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怒斥聂荣臻,惊动朱老总,刘帅笑道:让陈赓管管这个刺头

史海任我行 2024-11-01 15:16:37

开国元帅聂荣臻身经百战,军旅生涯极为辉煌,但在聂帅心中,有一场败仗给他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便是大同-集宁战役。

1946年10月,晋察冀军区召开了总结大会,在会议中,大家七嘴八舌,仿佛每个人都有难言之隐。

晋察冀军区是聂荣臻一手创建的,过去的几年里,八路军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们的信任,队伍日益壮大,经此一败,对我军的威望损伤极大。一想到这,聂荣臻便情绪失落,不知如何向百姓们交代。

正当大家讨论的激烈时,第2纵队司令员郭天民站起身来指责聂荣臻指挥不当,虽说我军一直讲究官兵平等,但下级批评上级的情况并不多。面对这一情形,聂荣臻既气愤又无奈,最后只能夺门而去。

郭天民的莽撞惊动了中央军委,朱老总询问刘伯承:“你看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

刘伯承想到了自己的老部下:“让陈赓去管管这个刺头吧。”

一场刻骨铭心的败仗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派兵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由此开始。为了策应华东、华中的解放军中原突围,毛主席制定出了“夺取三路四城”计划。

该计划本应由聂荣臻的晋察冀野战军以及贺龙的晋绥野战军共同完成,“三路”指的是平汉、同蒲、正太三条铁路干线,“四城”指的是大同、太原、石门、保定四座中型城市。

起初,毛主席主张优先进攻平汉铁路一带的孙连仲部,这主要是因为孙连仲出身西北军,在中央军中威望不足,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孙连仲难以调动部队。

但是,聂荣臻随后回电给毛主席,表达了自己的顾虑,聂荣臻认为,此时贺龙的晋绥野战军正在晋北地区与敌人厮杀,仅靠晋察冀野战军执行平汉战役有些吃力。聂荣臻的建议是先进攻大同,然后再向平汉线、正太线延伸。

聂荣臻的想法其实也算是符合实际情况,到了8月份,贺龙的晋绥野战军已经解放了山阴、岱岳、宁武、代县、五台、忻口、繁峙等城市,大同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

大同守将楚溪春麾下兵力不足两万,建制混乱,基本上都是抗日战争时期被打残编制后东拼西凑组成的,兵员素质远不及平汉线附近的孙连仲部。

相比较之下,聂荣臻的晋察冀军区能够短时间内集结12万人,在解放战争初期,这种富裕仗是非常难得了。听完聂荣臻的分析后,毛主席尊重了他的意见,授权聂荣臻统筹整个战役。

但是,聂荣臻给中央军委递交的报告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点,那便是大同西北160公里归绥一带的傅作义部是否会驰援大同。

对于这一因素,聂荣臻的失误之处便是抱有侥幸心理,以为傅作义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因此不会坚决落实蒋介石的命令。

虽说傅作义早年曾是阎锡山晋绥军的一员,但此一时彼一时,解放战争初期的傅作义已经是国民政府的“封疆大吏”,在归绥一带已经培养出了自己的势力,即便老上司恳请驰援大同,傅作义大概率也只是派出少量部队走走形式。聂荣臻的这一误判也为我军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晋察冀军区的动员速度非常快,7月末就已经集结了12个旅,并开展了对大同外围的据点清除战斗。

敌人的战斗力并没有最初想象的那么弱,我军抵达大同城下时已经是两个月以后,而且大同城防坚固,晋察冀军区缺乏用于攻坚的大口径火炮,导致大同久攻不下。

正当聂荣臻一筹莫展之时,侦查员却传来消息,一直以来不被重视的傅作义部竟然开拔了。

多年之后,关于这场战役的档案才被揭秘,原来阎锡山自知无力调动傅作义,于是只能致电南京请求蒋介石出面。蒋介石向傅作义开出了令其满意的“价位”,这才说服傅作义率兵驰援大同。

