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就屡有类人言论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这两天又整了个烂活。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当地时间11月6日,内塔尼亚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本轮巴以冲突结束后,以色列将“无限期”承担对加沙地带的“全面安全责任”。
什么叫做“无限期承担对加沙地带的全面安全责任”?虽然以色列官员事后为内塔尼亚胡辩称,“以色列无意占领加沙”,但是我相信所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内塔尼亚胡说的话,其实就是在为以色列日后对加沙的全面统治所打的提前量。占领、殖民、管控、统治……不管以色列官员用什么样的动词来形容内塔尼亚胡的这一席话,映照在我们这些旁观者眼中的,都是一个意思,那便是奴役。
既然你内塔尼亚胡政府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不用想也知道哈马斯那边会怎么回应了。同样是在11月6日,哈马斯驻黎巴嫩分部负责人奥萨马·哈姆丹(OsamaHamdan)在一场记者会上公开表示:"巴勒斯坦人民不会允许美国将他们的计划强加在我们的头上,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及其占领国(以色列)利益的政府是不可接受的,巴勒斯坦人民绝不会接受一个新的维希政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或听明白哈姆丹这番话,他这短短一席话里头至少抨击了三个国家:美国、以色列以及维希法国。
美国和以色列很好理解,这维希法国又是怎么冒出来的?我这里给各位不太了解法国近现代历史的同志和朋友简单介绍一下:维希法国(法语名称:RégimedeVichy),是二战期间由法军元帅菲利普·贝当所领导的法国伪政权。之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是因为维希法国政府把行政中枢设在了法国的度假胜地维希市,而不是首都巴黎。
维希法国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短,从1940年7月10日到1944年8月9日,仅维持了短短4年。单从这个微妙的时间节点和“伪政权”这个充满贬义的称谓上,大家应该也能猜出来,维希法国政府实际上就是纳粹德国在完成对法国的闪击之后,为了控制法国而特意搞出来的一个傀儡政权。
尽管明明只是个傀儡,但维希法国政府却偏偏喜欢在各种公开场合标榜自己的“独立”身份。他们之所以有脸这么说,有部分原因在于,纳粹德国对法国的占领,最初只影响了法国的北部和西部地区。但随着二战的推移,当时间来到1942年11月,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先后占领了法国领土上残余的其他部分,从那时起,法国就彻底沦为了一个被占领国,维系政府自然也就失去了任何标榜自身“独立”的借口。
一说起维希法国,我不由得想起了之前在网上看过的一个笑话:你知道人类历史上首个同时成功实现了德治和法治的政权是谁吗?是维希法国,因为它们明明受到纳粹德国的统治,却偏偏还标榜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法国政府。
如果要将维希法国这个名词转换为我们中国人所熟悉的概念,那其实就是当年跟着日寇为虎作伥的汪伪政府。汪伪政府是个什么德性,相信就不用我多加解释了吧?维希法国差不多也就那德性,一对卧龙凤雏,在本国后来的历史上那都属于是只要一被提及,人人都可以啐它们两口唾沫的臭痰盂。
在了解了这样的历史内情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哈马斯驻黎巴嫩分部的负责人,会在抨击内塔尼亚胡所宣布的日后针对加沙的统治主张时,会在义愤填膺之余,把怒气给撒到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一块去的法国人身上了。因为以色列政府的这个想法将来要是真成现实了,那对于哈马斯的冲击可想而知。
