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在网上刷到了一条特别耐人寻味的小道消息,说是以色列国防军声称,他们在一次夜间空袭行动中炸死了一名哈马斯的空军负责人。
起初我压根儿就没拿这件事情当真。毕竟你想嘛,哈马斯哪儿来的空军?加沙地带唯一一个机场早在20年前就被以色列国防军给夷为平地了,你非要跟我说哈马斯有“空军”,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他们手头可能有一批从华强北搞来的杂牌无人机。除此之外要说还有什么牵强附会能硬和“哈马斯空军”这个概念扯上关系的话,我能想到的,也只有哈马斯的人去海边钓了一天鱼,完了两手空空回家的那个“空军”了。
但是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我还是就着这条线索到网上查了一下,结果发现——这条小道消息居然是真的!这倒不是说哈马斯真的有空军,而是以色列国防军确实说过他们打死了哈马斯空军负责人这话。
这个说法的原始信源我是在以色列媒体《以色列时报》上找到的,不过离着现在有点远了,因为那已经是上个月14日的报道了。在报道中,《以色列时报》援引以色列国防军的说法称,他们在针对加沙地带的一次空袭中,打死了哈马斯组织的一名高级成员,穆拉德·阿布·穆拉德。这个穆拉德据称是负责管理哈马斯的空中活动的,因此以色列国防军将他称为“哈马斯空中阵列”(aerialarray)负责人。
别看以色列国防军提出来的“哈马斯空中阵列”这个说法好像还挺唬人,实际上指的就是在上个7日的“阿克萨洪水”中,上千名乘坐无动力滑翔伞对以色列发动突袭的哈马斯武装成员。因此说白了,以色列国防军所谓的“哈马斯空中阵列”既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固定翼飞机或直升机,也不是形形色色的多旋翼无人机,而单纯就是一堆无动力滑翔伞罢了。
你说为什么一个管着一堆无动力滑翔伞的人也能被称之为“空军负责人”?我也不知道啊,《以色列时报》自己的报道标题就是这么写:《以色列国防军声称,哈马斯空军负责人在加沙夜间袭击中丧生》(IDFsaysheadofHamas’saerialforceskilledinovernightGazastrike)。可能是为了表示严谨,所以《以色列时报》在遣词造句时还斟酌了一下,没有直接用“空军”(AirForces)这个说法,而是改成了相对模糊的“空中部队”(AerialForces)。
可即便如此,用“空中部队”这样的高大上的概念来形容那群乘坐无动力滑翔伞的哈马斯武装成员,我觉得也是有够牵强附会的了。无人机我都不说了,哪怕哈马斯武装成员乘坐的是有动力的滑翔伞,我都姑且觉得以色列国防军和以色列媒体这话说的还算勉强能接受。
可问题那是无动力的啊。就这也能叫“空中部队”啊?要是按照这种标准,要是哪天蒙古国军队给他们的突击部队配备了几条橡皮艇——要靠划桨来前进的那种,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蒙古国这是整了一支“水上部队”呢?又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四舍五入是不是就相当于蒙古也拥有了海军呢?