考虑到晋察冀军区本次是倾巢而出,张家口的守军兵力空虚,于是傅作义打算来一手“围魏救赵”。傅作义将部队分成三路,分别朝着卓资、集宁、凉城三个方向进发。

由于凉城距离大同最近,所以战前聂荣臻就拿出了五个旅在凉城一带阻击傅作义部,得知傅作义部已经开始行动,聂荣臻笃定敌军的主攻方向就是凉城,为了加强打援部队的实力,聂荣臻还从攻城部队中抽调了358旅和陈正湘纵队北援凉城。

但是,凉城不过是傅作义设下的诱饵,其实他的计划是先夺取卓资,然后再夺取集宁,进而形成攻打张家口之势。

由于我军在卓资、集宁方向的打援部队兵力薄弱,导致傅作义部几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卓资。

为了延缓我军的行动,傅作义在攻打集宁时还假装与我军谈判,致使我军守卫集宁的三个团没有及时得到援助,损失惨重。

好在聂荣臻及时作出了调整,调集了大量部队,在集宁围困了傅作义麾下的董其武部。经过两天的激战,董其武指挥的三个师已经损失过半。

其实在这种强度的对抗下,哪方意志更顽强哪方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但负责前线指挥的张宗逊考虑到部队近期跋山涉水,异常疲惫,见拿下董其武部已经手到擒来,因此下令部队休整了一日。

正在我军休整时,傅作义的精锐部队101师日夜兼程,朝着集宁开来。究竟是先消灭董其武部还是101师?最终张宗逊选择了101师。

张宗逊部与101师的战斗有来有回,不仅董其武部的压力得到了缓解,傅作义麾下的新编32师、新编骑兵4师也获得了驰援时间,到了13日下午,多路援军已经赶到,战场形势对我军已经十分不利。

不仅在集宁一带我军被傅作义部牢牢锁住,负责攻城的部队也是寸步难行,战斗一旦陷入僵持阶段,其实就已经可以宣告我军的失败。考虑到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敌军赶到,聂荣臻不得不下令部队向东北方向撤退。

由于集宁、卓资相继失守,张家口门户洞开,聂荣臻只能下令放弃张家口,负责围攻大同的杨成武部与敌守军顽强战斗数日,也只能不甘心的率部撤退。

大同-集宁战役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负责前线指挥的张宗逊决策失误之外,聂荣臻也在战前低估了敌人的实力,误判了傅作义的主攻方向。

另外,我军在抗日战争期间一直以游击战为主,缺乏城市攻坚战的经验,晚年时张宗逊也曾透露过这一点:“当时我军正处于游击战向运动战过渡的阶段,战斗力并不强。运动战都尚且不成熟,直接就去打攻坚战,这显得十分勉强。”

作为晋察冀军区的最高指挥官,聂荣臻十分有担当的揽下了所有责任,并向中央军委作出了检讨。

“让陈赓管管这个刺头”

果不其然,傅作义取得了大同-集宁战役的胜利后,挥师东进,向张家口发起了进攻。1946年10月,我军在张家口保卫战中失利,张家口沦陷。

为了总结教训,聂荣臻在涞源召集了所有师级以上干部开会。

胜败乃兵家常事,眼下晋察冀军区最重要的就是尽可能的保住士气,为了缓解气氛,聂荣臻安慰大家:“张家口其实是个包袱,我军坚守这座城市没有太大意义,这与毛主席的运动战理论有冲突,不要因为一城一地的得失影响情绪。”

作为统帅,聂荣臻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当时我军在华北地区的处境也正如聂荣臻所说,即便没有这场败仗,石家庄也很难守住。

但是第2纵队司令郭天民却十分不耐烦的说道:“打了败仗就说打了败仗,什么叫‘包袱’!”

