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旦,字潜叔,宣城人,枢密副使赵稹的侄子。他少年时喜欢读历史,研究刑名之学。累迁至江山知县,治理管理时,不拿百姓一钱,当时县里有人东西掉在路上,没人会拿。
赵师旦又被任命为康州的知州。正值壮年、意气风发的赵师旦即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当时南方的侬智高攻破了邕州,并且顺着江水,向东长驱直入。
赵师旦深知,作为康州的太守,肩负着保卫家园、安定人心的重任。他立刻派遣马贵前去侦查敌军的动向。当马贵侦查的人回来后,却带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沿途的各州守臣,面对侬智高的强大攻势,竟然都选择了弃城而逃。
听到这个消息,赵师旦的脸上并未露出惊慌之色,反而是一脸的严肃。他瞪大了眼睛,严厉地叱责马贵:“难道你也想让我像他们一样逃跑吗?”马贵严肃说:“誓死守城。”
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赵师旦立即下令,在康州境内进行大规模的搜索。他深知在这种关键时刻,间谍和敌人的探子必定会潜入城内,企图破坏和干扰。经过一番仔细的搜寻,果不其然,赵师旦的手下成功抓获了三名间谍。
为了杀一儆百,赵师旦命令将这些间谍斩首示众,向全城百姓和军士们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康州,绝不会轻易屈服于任何敌人。
夜幕降临,乱贼的喧嚣声已经逼近城下,赵师旦手中仅有三百名士兵,形势岌岌可危。然而,赵师旦并没有因此退缩,他带领着马贵,毅然决然地打开了城门,迎战来势汹汹的敌人。
在赵师旦的带领下,这三百名士兵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们奋勇杀敌,以一当十,竟然在乱军中斩杀了数十名敌人。这一战,虽然不能决定最终的胜负,但却极大地鼓舞了己方的士气,也给了敌人一个下马威。
敌人见天色已晚,攻势逐渐减弱,开始退却。赵师旦抓住这个喘息的机会,回到城中,他知道,明天的战斗将会更加激烈,而自己手中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抵抗敌人的狂潮。
赵师旦深吸一口气,告诉妻子拿出州里的大印,将它佩戴在她的身上。然后,他让妻子背着自己的儿子,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匿起来。他对妻子说:“明天敌人一定会大举来到,我知道我们抵抗不住,但是我不能离去,我有守土之责。你留在这里,如果我战死,你带着儿子离开,活下去,死了对你没有任何好处。”他的妻子泪眼朦胧,但她也明白,这是夫君的责任,是作为一名官员的担当,她只能含泪点头,紧紧抱着儿子,默默地为夫君祈祷。
赵师旦和监押马贵迅速部署士兵,加固城防,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猛攻。他们知道,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但他们没有退缩,因为他们背后是家园和百姓的安宁。
黎明时分,敌人的进攻愈发猛烈,城池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赵师旦的左右劝他稍微躲避一下,以免成为敌人的首要目标。赵师旦坚定地回答:“是战死还是要被杀死?我们为国家而死,又有何惧?”众人听后,纷纷表示愿意为大宋献出生命,没有一个人选择逃离。
随着战斗的持续,城内的箭矢逐渐耗尽。赵师旦和马贵返回城中,他们背靠着大堂坐下,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命运。侬智高的士兵争相涌入城中,他们威胁赵师旦,要求他投降。但赵师旦毫无惧色,他大声骂道:“朝廷对你们有何亏欠,你们竟敢谋反?如果天子派出精兵,你们将无一人能逃脱。”这番话激怒了侬智高,他下令将赵师旦和马贵一同杀害,时年四十二岁。
后来,州里的人为他建庙。狄青平定叛乱后,赵师旦被赠为光禄少卿,赐他母亲王氏为长安县太君和帽子披肩,录用他的子弟和侄子三人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