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业余生活,基本都被手机和电视机控制了。甚至,电视机也要逐渐被冷落,手机成为日日夜夜陪伴人们生活的最重要伴侣了。当然,还有广场舞、宠物狗、麻将桌等等。
于是,有些年轻人就怀疑六七十年代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的年代,人们的夜生活一定非常空虚了。甚至,有人怀疑那时也没有电,人们一定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完全没有夜生活了。
其实,任何时代,人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业余生活方式,有自己独特地打发光阴的方式,有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方式。
因为我生活在农村,我只能谈谈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夜生活是怎样的。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农村的扫盲夜校是很普遍的。利用农闲时间上夜校扫盲识字,是一种很时髦的事情。那个时候,人们都以文盲为耻,都是自觉主动地上夜校,学文化。当时的歌谣:“不识字,困难多,男人跑到女厕所。”“识文断字有文化,才能找个好人家。”“有文化,能读报,天下大事能知道”。
那时的夜校,就在村小学附设着。老师们白天教小学生识字,晚上教成年人学文化。这种扫盲夜校的形式,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完成了扫盲任务之后才停止。
在我的记忆中,农村人的夜生活,第一个内容就是劳动。
不要认为晚上不能劳动,其实,作为庄户人家,晚上需要干的事,也是很多的。我挑主要的介绍如下:
1、铡草喂牛。我爷爷年龄大了,负责喂生产队的一头牛,有时是两头牛。那时的牛是生产队的主要劳动力,犁地、拉车、拉磨,需要干很多农活儿的。所以人们对牛看得很金贵。白天割来青草,天快黑的时候,将其铡碎,晚上需要把牛喂饱。牛吃草很慢,需要很长时间。喂牛的时候,还要往牛槽里撒料,撒水,搅拌均匀。一般把牛喂好,也就是夜里10点以后了。
2、磨面。过去磨面都是石磨。每次只能磨几升粮食。磨面有时用牛拉磨,有时用人推磨。还得有人箩面。隔几天就得磨一次,磨面一般都在晚上。磨面的事一般都是奶奶和母亲主导。
3、纺花织布。这奶奶和母亲最主要的活。这些活都是很费时间的。尤其是纺花,织布,那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棉花从地里收回,每家按人口分一定数量的棉花。分到手里的棉花,得慢慢将其拣干净,就是把混进棉花里的杂质拣出来。然后,用轧花车脱去棉籽,用弹花车将其弹松软。再将其撕成花瓜儿,用搓板将其搓成棉条,然后把棉条纺成棉线。纺棉线的过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之后浆线、经线、织布,那是一个很繁琐的过程。这些工作大都在夜里做。我也多次参与这些活计。
4、做鞋缝衣服。过去的鞋子都是纯手工的。要用烂衣服或者破布抿袼褙,还要用麻捻麻线,衲鞋底,衲鞋帮,把鞋帮和鞋底缝到一起。做衣服,做鞋都需要义诊一下缝制出来。那千针万线,穿针引线,是很耗费时间的。我小时候,夜间醒来,经常看到妈妈还在纺线,或者做针线活。
5、玉米脱粒。过去的玉米收回去以后,是要编成辫吊起来的。等干了以后,到了冬天,在屋子里放一个簸箩,把玉米从玉米吊上取下来,一穗一穗地剥下玉米粒。然后装进粮食缸里,或者囤里,需要吃的时候,拿出来淘洗之后,磨成面,或者磨成玉米糁。
6、编筐。过去的农具中,有一种运输工具,就是筐,可以用来担粮食,担煤,担肥料等。这些筐,或者篮子,都是用荆条做的。荆条是从山上割来的。编筐大都是在晚上。我爷爷和父亲都会编筐。
7、修理各种农具。譬如䦆头、锨、锄头、犁、牛套、耧、耙等。这些农具也是需要维修保养的。修理农具也都是晚上的事。
所以,农村人夜生活的第一个内容就是劳动,或者是为田间劳动做准备。这是共性的,是家家户户都需要做的。
其它不同的,就因人而异了。
1、串门聊天。农村人到一起也有说不完的话,农家生活困苦多多,人们就在聊天拉家常中,感悟人生,化解心结。
2、看书。有文化的人夜里是看书学习的好时光。我那时就是喜欢到处找书来读。丰富自己的内在精神。《野火春风斗古城》《平原游击队》《平原枪声》《战火中的青春》《敌后武工队》《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文学作品,就是那时读的。
3、村里的文艺宣传队,晚上排练。有乐队,有演唱的,当然还有服务的,也有不少观众。我也曾是宣传队排练节目的观众之一。
4、听老年人讲那过去的故事。这是老传统,中国古代文盲遍地,但是文化传承却绵延不绝,靠的就是口口相传的故事。我们队里有两三个人喜欢讲故事,我刚开始是听众,后来读书多了,我也就成讲故事的人之一。
5、经常请说书艺人到村里说书。那时说书艺人都是两人一摊,一个拉弦,一人说唱,一个小鼓,一副钢板,叮叮咚咚,就能招来很多人听书。我听过《呼延庆打雷》《卢凤英打雷》《平原游击队》李向阳的故事,《烈火金刚》肖飞到县城飞车给八路军买药的故事,等等,至今印象深刻。
6、村里宣传队集中演出。我们村的宣传队演出过《朝阳沟》《白毛女》《红灯记》等剧目。
7、公社电影队巡回放电影。那时一听说看电影,村里人就像过节一样高兴。《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这三战是最熟悉的。还有《渡江侦察记》《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电影,都是很受欢迎的。
8、集中学习毛主席著作。那时主要学习老三篇。
9、年轻人集中学唱革命歌曲。一般都有插队知青和下乡的干部教师教唱。
总之,六七十年代农村人的生活虽然贫困,但也并非就是像有些不更世事的年轻人想象的,生活那么单调,那么枯燥。人们都在艰难地创造生活,丰富生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