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沉迷于拍照打卡的人,内心真正的快乐吗?

心启点驿站 2024-05-01 02:25:52

过着“景观式生活”的人,到底在追求什么?

人们得到了好看的照片,却失去了事物的本真。也许他们心里明白,自己并没有那么开心,但既然“来都来了”,不发表一些岁月静好、人生无憾的感言,似乎就白费了时间。——心启点

这个夏天真是热得要命,满地都是打卡拍照的人。我有位朋友去了云南,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她在朋友圈里晒:“这里的风景太美了!随心所欲地走走停停!”我私下问她有没有推荐景点,她却说:“千万别去景点,人太多了!我这次没选好时间,全是带小孩的游客,再也不来了。”这让我很疑惑,既然不想再去,为什么还要发这么开心的朋友圈?很多朋友都有同样的感觉,有些人总是朋友圈和现实生活两码事。打卡照又美又宜人,让人心生向往;实际上又热蚊子又多,拍两张赶紧换地方。节假日期间,“走马灯”的生活方式真的很流行。这让人不禁怀疑,这些过着“景观式生活”的人,到底在追求什么?

法国情景主义国际创始人居伊.德波提出了“景观社会”的概念,指的是一种“热衷于展示自己社会文化”的社会。就像上海的那朵郁金香,它位于武康大楼,拍出来的照片很美,但实际上只有一小盆。这么一小盆放在阳台上都嫌单调的花,却有无数人前来打卡,每天都有很多人围着它拍照,精修后发朋友圈,“武康大楼郁金香”甚至登上了热搜,吸引了千万流量。在居伊.德波看来,大众文化逐渐侵入日常生活领域,自我展示成为主流文化,追逐视听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景观式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含义是,人们被各种视觉刺激包围,五感都被视觉替代,沉迷于追逐视觉享受。

人们看似自由,实际上都在心甘情愿地剥削自己

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写道:“对于大众来说,景观是一种由表象的可观看性、建构起来的幻象,景观的在场是以置换事物本真存在为前提的。”人们得到了好看的照片,却失去了事物的本真。也许他们心里明白,自己并没有那么开心,但既然“来都来了”,不发表一些岁月静好、人生无憾的感言,似乎就白费了时间。渐渐地,内心的感受与对外表达相割裂,对世界的看法也越来越失真。虽然如此,“景观式生活”可以让人暂时逃离现实,拥抱诗与远方。但这种生活方式的另一面是内耗和倦怠。

德国韩裔哲学家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写道:“人们看似自由,实际上都在心甘情愿地剥削自己。” 一方面,由于沉迷于视觉,人们忽视了不同生活层次,不同的声音、气味和味道,盲目追求一致。景观社会似乎打造了一个“全景监狱”,各种视觉冲击让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为了承受这些视觉化产品,我们把全身80%的精力都集中到眼睛上,看东西越来越快,动脑子却越来越少。批量生产的视觉化产品将我们与真实世界割裂开来,隔着一道屏幕,看到的都是被加工过的现实。

快乐都是一样的快乐,内心的宁静却能够让人打开被囚禁的视野

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人感到踏实呢?一位禅修归来的来访者描述了自己的感受:在寺庙禅修时,他没有手机和电脑,穿着棉麻粗衣,坐在庙里的台阶上,清理了3个小时的苔藓。这是他第一次发现干燥的苔藓摸起来毛茸茸的,像猫咪的背,让他想起了很多年前养过的那只猫。这仿佛打开了他的记忆匣子,童年的一幕幕不断涌现出来。整整3个小时,他都在品味回忆。原本浮躁不耐心的内心一下子安静了。快乐都是一样的快乐,内心的宁静却能够让人打开被囚禁的视野,全面多维地看到生活正在发生着什么。就像那句老话:心越静,神越定。当我们沉迷于拍照打卡时,其实并没有真正“活在”当下。而是被某些声音驱使着,停不下举手机的手,仿佛不拍照就会被追赶,不摄像就会失去很多东西。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走出“景观式生活”的囚笼。

对此,我有三个建议:首先,放下手机,脚踩大地。你需要回到生命现场,去感受当时当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是不是很久没有放下手机,探索一下家附近未曾去过的角落?试着穿上舒服的鞋,去探索一下。一些美好的时刻,就是要放下手机,全身心好好体验才有意义啊。当我们邂逅打动人心的美好,不会有余力去想拍照、纪念,只会想要深深地与之融为一体。这些沉浸式的感受,能够促使“心流”发生。它对内心的滋养价值,远比几张照片来得珍贵。其次,平衡生活与景观,可以喜欢充满视觉盛宴的生活,但不要沉浸沉迷。生活压力大的时候,来一场视觉盛宴的确可以解压,有需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享受这份快乐。只要懂得平衡两者,从卧室到厨房,都可以发现美的点滴,找到不为人知的小确幸。

我们的生活中,除了留恋景观,在这之外,应当也有一些有意味的习惯。它丰富了生活的层次,扩展了视野的维度,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活在当下的喜悦和宁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