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人工智能时代已开启;AI人才开始新一轮流动|图灵周报

未来图灵 2023-03-27 14:20:38

图灵周报:精选AI行业一周大事件,从良莠不齐的行业资讯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配上专业点评,值得你细读、品味

01英伟达CEO:AI的"iPhone时刻"已来

图源:黄仁勋在英伟达GTC大会演讲截图

3月21日,在英伟达举办的2023 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会议上,英伟达CEO黄仁勋提出“AI的iPhone时刻来临”,表示AI行业已经到达了像iPhone横空出世时为手机行业带来的革命性颠覆的时间点。会上,英伟达带来了专门为ChatGPT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设计的显卡——带有双GPU NVLink的H100 NVL,并推出了AI超级计算服务DXG Cloud,企业可按月租用。此外,英伟达还宣布与台积电、ASML、新思科技三大半导体巨头合作,将加速计算带入计算光刻领域,推出用于计算光刻的软件库“cuLitho”。

点评:作为以图形显示芯片(GPU)起家的科技企业,英伟达凭借其产品不断进步的算力,在AI领域布局颇多,虽然C端用户大多只接触到了英伟达的RTX系列独立显卡产品,但实际上英伟达凭借多年在AI领域的深耕,已经毫无疑问的成为了AI业界的龙头。凭借自己的技术布局,英伟达要做AI领域的台积电,金矿前卖铲子的商人。

02以太网之父获得2022图灵奖

图源:ACM官网

3月22日,现年76岁的以太网(Ethernet)发明者、3Com公司创始人鲍勃·梅特卡夫(Bob Metcalfe)荣获图灵奖。这一计算机科学的最高荣誉,表彰他为引领大众进入超级连接时代所做的贡献。

点评:图灵奖(Turing Award),由ACM于1966年设立,专门奖励那些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有 “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之称。50年前,梅特卡夫与另一位研究人员共同发明了以太网,这种本地网络技术将世界各地的个人电脑连接到全球互联网,为现代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梅特卡夫还提出了“梅特卡夫定律”,这是一条描述网络价值随着参与者数量增加而呈指数级增长的定律。这一定律对于理解网络效应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3比尔盖茨发文称AI时代已经开启

图源:比尔·盖茨博客截图

当地时间3月21日,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在其博客文章《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开启》中表示,自1980年首次看到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以来,OpenAI的GPT人工智能模型是他所见过的最具革命性的技术进步。

点评:比尔盖茨是将AI最新发展视为产业重大转变的科技业大佬之一,从谷歌前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到亚马逊创办人贝佐斯都认为,机器学习可能会改变整个产业。我们做好拥抱这个时代的准备了吗?

04阿里技术副总裁贾扬清官宣离职

图源:贾扬清朋友圈截图

3月22日消息,被称为“Caffe之父”的AI领域大牛贾扬清宣布离开阿里,结束了4年阿里职业生涯,由阿里云智能CTO周靖人接管其职务。接近贾扬清的人士称其离职是出于家庭原因,也有媒体报道其正酝酿大模型基础设施方向创业。

点评:随着近年来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褪去了身上的神秘感,距离普罗大众越来越近,真正能潜心发展的大公司与人才的涌入,势必又会加速这一进程。继2016年AlphaG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后,随着ChatGPT的爆火,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再一次风起云涌。互联网科技公司展开了AI大模型的军备竞赛,个人创业者也纷纷入局。AI人才随之开始了新一轮的流动。

05李彦宏:中国基本不会再出OpenAI

图源:Pexels

上周正式发布类ChatGPT的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AI)产品文心一言后,百度CEO李彦宏本周三回应媒体有关AI的疑问。对于中国会不会再出一个打造ChatGPT的组织OpenAI,李彦宏认为,基本不会了。他说,OpenAI诞生是因为美国大厂都不看好这个方向,但现在中国的大厂都看好AI大模型,都在做这个方向。创业公司重新做一个ChatGPT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基于大语言模型开发应用机会很大,没有必要再重新发明一遍轮子。

点评:目前国际国内ChatGPT赛道上大厂们各领风骚,微软Bing搜索引擎近日推出了在线AI绘图功能,由OpenAI的DALL-E驱动,用户可以利用简单的文字描述生成相应的图片。谷歌公司推出AI聊天机器人Bard的测试版本,以期与OpenAI的ChatGPT展开竞争。而百度文心一言测试,图片看上去虽然很傻,但也说明百度是真自研,经过训练迭代之后相信也能进步。总的说,文心一言交出了一个答卷,李彦宏尽可以放言未来,我们也相信百度将会与众不同,这只是时间问题。从百度文心一言发布后股价先跌后涨可见投资者对百度的信心。

06世界上首枚3D打印火箭未能进入轨道

图源:Pexels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一初创公司于22日晚成功发射一枚几乎全部由3D打印零件制成的火箭,但最终未能进入轨道。

点评:虽然本次发射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但验证了3D打印技术大范围制造火箭零件的可行性,也是人类历史性的突破。据专业人士点评:“首飞主要目标为获取测试数据,预先设置的任务目标是达到MAX-Q阶段(表示火箭此时所承受的空气阻力达到最大),一级点火成功后86s达到MAX-Q。”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此次发射是成功的。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