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你所认为的失败

围晃情情 2024-07-08 20:06:41

成功与失败不过是人为创造出的概念,“挫败”是我们把意识焦点放在了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上,想要成长,每个人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

吸取失败的教训,找出改变或避开失败关键节点的方法,我们才能在同样的事情经历中,不至于屡次犯同样的过错。

我们与人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很喜欢下意识的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道理产生在哪里?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道理,是个体过往的生活经验所认同的观点。

当我们感到对方不认同我们,不接纳我时,自然会产生负面的情绪,所以有效应对冲突的方式是先接纳与认同对方,在对方没有负面情绪,以及能平静的面对问题时,在冷静的沟通要比两个人都对某一问题,不停的争执要有效的多。

我们每个人在关系中的理解层次,会促使对方用相应的理解层次来回应,比如一个男性给自己的伴侣角色定位,就是女性就应该做家务、做饭、就应该先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在去忙她自己的事情。

那这个男性就不应该寻找伴侣角色定位,是要和自己一起承担家务的女性,特别是事业型女性,在做家务方面,肯定不会是强项。

一个人能让自己活在更高级别的理解层次上,首先要接受别人的一切想法,接受一切会发生的可能,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绝对项。

我们可能都经历过,父母对于我们有所期待的唠叨,可是结果为什么会和对方的期待不一样,这是因为唠叨的父母只会盯着孩子的行为层次。

可是行为层次是与一个人更高级的理解层次有关系的,与其唠叨很多行为的指责,倒不如多讲一些期待成为现实的美好状态。

让对方自己希望自己就成为那样的人,自然对方就会去想成为自己想要的人,需要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当两个人达成共识时,行为约束才能更容易发挥作用。

在公司层面领导很擅长使用奖金和绩效,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如果达不到规定的绩效,可能会面临末位淘汰或者没有奖金的结果。

这样的行为动机,激励很缺钱的员工,有一定效果,可是对于激励家境比较富裕,或者并不缺乏更好工作机会的员工,就没有太大的效果了。

改善这样模式的关键问题,还是角色定位的问题,如果一个员工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打工者,自己干多少活拿多少钱,那老板找不到一个卖力干活的员工,员工也无法在打工的岗位上得到更高的薪水。

可是当一个人的角色定位是我在为了自己工作,我在为了自己的前途做铺垫,那工作的行为自然会要比打工思维更卖力。

领导和企业如何激发员工从打工思维,转化成我要为了一份可以长期发展的事业去工作,自然能改善员工消极怠工的行为。

当孩子将角色定位,转化为自己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只要自己学习好,父母就会爱自己,自己学习不好,父母就不爱自己的工具,鼓励引导孩子成为自己,这样孩子才能主动创造,自己想要创造的生活。

可遗憾的现实是,很多的父母总会不知不觉的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孩子,因为他们就是这样长大的,就不会不由自主的想要把,自己有缺憾和渴望的部分,投射在孩子身上。

因为我们都需要不断的成长,以及在自我觉察中去观察自己的行为,以及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之间,为什么会有事与愿违的地方。

只有先坦然的面对自己,无法所有事情都心想事成的一面,才能对一切问题的发生都坦然的接受,先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孩子才能跟着父母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爱并不代表要完全自我的牺牲,爱应该是理解与成全,当你觉得自己的关系以及目前的生活,无比糟糕时,改变只不过是,从那个最有意愿改变的个体中发生。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