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乾隆要求英使臣面君时下跪,探究古代跪礼的产生和发展

清山雅舍来漫谈 2024-02-01 03:50:45
跪还是不跪,这是个问题。

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访,他受英国国王派遣,向乾隆皇帝祝寿。

不过祝寿只是表面理由,其真实目的是要开辟中国市场。

在来访期间,双方发生了激烈的礼仪之争,最后闹得不欢而散,马戛尔尼出使彻底失败。

按照清朝的规定,来访使臣必须对中国皇帝行三跪九叩礼,但是英王早有交代,只能在不失国体的情况下迁就中国礼仪,所以马戛尔尼拒不接受三跪九叩。

为体现平等,英方提出中国需派同级官员跪拜英王肖像,这样英使才能跪拜乾隆,但清廷拒绝了此提议。

如此一来,马戛尔尼坚持只能行单膝下跪的英式礼,双方就此陷入僵局。

后来,马戛尔尼到底跪没跪众说纷纭,但双方的谈判确实因此崩了。

到了嘉庆二十一年,英王第二次派使团来访,这次的使团依然因为礼仪之争而被清廷驱逐出境。

由此可见,清朝皇帝对于跪拜礼仪的重视度极高,认为此事关乎国本,决不容他国冒犯。

正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很多人受影视剧的影响,认为臣子叩拜君王是天经地义、司空见惯的事。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先不说洋人本就没有“下跪叩头”的传统,单看我国的历史,臣子跪叩君王的情况也并非一开始就有的。

跪叩君王,源自何时?

从三皇五帝至夏、商两朝,由于确切的文字史料不足,我们难以去研究当时的跪礼具体如何。

但周礼是在商礼的基础上传承改进的,是古之诸礼的集大成者,所以我们可以把周礼作为周以前各时期的代表性研究对象。

而从东周开始,正好有一批靠谱的文字史料可供研究参考,包括鲁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时间上限是公元前722年)、《史记》、《资治通鉴》(时间上限为公元前403年)等等。

翻阅这些史料,我们在东周时期并未发现“下跪叩头”的相关记载,倒是常见“拜”的动作。

然而,“拜”并不等于“下跪叩头”,要知道在椅子还没被广泛应用时,古人通常是采用跪坐的姿势,下面垫着席子或是胡床。

人在跪着的情况下,行礼只需加入上半身的动作,如俯身、低头、拱手等,而等到唐宋以后,随着椅子的流行,跪坐逐渐被淘汰,那时的“下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下跪礼仪。

关于拜礼,宋朝的王林在《野客丛书》中说得比较透彻:

“古者拜礼,非特首至地,然后为拜也。凡头俯膝屈手动,皆谓之拜。

按《周礼》辨九拜之仪,一稽首,二顿首,三空首,四振动,五吉拜,六凶拜,七奇拜,八褒拜,九肃拜。

注:稽首拜,头至地也;顿首拜,头叩地也;空手拜,头至手也;振动,以两手相击也;奇拜,一拜也;褒拜,再拜也;肃拜,但俯下手,即今之揖也。

何尝专以首至地为拜耶?”

九种拜法细节各不相同,显而易见,拜与下跪叩头不可混为一谈。

那么在东周时期,君臣见面的礼仪大致是什么样呢?

《吕氏春秋·下贤》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

话说魏文侯去拜访贤士段干木,即使站累了,也不敢坐下休息。

回来以后,魏文侯又召见翟(zhái)黄,却是箕踞(jī jù)着与其谈话。

这鲜明的反差令翟黄很不高兴,魏文侯见此对他解释道:

“我礼遇段干木,是因为请他做官他不做,给他俸禄他不要;

而你想当官,我就授予你相位,想要厚禄,我就给你上卿待遇。

你既然接受了我的官职和俸禄,又怎能再要求我以礼相待呢?”

这个故事挺有意思,先不说臣子要不要跪叩君王,只说君王的坐姿太随意,臣子居然可以表示不满,可见当时的君臣关系远没有后来那么尊卑分明。

再来看一则《晏子春秋》的故事:

一日,齐景公喝酒喝高了,对众臣道:“今日要与诸位畅饮,请大家不要拘于礼数。”

晏婴一听,立即正色劝谏道:

“君上所言有误,众臣巴不得您废除礼数。

如果没有礼仪的约束,臣民如何能被节制,要知道他们的勇力合在一起足以杀死君王。

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守礼仪,否则强者肆意欺凌弱者,则君王更替不断,国家永无宁日,到时候您要怎么办呢?

