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最近可谓是“内忧外患”。由于害怕本土制造商被“踢出局”,欧盟表示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与此同时,在泰国,因为无法享受关税优待,欧洲牛奶生产商也面临着被迫将业务转移到其他东盟国家的困境。
按产量计算,泰国是全球第二大风味超高温牛奶饮料出口国,同时吸引了众多国际牛奶生产商,如瑞士雀巢和荷兰菲仕兰等。然而长期以来,这些驻扎在泰国的生产商一直依赖从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乳制品原料,因为仅泰国的原料产量无法满足它们的需求。
但问题在于,到2025,泰国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协定已完全成熟,届时乳制品进口关税不再适用,因此从这些国家进口将能够获得更便宜的原料,最终欧洲生产商将被挤出泰国市场。
报告称,无法获得零关税牛奶国家的生产商将为这些基本生产要素支付高达 214%的额外费用。在此影响下,一些欧洲牛奶生产商已经停止了在泰国的业务,而另一些可能很快会转移到印尼、马来西亚或越南。
据悉,在泰国经营了约67年的菲仕兰已于去年7月宣布,退出该国的巴氏杀菌奶业务,并关闭了在laksi经营了数十年的工厂。此外,为了能与来自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公司进行公平竞争,美国和欧洲的生产商正要求泰国政府考虑降低关税,或者寻求签订新的自由贸易协定。
为了摆脱不利处境,欧洲制造商甚至发出警告称,如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牛奶生产商继续享受关税优势,泰国乳制品行业可能面临进一步的风险和失业。一份行业报告指出,关税问题将导致约40%的最大生产商减少投资或退出泰国市场,届时就必须裁员。
不过欧盟也并不是完全无路可走。菲仕兰在泰国的企业事务主管表示,制造商如果购买一定配额的本地牛奶,就有资格获得关税减免。
但相比之下,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制造商可以跳过这一过程,当两国的零关税乳制品于2025年1月进入泰国市场时,它们在进口方面将享有优先权,并有可能将运营成本降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