这都不是最扯淡的。在考证“以色列国防军打死了哈马斯空军负责人”这条消息的过程中,我还在网上找到了以军大本营在过去一个月来发布的,其他有关哈马斯组织高级成员的所谓战报。而其中让我感到最为炸裂的是CNN的这一条:《以色列国防军生产,哈马斯火箭军部队副司令在夜袭行动中被杀》(DeputychiefofHamasrocketforcekilledovernight,IDFsays)。
我在这里还不是和大家玩文字游戏,而是CNN原文标题就是这么说——“哈马斯火箭军部队”(Hamasrocketforce)。RocketForce,这个英文词组我之前只在我们解放军这里见过,事实上,当我们在谷歌搜索引擎上输入解放军的英文简称PLA的时候,它们的关键词联想第一个引导出来的就是解放军火箭军部队(People'sLiberationArmyRocketForce)。
我之前一直以为,只有当你拥有了东风-17、21、26、31和41这些武器的批判之后,你的导弹部队才有资格被冠以“火箭军”这样霸气侧漏的称谓。可没想到,在以色列国防军和CNN之流的西方媒体口中,手里只有区区几千枚土制火箭弹的哈马斯,居然也够格混上个“火箭军”的名头了。
奇葩吗?有点。但你说以色列国防军这操作有多新鲜吧,那倒也不见得。因为类似的操作,我之前其实就已经看五角大楼的官僚们在美国国会上上演过无数遍了。
有个关于五角大楼的文员炮制出来的中国军力报告的笑话是这么说的:五角大楼弄的中国军力报告一般可以分为两个版本,一个年中版,一个是年末版。年中版为了哄国会老爷们开心,五角大楼的人会在军力报告中故意贬低中国的军力,以便给老爷们营造出一种“解放军不过是插标卖首,面对美利坚皇军的坚船利炮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的幻觉。
而年末版为了向国会讨要下一个财年的军费,五角大楼的人则往往会在报告中夸大中国的军力,把解放军描绘成仿佛来自异星的天兵天将,区区美军完全无力招架——除非国会愿意按照五角大楼开出来的采购清单给美军批钱,只要刀乐到位了,什么天兵天将都只不过一群土鸡瓦犬。
要是按照这种逻辑去梳理如今以色列国防军在巴以战报中表现出来的种种迷惑行为,那么一切就都好理解了。以色列国防军向媒体披露这些报道是图什么?说穿了其实就俩目的:一是渲染对手的凶悍:哈马斯真的好强好凶啊,这又是空军又是火箭军的,你们说我们以色列国防军容易吗?你们国际舆论还老责怪我们用力过猛,面对这样的武装力量,我们不去加沙出重拳行吗?
二是突出自己的强大:但是你们别看哈马斯那么凶啊,空军又如何?火箭军又如何?这负责人不都被我们以色列国防军的天兵天将给炸死了吗?所以这趟打加沙你们妥妥放一百个心,哈马斯再凶,其本质也不过就是散兵游勇而已。只要我们的兵锋到了,他们一定乖乖跪下来给我们唱《征服》。只要我们进了加沙,届时国防军所到之处,巴勒斯坦人民一定是竭诚欢迎。
看完以色列国防军这么个不讲道理的搞法,有些同志和朋友可能会觉得他们是在掩耳盗铃,但是我说句实在话,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战争本来就是只讲输赢,不讲道理的,而舆论战作为战争的一种,自然也不能免俗。
我们目前从主流媒体,尤其是西方主流媒体上了解到的,大多数有关哈马斯的所谓战报,基本都是从以色列国防军的大本营里传出来的。而他们口中的哈马斯,那必定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和需求来进行塑造的。他们想要博得国际同情和西方军援了,就把哈马斯刻画得狰狞一点,说他们又有空军又有火箭军;他们要想安抚以色列国内的舆论情绪并给西方盟友提供口实了,就会把哈马斯描绘得凄惨一些,说他们被炸死了这个负责人,明天被打死了那个司令官。
反正不管怎么样,以色列国防军在这波舆论战中始终贯彻的都是一个宗旨:这次加沙会战,是3万吨航空炸弹对5000枚土制火箭弹,优势在我。本轮巴以冲突的最终胜利一定是属于以色列的,哈马斯之流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负隅顽抗,垂死挣扎罢了。
说实话,对于以色列国防军会在本轮巴以冲突中暂时占据上风这件事情,我并不怀疑。那是啊,想当初三大战役没打之前,国民党反动派那边不也是这种“生机勃勃,犹如万物竞发”的一派乐观氛围吗?再往前数,日寇那更是狂得没边儿了,甚至还一度叫嚣“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可结果呢?这两坨类人排泄物最后不都被我们给扫进历史的垃圾桶里了。
我这里倒不是说哈马斯能和我们当年的革命先烈相提并论,但是至少就日寇、国民党反动派和犹太复国主义实体这三坨贵物来说,我觉得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的。
反动势力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双方的角力说到底拼的是耐力。而战争本就是对一个民族忍耐力的一种极致考验,以色列和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巴勒斯坦抵抗力量都在忍耐中消耗,最后无非就是看谁耗得过谁的而已。
我不认为以色列能耗得过巴勒斯坦。都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个穿着小牛皮鞋的人去和一个连脚都被炸没了的人比,你说比到最后能是什么结果?
以色列或许可以暂时击败哈马斯,但是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巴勒斯坦的。
正如那句著名的巴勒斯坦口号中所提到的,从沉默之中爆发出来的那一声震耳欲聋的呐喊:
大江向海,川流不息。巴勒斯坦,终将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