所以《诗经》中说,人要是不知礼,还不如早点死了的好。”

齐景公沉湎于享乐,并没有听从晏婴的谏言。

稍后,齐景公起身外出,晏婴视若无睹,没有起身相送;

等齐景公回来时,晏婴依然老神在在,还是不起身相迎;

举杯同饮时,晏婴还抢先喝酒。

齐景公见此面露怒容,质问晏婴道:“之前你劝谏寡人不可废除礼仪,可轮到你自己身上,寡人出入你不起身,喝酒你还抢先,这就是你说的守礼吗?”

晏婴起身离开席位,稽(qǐ)首拜道:“臣怎敢忘记与君上说的话,这样做不过是想向您展示无礼的危害。君上如果想要无礼,这便是后果。”

齐景公答道:“若真是这样,就是寡人的错了。夫子请回席位,寡人听从你的谏言。”

接下来又喝了三巡酒,齐景公就中止了酒宴。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看到春秋时期的君臣关系还是比较宽和的,晏婴为了进谏有效果,可以故意对君王无礼,让君王尝尝难受的滋味,最后再用郑重的稽首礼请罪,以平衡君王的心态。

这种君臣关系在后世皇权高度集中后,是很难出现的,敢故意对君王无礼,哪怕你初衷是好的,也是重罪。

另外,齐景公曾有段时间相信一个楚国巫师,巫师忽悠到妙处,五迷三道的齐景公居然给巫师行了稽首礼。

要知道稽首礼是“九拜”中最隆重的,通常是臣子对君王的礼仪,就连家臣对士大夫都不允许使用,以示“国无二君”。

△稽首拜: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头须停留一段时间。

由此可见,春秋时期的君王们还没有那么的高高在上,臣子面君时不必行大礼,通常只在恭贺、请罪或其他正式仪式中使用稽首拜,而君王有时也会向其他人行礼。

到了战国时期,情况基本相同。

《史记·商君传》中记载,商鞅去见秦孝公时,阐述强国之道到了关键处,秦孝公听得入迷,“不觉膝之前于席”,也就是二人同桌面对面而坐,就好像合伙人之间的谈话。

《史记·刺客传》中记载,燕太子丹为刺秦王,当面托付重任给荆轲时,又是“再拜而跪”,又是“避席顿首”,也就是太子丹给荆轲下跪叩头。

太子虽不是君王,但是作为国之储君,对义士能做到下跪叩头,也能看出当时的君王没后来那么多“臭架子”。

等到秦始皇一统六国,他也只是把名号由“王”改为“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但依然没有制定三叩九跪的君臣大礼。

既然正主不是秦始皇,那么“三跪九叩”的大礼到底源自何人?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秦始皇之后又出一位雄主那就是汉高祖刘邦。

刘邦起于微末,才干超群,但读书不多,因此常常轻视儒生,甚至曾在儒生的帽中撒尿。

但后来刘邦手下的猛将们给刘邦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使他不得不找儒生帮忙解决。

话说刘邦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一众功臣大多出身草莽,完全不知规矩为何物,在皇宫中聚会仍像过去一样,酩酊大醉,高呼乱嚎,放浪形骸,击剑砍柱。

刘邦对此十分厌恶,毕竟过去是创业时期,团队士气最重要,现在天下一统,该讲的体面必须跟上。

△刘邦

这时,有一人瞅准时机站了出来,他就是叔孙通。

叔孙通原是秦朝的待诏博士,在儒学界小有名气,他读书很多,但人却不那么迂腐,很懂圆滑变通之道。

打天下时,儒生无用武之地,叔孙通识趣地选择蛰伏忍耐,而这一下叔孙通和追随他的儒生们可算有了大秀身手的机会。

叔孙通从鲁国征集了一批儒生,成立了礼仪制定团队,然后他带领团队广采古礼、融合秦礼,制定出了一套博采众家之长的礼仪。

整套朝仪如下:

