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卫礼贤的传奇故事

文化愿补不足 2024-11-18 00:06:54

在青岛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极不务正业的传教士,他1899年来到青岛,在中国传教了20多年,但没发展出一个中国信众。

卫礼贤身为一个西方传教士,核心任务应该是把西方文化和宗教传到中国,但他又是办尊孔文社,又是办中国文学社,要把东方儒家文化立为正统之势,像儒教的传教士。传教士办学受到教会鼓励,但这位30岁的年轻传教士(1903年时),完全忘记了该在教会学校教什么,他除了装装门面上宗教课和德语课外,采取的是清政府钦定的高等学堂章程授课,他提出“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的办学理念,还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这学校设在德国统治下的青岛,德国教员很少,大部分是中国清朝的秀才举人们,甚至学生也是本地人,这学校看起来更像是中国人办的。到后来,这位传教士甚至把名字都改成了中文,还取了字号。最为搞怪的是,他作为一个来自德国的传教士,接受了清政府赏给他的四品顶戴,成为青岛赫赫有名的洋大人。

如何来评价卫礼贤。若退回100年,在西方的评价体系里,这个年轻的牧师、传教士,就是一个不务正业者。但若纵观东西方文化交流史,卫礼贤是一个伟大的“德意志中国人”,是“两个世界的使者”,甚至说是一个世界公民。中国著名的新儒家张君励在其《世界公民卫礼贤》一文中说:“卫礼贤来到中国时,是一名神学家和传教士,他离开中国时,却成为孔子的信徒。”

他在学术方面的贡献是惊人的。他与他的中国儒学大家团队一起,把《老子》《庄子)《列子》等翻成了德文,特别是他翻译的《易经》,是在他深入掌握了《易经》所具有的文化源流与背景后,以信、达、雅的标准进行的翻译,成为至今西方公认的权威版本。

受《易经》的启发,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提出了他的重要创见共时性原则(Synchronicity)并将这种共时性原则作为其分析心理学发展的基石。因建立在共时性原则上的思维方式,在《易经》中表现得最为充分,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些学术成就,源自这位传教士。

但是他所留下的成果却生生不息地开枝散叶。他的礼贤书院的本部,发展成了如今青岛的百年老校青岛第九中学,出了中科院工程院院士;礼贤女学后发展成了青岛七中;礼贤书院在1931年添设的高级工程科,是现在青岛理工大学的前身。受他影响的青岛人,超过百万人,他算是出了高水平了。

卫礼贤(Richard Wilhelm)德国同善会传教士,汉学家。1897年,青岛被德国强占时来华传教,办礼贤书院。辛亥革命后,在青岛组织尊孔文社,推逊清遗老劳乃宣主其事。1922年任德国驻华使馆文化顾问,著有《中国文化简史》(1929年)、《中国心灵》(1926年)、《实用中国常识》(1922年)、《中国的经济心理》(1930年)。他翻译的中国著作有《老子》《庄子》《易经》,可谓中学西传的一位功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