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石缝里的“肾精草”石韦,对于清江鹤来说并不陌生,孩提放牛时代,每天都在山野上可以看到这个石韦。
但孩提时代的清江鹤并不知道石韦的书面语,也不知道它的俗称或别称,只是把它当作普普通通的一款山野草“爱理不理”,任其在山野水沙石边,悬崖峭壁上自由自在的生长。碰上心情不高兴的时候,或许将“闷”气撒在石韦上,把它的叶片弄个“稀巴烂”。
图片01~02):山野上采挖石韦
传说中的司马迁在遭遇宫刑以后,止不住血。宫医就用这个“石韦”治好了它的创伤。不过,尽管目前还没有人工专业种植,入药资源以野生为主,石韦仍然在发挥着作用。
在浩瀚的自然资源植物之中,隐藏着无数神奇而珍贵的生命体,有些是你知道的,有些是你不知道的,有些是你知道或不知道而又“熟视无睹”的,石韦就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水龙骨科的一员,石韦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丰富的药用价值,在中医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图片03~04):石韦地面植株
本期图文,清江鹤就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关注和聊聊关于“石韦”这种野生药材植物的知识,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石韦“藏”在深山密林里,长在悬崖峭壁中,破石而生:石韦别称“石皮”“石剑”“石苇”“石兰”“金星草”“石背柳”“尾头石苇”“尾叶石苇”。
是一种中型附生蕨类植物门蕨纲真蕨目水龙骨科石韦亚科石韦属附生蕨类植物,其田间植株高度可达10~30厘米,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图片05~06):石韦上的囊子孢
它喜欢附生于低海拔的林下树干或稍干的岩石上,海拔范围在100至1800米之间。
《中国植物志》第6卷第2部中载石韦:根状茎横走密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渐尖头,淡棕色,边缘有睫毛。正因为具有这个特征,所以石韦常常是连片出现,一团团一簇簇一片片,紧密相连。
石苇革质叶片上面呈现灰绿色,叶片大小与叶柄大小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还分为“可育叶”叶片和“不育叶”片。
图片07~08):石韦可育叶与不育叶
“不育叶”片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负责“生殖生长”,叶片较圆较团,叶片背面也没有孢子囊群。而“可育叶”片则较长较狭窄,主脉下稍微隆起,上面不明显下凹,侧脉在下面明显隆起,清晰可见小脉不显。背面有整齐排列的孢子囊群,呈褐色。成熟以后变为砖红色,极具辨识度。
石韦的分布广泛,喜生长发育在海拔高度为100m~1800m区域的树木树干上或者湿生稍干的岩石上(既喜潮湿又怕渍涝的“矛 盾”体)。常常成片成块出现。
《本草经集注》中说:“(石韦)其蔓延石上,生叶如皮,故名。”
图片09~10):石韦可育叶
石韦具有“利水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石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源远流长,其性味甘、苦,微寒,归肺、膀胱经。这一独特的药性赋予了石韦多种药用价值。大家熟知的《复方石韦片》就是以“石韦”命名,石韦与扁蓄苦参黄芷三药合剂使用“利尿通淋”药。
《中国植物志》和《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载石韦:“药用能清湿热,利尿通淋,治刀伤烫伤,脱力虚损。”文字中“脱力虚损”的表述,也许就是人们称之为“肾精草”的来历。
石韦具有利水通淋的功效,对于尿频、尿急、尿路结石等泌尿系统问题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其次,石韦还能清肺止咳,针对肺热引起的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石韦能发挥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可谓“一箭双雕”功效。
图片11~12):长在石缝里的石韦
此外,石韦还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热妄行导致的鼻腔出血、咳血、女性经期出血过多等症状。
现代研究还发现,石韦具有一定的镇咳祛痰、消炎止痛、抑菌等作用,进一步拓宽了其在治疗泌尿系感染等方面的应用范围。
石韦可以煮水泡茶喝:野生石韦主要以药用价值著称,但在某些地方,人们也尝试将石韦用于煮水泡茶。
图片13~14):石韦植株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石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食材,其食用价值相对有限且需谨慎对待。一般而言,不建议直接食用石韦的叶片或根茎,因为其药性强,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作为草药茶的一部分,适量饮用石韦泡制的茶可能对身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然而,这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使用,才能确保安全和有效。本文只作知识分享不构成用药建议。
“藏”在诗词歌赋中的“石韦”:宋代周弼写有一首关于“石韦”的诗名曰《菩提废寺》,可以用来欣赏一下:
图片15~16):拔出来的石韦外观
“野寺孤僧住,当春亦掩扉。晓钟三板去,昏杵一盂归。古屋垂山榧,幽窗养石韦。未容行客憩,荒树雨鸠飞。”
司马迁与石韦药材的趣味故事:谈及石韦,不得不提的是它与史学家司马迁之间的不解之缘。
相传,司马迁在著书的过程中,偶然身体不适,发现自己患上了“淋证”,也就是现代医学中说的泌尿系统感染。
图片17~18):石韦可育叶
为了自救,他翻阅了很多医籍书典,并亲自上山采药。
在一条小溪旁,他发现了这种附着在石头上的蕨类植物,其形态独特,仿佛与石头融为一体。司马迁深知这种植物的药用价值,便将其采集回家并用于治疗,结果病痊愈。
由于当时人们将鞣制过的皮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革质品)称为“韦”,而这种植物又生长在石头上,因此司马迁便将其命名为“石韦”,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图片19~20):岩石上的石韦
也有的地方将“石韦”写作“石苇”,说是“石头上长的一种叶子呈革质状的草"。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好象也没有什么“出入”。一说“苇”即“芦苇”,长在“芦苇”丛中的草。这个说法,明显解释“不通”,词不达意。
石韦结语:野生石韦,这一自然资源植物之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丰富的药用价值以及背后深邃的历史趣闻故事,成为了中医药文化传承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图片21~22):用石韦制成的复方片
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深入探索,石韦的更多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将被揭示和利用。
同时我们也应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植物资源,让它们继续在人类的健康与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