文武官员由礼官引导,依次序进入殿内,分左、右两班,跪于两厢。

皇宫禁军站在文武百官之后,一连串的官员接力般地高喊“皇帝驾到”,声音由远而近,刘邦这时在众人的簇拥下,乘辇缓缓而出。

一见皇上驾到,文武百官立即按官职大小,开始轮番上前背出令人肉麻的贺词。

然后,酒宴开始。

与以往乌烟瘴气的情况不同,那些平日里桀骜不驯的将军们都老实地跪伏于地,然后仰首看向君王,整个宴会中无人敢高声喧哗,肆意妄为,乐得刘邦连声说:“好!朕到了今日方才知道当皇帝的威风啊!”

《史记》记载: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

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

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阵西方,东向;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向。大行设九宾胪传。

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候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

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殿上者皆伏即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触九行,谒者言‘罢酒’。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金。”

此事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载,叔孙通也因此得了重赏。

从此以后,皇帝的地位在儒家朝仪的加持下越发高不可攀,臣子对君王必须恭敬仰视,再也不能像先秦时期那样相对随意了。而我们追溯的君臣大礼应该就是从汉朝开始的。

另外需要补充一下,自汉朝到宋朝,有两类人是可以在面君时免跪礼的:

第一类是加九锡者,比如王莽、曹操、司马懿、高欢、杨坚等权臣,不过按照历史的潜规则,加九锡正是篡位的前奏,所以这类人一旦出现,皇帝就离倒霉不远了;

第二类是帝师,即教皇帝读书的侍读学士,他们面君时可以免跪,但教书时依然要站着讲课。

愈发卑微的跪礼

凡事都有变化发展的过程,跪礼也是一样。

汉朝的跪礼只是一个开端,毕竟汉朝并不像后来那么严苛——面君必跪,而且由跪坐的姿态行礼叩首,也算比较自然的事情,远没有站着下跪时来的卑微。

唐宋之时,随着椅子的广泛使用,跪礼变得越来越彰显尊卑。

因为人们坐得越来越高了,跪坐的方式逐渐被淘汰,下跪的动作便越来越明显。

但唐宋时期只有重大场合才用跪礼,比如祭祀、庆典、大朝会等,日常就算是君臣之间也是多用“长揖”和“叉手礼”,毕竟唐宋的风骨还是很自由坚挺的,谁愿意总是给人又跪又磕的。

△叉手礼

可以说到了宋朝,跪拜才真正意义上具备了下跪的动作,因为随着椅子的广泛普及,朝臣们上朝时也由跪坐变成了站立。

而到了元朝,跪礼的味道变了,开始带有卑贱、屈辱的色彩。

理由并不复杂,当时的蒙人征服了中原,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他们需要格外突显统治地位,以压服汉人。

正如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所说: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在《元朝名臣事略》中也有“皆跪奏事”的描述,其他例子不一一列举。

由此可见,面君奏事必须跪拜是从元朝开始的。

到了明朝,明太祖驱除鞑虏,恢复汉家统治,做了很多改良前朝弊病的事,但不包括跪拜。

明朝延续了元朝的跪拜制度,理由也不复杂,朱元璋作为出身最低的大一统皇帝,他亟需威势,以震慑功臣百官。

据《大明会典》记载:“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即起。”

清朝更是变本加厉,在明朝的基础上,将跪礼制定得更加严格。

其心理和元朝差不多,少数民族统治汉家江山,心里很没安全感,加上又是奴才体制,所以清朝的跪礼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巅峰——

不管什么场合,面君就得跪叩;奏事时还得跪着;皇帝交代完事情,还得“叩头承旨”,当官的如果没有一副好膝盖,恐怕就只能告老还乡了。

所以说,元、明、清三朝的官员越来越像磕头虫,清朝干脆流传有“多磕头、少说话”的官场六字秘诀。

结语

综上,时代不同,君臣的相见之礼也不同,臣子并不是总要向君王下跪叩头的。

具体来说,东周时期的礼仪还很宽松;汉朝开始,君臣见面礼仪变得标准化、隆重化,拉大了君臣之间的距离;到了元朝,面君时跪叩成了常态,明朝延续了这一点,而清朝最为严苛,达到了君臣跪叩礼仪的巅峰。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今日头条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关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