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谈判彻底破裂,欧盟作出终审裁决,执意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袁周世界 2024-11-08 02:07:22

就在当地时间10月29号,一手策动对华电动汽车加征所谓“反补贴关税”的欧委会,在无视我国强烈反对,并且在自身拿不出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公然宣布结束“反补贴调查”。根据欧委会发布的声明,中国汽车出口生产商最终将被征收的税额分别是:比亚迪17%、吉利18.8%、上汽35.3%,得到了“特殊对待”的特斯拉被征收7.8%,其余合作公司被征收20.7%,其余不合作公司被征收35.3%。

欧委会声明表示,最终关税将从本月31号起生效,有效期为5年。声明同时强调,中欧双方将继续努力探索与世贸组织规则兼容的替代解决方案,并且对与个别出口商就价格承诺进行单独谈判保持开放态度。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欧盟中国商会公众号披露的消息,欧委会的终裁方案是在29号傍晚发布,而终裁将在30号零时生效,实际上是比欧委会原定计划提前一天。对于欧委会这一动作,我国商务部迅速做出回应,明确表示中方对这一结果“不认同、不接受”,已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中企合法权益。

消息一出,立即在欧盟内部引发轰动,承受最多压力的德国汽车制造业瞬间将矛头指向欧委会,从车企再到行业机构,都纷纷敦促欧委会审慎决策,不要作出损害欧洲繁荣,破坏全球自由贸易秩序的决定。事实上,欧委会做出这样的终裁并没有超出我们的预期,回顾本轮交锋过程不难发现,对方的策略就是“先射箭后画靶”,哪怕是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能够证明中国电动汽车对欧盟汽车制造商真的造成了实质性损害的情况下,对方依旧是用所谓的“风险”作为借口。

但另一方面,中欧之间的谈判进程并没有因此而中断,双方的技术团队也已经展开了新一阶段的磋商工作,这意味着博弈还远没有到收尾阶段。目前,我国已经对原产自欧盟的白兰地、猪肉、乳制品等产品发起反击,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也已经进入研究阶段。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欧委会之所以急着提前官宣,其实是中美分别释放出不同的信号。

对于我国,欧盟希望借助此举来进一步施加压力,通过营造出“过时不候”的谈判氛围,逼迫参与谈判工作的中国车企同欧委会进行私下接触,通过单独的价格承诺协商来瓦解我方的谈判筹码。对于美国,欧盟是希望借此机会向极有可能拿下本次大选的特朗普示好,通过展现对华强硬姿态,来换取美国在贸易领域对欧盟网开一面。

然而,欧盟这一连串的举动,不仅低估了中国,同时也高估美国。欧盟的底气在于自身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能力,但问题在于整个欧洲的能源转型极为拖沓,再加上能源价格高企引发的通胀,给车企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使得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前景仍不明朗,将这样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市场当成“底牌”,欧盟最终很有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至于拿“对华强硬”作为给美国的“投名状”,则是严重高估了美国的道德水准。

今天的美国为了维持自身霸权,正不择手段的在全球范围内吸血,即便对方是盟友也在所不惜。甚至可以说,越是和美国关系亲密的国家和组织,被美国敲骨吸髓的程度就越深。事实终将证明,欧盟错误的对华决策不仅会让自身错过摆脱经济困境的机会窗口,还会进一步加剧欧盟正在面临的“去工业化”压力,而“第三极”对于欧盟来说,将永远是一个可望而不及的梦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