作为加沙地带目前的实际管控者,面对以色列国防军没完没了地狂轰滥炸,哈马斯平时对加沙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都只能通过地下方式低调维持。如果以色列政府真铁了心,要在加沙设置一个类似维希法国那样的傀儡政权的话,那么哈马斯在加沙的活动空间势必将受到进一步压缩,甚至被就此碾碎成齑粉,也并非没有可能。
说回法国。除了哈马斯之外,在本轮巴以冲突中,以色列人其实也没给法国什么好脸色。就在哈姆丹的乳髪言论公开发表之前3天,也就是11月3日,以色列国防军才在当天针对加沙地带的空袭行动中,把法国驻加沙的一处研究所和法新社驻加沙的办公室给炸了。根据法国外交部后来透露的说法,此次“意外事故”虽然“没有造成现场工作人员伤亡”,但其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法国政府对此深感震惊,并要求以色列当局作出合理解释。
虽说都是恐怖,但是“恐怖组织”的恐怖和“恐怖国家”的恐怖终究还是不一样的。你不支持哈马斯,他们最多也就是揶揄你一句“维希法国”;而你要是对以色列的支持力度没有达到特拉维夫预期的高度,他们可是真会空袭你驻加沙的记者站的。
你问我为什么法国在加沙的两个点都被以色列国防军给端了,却愣是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按照法新社给出来的说法:在空袭发生时,法新社驻加沙的8名正式工/长工都不在办公楼里。因为早在上个月13日,所有法新社正式雇员都已经被疏散到“相对安全”的加沙地带南部了,所以以色列国防军此举虽然恶劣,但终究没给法新社造成实质性的人员伤亡。
虽然法国人是这么给以色列政府找补的,但是说句心里话,我对此表示怀疑。因为纵观过去一个月来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地带发起的空袭行动,你说他们有没有失手误炸过?这个咱不好说,但是有一点我是可以基本肯定的,那就是但凡以色列国防军往加沙扔了颗炸弹,最后极大概率都是要造成流血事件的,无论间接还是直接,尤其是当它们的攻击目标是外国媒体驻加沙的办事机构的时候。
我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在上个月25日,位于加沙地带中部的努塞拉特难民营,就曾遭到过以色列国防军的空袭。那次空袭给努塞拉特难民营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遇难者中包括了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阿拉伯语加沙分社社长杜达赫的妻子、儿女,以及孙子。以色列国防军的一颗炸弹,几乎是让杜达赫瞬间就成了形影相吊的伶仃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杜达赫一家正是在向加沙地带南部撤离的过程中,遭到以色列国防军的突然空袭的。不只是他们一家子,当时努塞拉特难民营里头聚集的,几乎全是急着往加沙南部逃难的战争难民。然而令人无比痛心的是,即便是这样,他们之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最终也还是没能活着逃到加沙南部。
不知道法新社驻加沙的那帮正式工,当时有没有人是跟着这群难民一块跑的,如果有的话,那我估计这些法国记者现在也是凶多吉少了。
明明那张老脸都已经被犹太复国主义实体操纵下的以色列国防军用炸弹给扇成这样了,然而面对本轮巴以冲突,法国政府却还是咬紧牙根,表现出了坚定的挺以立场。
上个月21日,也就是震惊世界的加沙阿赫利医院惨案发生之后不久,法国的军事情报部门就出炉了一项所谓的评估报告,宣称酿成了阿赫利医院发生致命爆炸的惨案“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一枚巴勒斯坦火箭,该火箭携带约5公斤(11磅)的爆炸物,“巴勒斯坦火箭弹”。这个说法相当于一下子就把阿赫利医院发生致命爆炸的惨案的屎盆子给扣到了连同哈马斯在内的一众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的头上,并在“无意中”为实际上嫌疑最大的以色列国防军洗了地,解了围。
