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希德(1921年3月19日—2000年3月4日),福建泉州人,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谢希德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1949年获美国史密斯学院硕士学位,1951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2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副校长、校长,上海杉达学院校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
谢希德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和表面物理的理论研究,是中国这两方面科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领导课题组在半导体表面界面结构、Si/Ge超晶格的生长机制和红外探测器件、多孔硅发光、蓝色激光材料研制、锗量子点的生长和研究以及磁性物质超晶格等方面取得出色成果。
谢希德在1977年底的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会上报告了她的科学调研,以殷实的材料说明在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和量子化学之间正在形成新的边缘科学即表面科学,其基础是表面物理,提出在中国发展表面物理的倡议。她的报告得到与会科学家的认可,她的倡议得到国家科委和高教部的支持。此后,她筹建了以表面物理为研究重点的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
谢希德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她先后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78年—1983年)和校长(1983年—1988年)长达10年。率先在中国国内打破综合大学只有文科、理科的模式,增设了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等5个学院;采用破格提升的方法,鼓励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推行导师制,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指导作用;设立“校长信箱”、“校长论坛”、“新闻发布会”等方式,沟通校内各方面情况,使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谢希德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20多部。其中与黄昆合作撰写了《半导体物理学》,同方俊鑫合作编写了《固体物理学》(上、下册),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出版的专著《群论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中国国内许多大学研究生教材。培养博士15名,硕士10多名,大多数已经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才。重视学生出国深造,每年都要亲自为出国攻读研究生的复旦师生写推荐信。
谢希德是中共十二届中央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0年当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谢希德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开创者和奠基人,在表面和界面物理以及量子器件和异质结构电子性质理论研究方面成果突出。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物理学科研机构的建立与发展,科教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以及物理学会的工作都做出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