到家以后,他将这张欠条珍藏了起来,并不是为了将来好去兑换,而是把欠条当成了他支持抗战、支持八路军的一个纪念,证明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曾经也为全民族抗战出了一份力。

郭建英的父亲去世前,把他喊到了床前,将欠条拿出来交给他,叮嘱他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当作传家宝一样传下去,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去兑换。

郭建英一直牢记着父亲的嘱托,为了防止虫蛀鼠咬,他将欠条包裹在油纸里,缝在了贴身的衣服夹层里。

全国解放以后,政府曾集中收兑了一大批欠条,其中就有很多在抗战期间借粮的欠条,但以小金额的欠条居多,像郭建英珍藏的1100万元法币的巨额欠条,还从未有人现身兑换过。虽然当时家境并不宽裕,但他始终遵守着父亲的遗言,不到万不得已,决不拿出这张欠条。

此后,郭建英一直过着淡泊清贫的生活,尽管经济条件一直不好,但他从没有打过欠条的主意,因为他忘不了父亲临终前的那一番话,他要把父亲的爱国精神继续传承下去,不能想着索取回报。

但随着年龄的增大,郭建英下地干活越来越显得吃力,祸不单行的是,他的老伴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又瘫痪在床,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被消耗殆尽。

眼看生活实在难以为继,郭建英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终于下决心拿出欠条找政府兑换,于是就出现了文中开头的一幕。

领导对此事十分重视,专家随即对这张欠条进行了鉴定。由于保管得当,虽历经五十多年的沧桑,欠条上的字迹和印章仍清晰可见,只有纸张略微泛黄。

结合欠条上的信息,专家查阅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并走访了当年借粮的老部队的一些当事人,最终确认了欠条的真实性。

此前,专家也鉴定过很多民间的欠条,但碰到如此大的金额还是第一次,郭建英父亲的爱国奉献精神,令他们感慨不已。

既然欠条是真的,接下来就是如何兑换的问题了。对于这一问题,国家早已有相关规定:在证明欠条真实性的前提下,按照欠条上的本金给予足额兑换。

但问题是,郭建英的欠条金额是1100万元法币,无论是时代背景,还是货币单位都与现在完全不同。那时的法币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大幅贬值,是国内通行的货币,即使用现在眼光衡量,也称得上是一笔巨款。如何按照货币购买力的变化,结合当时社会的物价水平,得出最科学合理的兑换金额,是专家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经过详细测算之后,政府最终决定给予兑换人民币3万元。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3万元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拿着这些钱,郭建英老汉激动得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说道:“共产党真的是讲信誉的,当年咱父亲捐粮没有捐错啊!”

拿到这笔钱以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郭老汉一家的窘迫境地。但钱是一方面,在当时那个战乱年代,郭建英的父亲掏空家底,捐献军粮的雪中送炭之举,表现了他的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怀,这种高尚的精神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因此,政府也没有忘记这些曾经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们,凡是拿出欠条兑换的人,哪怕欠条有破损或残缺,只要是真实的,都会一概予以兑换,这不仅是信守承诺,更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体现。

所以,这样的政府和军队,才会被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和支持,才会出现像郭建英父亲捐粮那样的感人故事,在民间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它们都是军民鱼水情、军民一家亲的生动写照。

革命的胜利,离不开无数先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正如陈毅元帅曾感慨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向所有为国奉献付出的英雄致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