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短债基金跌出了暴雷的感觉,还要调整多久?

北漂民工的 2024-08-28 11:38:55

出差路上,一直有人问债市为什么回调那么多,随便写几句。今天短债基金跌幅好像更大了,而且分化也很大,同一个组合里面的持仓,跌得多的有跌10BP的(比如中银中短债),也有完全不跌的(比如国泰利安)。这是由于久期和持仓品种的差异造成的,久期长的、信用相对下沉的,跌得就多,久期短的、信用资质特别好的,就跌的少或者不跌。那么我们接下来要讨论一个问题:我持有的债券基金需要卖出吗?

我觉得要看情况,一步步来。

1、你持有的是短久期债基,还是长久期债基?

如果你持有的是长久期债基,比如什么30年,7-10,以及个别在互联网上很火的以超长久期策略为亮点的网红产品,那可能要谨慎一些了,因为这类品种的回撤,你可能把握不住。以7-10国开债指数为例,近五年最大回撤超5%,而同期短债指数的最大回撤仅1.23%,如果你接受不了这么大的回撤,那以后还是别碰这种产品;出于对接下来行情的不确定性,以及长久期债基的修复时间较长的考量,可以考虑尽早斩仓止损。当然如果你说,我能熬,总可以回本,那么这个认知也没问题,根据历史经验,长债最多一年半,净值也修复了。在这里就不特别区分信用和利率了,只要久期长,下跌行情中回撤都很大。

2、你持有的债基,机构为主,还是个人投资者为主?

今天市场上还有一则传闻,说某些短债基金被机构集中赎回,可能会有流动性冲击。

有些开放式短债产品很奇怪,机构端、零售端不做太大的区分,把规模做得很大。其实能理解,因为公司产品线比较单调,有一个出彩的产品就在各个渠道和机构推,或者集中资源怼一个产品。如果这个产品是主投信用为主的(短债往往如此),再叠加一个信用极度下沉的buff,那在遇到极端情况下,流动性塌陷的压力就来了。怎么理解,当一个户的规模很大,且机构占比很大的时候,其实是需要保留一部分利率债做流动性管理的,因为有些机构资金不讲武德,一把赎回几十亿,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基金经理迅速变现手上持仓的个券,但信用债流动性又弱于利率债,所以利率债很快卖光了,只能砸手上流动性较好的信用债。理论上,保留较多的利率债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对吧?但问题是,大部分中短债基金有平均久期限制,一般不能超过2年,2年以内的利率债静态收益很低,撑死1.8%算多了,这怎么能满足投资者对于收益的要求?所以很多短债基金并不会持有太多的利率债,还是要猛干信用。

那么现在出现了一个几百亿的巨无霸短债基金,然后里面90%以上还是机构资金,一旦出现踩踏,流动性管理的压力会很大。大部分人买信用债为主的基金,都关注的是会不会踩雷,并没有关注会不会出现流动性危机。所以有一个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规模特别大且机构资金特别多的债基不要碰。我们是散户,散户就买散户多的产品,即便是赎回潮,也是更加规律、平滑、可预期的,而某些疯批机构招呼都不打,直接赎回你大几十亿,基金经理如果遇到这种事情是真的能疯了。

3、你持仓的债基,是固收实力比较强的公司的吗?

我一直在呼吁大家买债基还是要买固收大厂的。不论是信评、流动性管理、风控等,大厂和小厂平时看不出来,一旦市场有压力测试,差异就出来了。小公司产品线比较贫乏,能营销的不多,行情好就逮着个别产品做持营,把一两个产品养得很大,搞成网红产品,我基本上都是敬而远之的;大公司产品线丰富,布局完善,产品规模均衡,应对各种突发状态的经验也更加丰富。虽然大厂债基平时看上去呆呆的,超额也不多,但关键时刻能气定神闲不发生大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人家收益做得一般却能长期在市场存活的原因。每一个BP的超额,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主动权益基金多看看小公司我没意见,因为个人的阿尔法占比很重;纯债基金尽量还是避开小公司,因为平台的贝塔更重要,再牛的纯债基金经理如果离开了大平台,其实也很难创造阿尔法。如果你持仓的刚好是固收实力比较强的大公司出品的、短久期的、机构占比不是特别高的、规模也不是特别大的债基,那这一轮回撤,就什么都不用干,慢慢等待就好。

一方面,历史上大的债市调整,会持续1~2个月,现在已经调整20天了,之前你没有能力精准预测顶部,现在想必也没办法预测什么时候调整结束,但调整幅度最大的时候,大概率已经过了。

另一方面,如果不调整,未来不可能有好的收益。之前的债券牛市,把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都压缩到极致了,如果不调整,后面大家都没收益。下蹲是为了更好的跳起,所以不要怕调整,债市每一次都是熊短牛长,熬一熬,新一轮牛市又来了。

我视检了下自己的持仓,之前没看上的债基,现在依然看不上。

有人说这一轮债基调整到位的标志是有债基暴雷,像22年年底一样,赎回潮引发负向正循环,然后啪!你们太坏了。请记住,基金产品规模大了都会有流动性风险,所以当初领导决定分流货币基金是非常正确的决策,毕竟16年货币真的差点出问题,后来确定了首批重要货币市场基金名录,其实都是为了防风险。好了,按摩完毕,开始吐槽。

今天机构的朋友灵魂发问:为啥之前央行猛干的时候债市好像根本不怕,而这两天却跌得止不住?

据我了解,机构端其实上周已经赎回过一波了,这周的赎回反而没上周多,但市场开始走向负向正反馈,比如今天看到刀笔斋老师写《小红书有人开始喊赎回债基了》,可能就是一个信号。不过鉴于散户往往都是反向指标,如果社交媒体平台上散户自发开始赎回,那估计就调整得差不多了。

最后聊下纯债基金商业模式的问题。

前段时间网传债基分红免税要取消,后来又被辟谣,但我一看辟谣方并不是财政部相关人士,就觉得这事并不简单。其实公募现在在资管行业的生态位是很弱势的,纯债基金完全就是在缺资产状态下,各类机构(包括险资、理财子、年金、银行自营等)转嫁流动性风险的工具。本来这类机构都是可以自己在二级市场直接买债的,但日常持仓中留一些公募纯债,市场下跌我就先一键赎回公募换流动性。

以前还有信用利差的时候,大家买的是公募的信用研究能力,现在变成流动性转嫁工具后,一出事,跑起来比特么香港记者都快,最后形成负向正反馈,各种踩踏。你妹的,为什么这些机构自己不上杠杆上久期?虽然我们机构跑得快,但下次来买基金的时候,那帮机构销售还得笑脸相迎,你说怎么办?这甲方当得爽不爽?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债市跌一跌真不是坏事,没有信用利差的世界其实并不利于那些好好做研究的公募基金。真金不怕火炼,公募基金在债券投资领域,绝对是最专业的那一档。

好好持有手上的中短债基金吧,你买股票基金可能几年回不了本,债基可是很容易回本的品种,只要不踩雷、没有流动性风险,一不小心就回本了。延伸阅读:聊一聊债券基金的分类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作为投资依据)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