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三年连升14位,长江第一城的招商牌怎么出?

含谷川 2024-06-21 11:52:38

说起四川宜宾,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五粮液。

这里曾以“中国酒都”闻名于世。如今,“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的头衔,早已取代昔日印象,成为宜宾的新名片。

不仅如此,在2023年全国百强市比拼中,宜宾表现也十分亮眼,成功进入“80后”阵营,GDP总量达到了3806.64亿元。

如果把时间线再往前拨,会发现宜宾一直在稳步前行。在2020~2023年间,其GDP在强手如林的“清北班”里上升了整整14位,展现了不俗的实力。

这背后的发展密码是什么?招商打法有哪些?

01 摸清底牌

这座城市,过去主要是以“一黑一白”——煤炭和白酒为主力产业。这两大产业,曾占据了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

尽管“家底”厚实,宜宾并未满足于单一的产业结构,而是积极谋划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棋。

他们捕捉到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汽车和锂电产业这两大热门赛道。

2017年,宜宾通过引进锂宝新材料、光原锂电项目,正式跨入动力电池产业大门。

同年,更以大手笔买下奇瑞旗下凯翼汽车51%的股权,将生产基地迁至宜宾。

然而,汽车整车制造作为产业链的最下游环节,市场几乎只限于宜宾本地,难以带动产业链发展。

对此,宜宾开始布局更上游的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并将目光投向行业的佼佼者——宁德时代。

作为内陆小城,宜宾当时的汽车产业都无法打开新能源汽车市场,又该如何吸引宁德时代?

他们最先看到了自身资源优势——水。

长江以世界第一的水能储量闻名遐迩,其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地势阶梯交汇处。

有着“长江第一城”之称的宜宾,恰好就在其中的重要交汇处。托地形带来的水能优势,宜宾建造我国第五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可达307.47亿千瓦时。

对于电池厂商而言,电价和交通已成为新生产基地选址时考虑的因素之一。

而宜宾低廉的电价,以及毗邻长江的交通条件,都为其创造了优势。尤其,毗邻长江黄金水道,可容纳万吨级货轮通航,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

更重要的是,宜宾位于成渝经济圈中间地带,动力电池从生产完工到运抵成渝整车制造厂,仅需3小时。

种种因素,让宜宾在锂矿资源方面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依旧能在锂电产业竞争中增添重要砝码。

02 如何出牌

摸清底牌之后,宜宾开始策划如何出牌。

彼时,宁德时代已是动力电池界的王者,而宜宾却没有相应的产业基础。

他们并未因此气馁,而是拿出了“三顾茅庐”的诚意,一次次扣响宁德时代的大门,寻求合作的可能。

对于宁德时代提出每一个问题,他们都倾尽全力去解决。

无论是地震的隐患、物流的便捷,还是场地的平整、电价的优惠等,都一一满足,直到对方挑不出问题。

宜宾手中的一张王牌,便是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优势。

在“绿电”需求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宜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恰好满足宁德时代对环保和效率的双重需求。

经过多轮交流与洽谈,宁德时代被宜宾政府的真诚与实力所打动。2018年,双方携手在宜宾投下了锂盐企业天宜锂业的第一石。

随后的2019年,双方签署项目投资协议,共建西部新能源产业基地。

三个月后,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动力电池项目正式动工。

“宁王”落子,宜宾以高效审批、全力支持的态度,推动四川时代项目的迅速落地与投产。

他们承诺三个月平整1000亩土地,动用千台机器24小时赶工,最终仅用81天便兑现了承诺。

在宁德时代的引领下,宜宾的动力电池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

自四川时代设立以来,宁德时代已与宜宾签订了十期动力电池基地项目,总投资超过600亿元,规划产能高达225Gwh。

产业发展成果斐然,但他们并未满足现状,而是以敏锐的洞察力,抓住了产业转移的机遇。

当深圳、北京的二线手机品牌西迁时,宜宾迅速出手,引进朵唯、领歌等企业。

同时,本地企业如“天宜锂业”和“宜宾锂宝”,也在崭露头角,共同补齐产业链的缺口。

如今,宜宾全面构建从原材料、组件到电芯、整车废旧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生态圈,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2023年,这里实现产销96.3GWh,占全省90%以上,产值突破1000亿元。宜宾也因此被授予“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称号。

意识到人才问题,未来会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宜宾拿出比招商引资更大的诚意来引进高校。

他们用三江新区位置最好的6平方公里土地,全力打造大学城,成功吸引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相继在此设立校区或研究院。

如今,这里汇集了12所高校,8万莘莘学子在这里求学探索,为宜宾发展注入了的人才动力。

筑巢引凤栖,花香蝶自来。

有了入场券,有了产业链,有了人才库,宜宾自然也就能在招商竞争中占据主动权。

03 经验如何复制

扬长避短,顺势而为,在产业招商大棋局中,宜宾模式无疑为其他崛起中的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首先是进行产业升级,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新能源产业的风口,跳出传统资源型城市的框架,围绕新能源产业,构建起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体系。

从动力电池到新能源汽车,从晶硅光伏到新型储能,再到数字经济,宜宾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便完成了全方位的绿色产业链布局。

对其他城市而言,也需要有这种先破后立的果敢,走出传统产业的舒适区,积极探索新兴产业发展的潜力。

而在资源利用方面,宜宾更是将“巧”字发挥到了极致。

在“锂都”争夺战中,面对矿产资源缺乏的情况,他们另辟蹊径,充分利用自身水路发达、水电成本低的优势,为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智慧,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和借鉴。

可以对自身资源优势进行剖析,找到与产业发展的契合点,真正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不断壮大招商吸引力。

当然,宜宾的成功还离不开其精准的招商策略。

他们紧密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定位,深入研判市场趋势,精心梳理目标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并非盲目追求“大佬”企业,而是注重引进与自身产业链相契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比如规模和技术门槛都更低的智能终端制造企业等,逐步完善产业生态圈。

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这种错位竞争策略,招引到适合本地发展的企业,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宜宾还聚焦重点产业招引,针对产业链中的短板和缺失环节进行精准发力。

他们聚焦汽车和锂电产业,通过引进一批填空白、补短板的优质项目,从下游逐渐往上游产业链发展,逐步壮大产业集群。

这也是宜宾模式给其他城市的启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