在刚刚结束的石家庄保卫战中,第2纵队浴血奋战,但由于敌我兵力差距过大,郭天民被迫率部撤离。聂荣臻说石家庄是“包袱”,其实就否定了第2纵队的流血牺牲,所以郭天民自然不能接受。

其实郭天民与聂荣臻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分歧,当时我党刚刚与国民党签署了“双十协定”,为了表现国共和谈的诚意,晋察冀军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军,大约有10万人转业回乡。

由于我党在革命初期就吃过放弃武装的亏,所以聂荣臻宣布裁军计划时,郭天民、杨成武、李志民等纵队级干部都强烈反对。但聂荣臻为了大局着想,还是执行了裁军计划。

郭天民是我军出了名的急脾气,他在会场上言辞激烈,甚至多次指责聂荣臻在大同-集宁战役中的判断失误,几个干部不断的向他使眼色,希望他能够保持克制,因为在座的都是职业军人,谁都清楚以下犯上的后果。

最重要的是,聂荣臻已经向中央军委作出了深刻的检讨,当时我军处境十分艰难,越是在艰难的时期,大家越是要团结一心,而不是相互揭伤疤。

但是,郭天民丝毫没有考虑这些,依然滔滔不绝的数落聂荣臻在战略上的失误,一向性格温和的聂荣臻被郭天民气的夺门而出,会议不得不停止。

郭天民顶撞上级的事很快便传到了中央,朱德听闻此事后大怒:“一支部队如果失去了纪律性,以后还怎么打仗?郭天民必须严惩!”

最终中央决定撤销郭天民在军队中的职务,为了恢复士气,朱德亲自来到了晋察冀军区主持工作。

郭天民虽说脾气暴躁,但也是我军的一员骁将,抗日战争时期打过不少硬仗,如果不委以重任,这便是人才的浪费。半年之后,朱德找到了郭天民进行谈话:“你愿不愿意回到部队工作?”

“当然愿意了,朱老总,我做梦都想!”

朱德见郭天民反思的态度也比较诚恳,于是把他调到了“刘邓”的晋冀鲁豫军区:“先说好了,把你调回部队不是让你去带兵打仗,你先在刘邓身边当副参谋长,具体能不能带兵打仗,还得看你表现。”

从挺进大别山到淮海战役,郭天民在副参谋长的位置上兢兢业业,终于在淮海战役结束后,他向刘伯承提出了想要继续带兵的愿望。

刘伯承一直是个愿意成人之美的好领导,他立即将这件事上报给了中央,朱德说:“郭天民打仗是个好手,一直让他当副参谋长的确是有些屈才了。但这个人脾气暴躁,必须要给他找一个镇得住他的直属领导。”

刘伯承思考了片刻后向朱德推荐了陈赓:“陈赓是黄埔一期,郭天民是黄埔六期,陈赓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处理人际关系,都有一套,资历战功也没得说,他绝对能镇得住郭天民。”

1949年2月,郭天民被调到了陈赓的第4兵团担任副司令,在之后的渡江战役、湘赣战役、赣南战役、广州战役、粤桂边战役中表现神勇。

新中国成立后,郭天民留在了西南,担任云南军区第一副司令,他凭借自己出色的指挥能力,清除了西南地区的匪患。

1955年,郭天民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从事之后便一直从事军事教育工作。

结语

其实战争年代我军脾气火爆的干部有很多,除了郭天民之外,许世友、王近山、王必成等人也都是出了名的“炮筒子”。

这些人大多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教育,所以说话方式自然比较直率。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

郭天民敢于在总结大会上指责聂荣臻,这恰恰反应出了他不畏强权、仗义执言的性格特点,正是因为他的骨子里有这种反抗精神,所以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但是,一直部队是否具有战斗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纪律性,郭天民受到军委的处分也是理所应当。好在朱德慧眼识才,并没有因为这一件事将郭天民雪藏,这也让他出色的军事能力得以施展。

0 阅读: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