虽说阿赫利医院惨案的实情究竟如何,它一个法国的军事情报部门不足为信。但这好歹也是堂堂法国军方下属的一个部门给出来的说法啊,这其实就相当于在用法国的政府公信力,在为以色列对加沙的战争行为背书了。犯得着吗?他特拉维夫和华盛顿父子关系,你巴黎和他特拉维夫是爷孙关系怎么着?这种事情你们法国军方有必要上赶着替以色列国防军喊冤叫屈的吗?喊了又如何?特拉维夫那边领你们的情了吗?我反正是没看到,否则也不至于会闹出后来以色列国防军空袭法新社驻加沙办公大楼这种狗血新闻来了。
这些都还没完,继续往前捋到上个月中旬,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后不久,法国各地相继爆发了声援巴勒斯坦人民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这一现象令法国政府倍感焦虑,巴黎随即宣布了禁止法国民众举行声援巴勒斯坦集会的相关政令,还出动了防暴部队对声援巴勒斯坦的法国民众进行了镇压,并在镇压过程中用上了催泪瓦斯和高压水枪等驱离手段。
但这些都不是让我感到最无语的,说起关于本轮巴以冲突的、发生在法国那边的事情,最让我感到无语的还得数上个月18日,发生在法国德龙省瓦朗斯市一家墨西哥玉米饼餐厅的一桩奇闻。这家名叫“萨玛斯玉米饼”(ChamasTacos)的餐厅,他们家的招牌上的霓虹灯在那段时间不巧出了点问题,“萨玛斯”开头的C字母的灯不亮了,整个招牌在晚上一亮起来就成了“哈马斯玉米饼”(HamasTacos)。
这个情况被当地一些好事者拍下并发布到了TikTok上,并很快引起了当地执法部门的注意。瓦朗斯市的警察随即找上这家餐厅,要求他们要么尽快把坏掉的灯修好,要么在晚上营业时就不要开灯,否则就做好关门大吉的准备吧。
当我们将所有这些发生在法国政府身上的、关于本轮巴以冲突的光怪陆离的旧闻,搭配近来以色列轰炸他们驻加沙的记者站的新闻一同食用时,我们很容易就能品尝出一种诡异无比的口感和味道来。
在法国文坛的不朽名篇《悲惨世界》中,文学巨匠雨果在笔下曾经刻画过一对开酒馆的德纳第夫妇,这对夫妇卖给客人的香肠炖菜等餐食,都是用各种腌臜的下脚料给制成的,这些食物别说是口味诡异了,你吞进肚子里五脏六腑就是翻江倒海那都算轻的。要换做是身子虚一点的人吃了,一通上吐下泻之后没准连小命都没了。
我在浏览这些法国新闻的时候,也是这种极度不适的反胃感。所以我就特别好奇,面对着眼前这一桌子以色列特供的“法式大餐”,法国政府是怎么能够做到大快朵颐、甘之若饴的?都说这法国菜是西方菜里头最精致的,法国人也是西方人里头最会吃的,怎么现在冲着猪食槽里头的泔水也这么能凑合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在巴以问题上,像法国政府这么能凑合的政府,在西方远不止一个。从伦敦到柏林,从华盛顿到渥太华,在过去这一个月来,我们看这些西方政府演的滑稽戏还少吗?就说那些被哈马斯控制在手里的美国公民吧,从本轮巴以冲突爆发至今,都被以色列国防军给炸死、打死多少个了?我们有见过白宫那边肯站出来为这些死于非命的美国人说两句的吗?我们有见他们因此而对特拉维夫发出谴责,要求以色列政府给出合理解释的吗?
没有吧?所以这事我们也用不着只是乳髪,在巴以问题上,当面对着以色列政府、犹太复国主义实体,以及站在它们背后的、遍布全世界的犹太裔权贵时,所有西方政府其实都是这个德性。所有这些西方国家的国旗,无论平时再怎么五颜六色,一旦沾染了因为以色列的屠戮而溅射出来的巴勒斯坦人的鲜血时,最后都会变成一片惨白。
帝国主义,从来都是内残外忍的。如果大家已经遗忘了我们当初对于这个名词的定义,借由法国这些西方国家在本轮巴以冲突中展现给世人的那张二皮脸,我们正好可以温故知新。
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所有不管特拉维夫在加沙如何伤天害理,都只知道一味力挺犹太复国主义的西方国家政府,他们总嘲笑哈马斯和巴勒斯坦的抵抗力量是不自量力的跳梁小丑。本轮巴以冲突如同一面照妖镜,看着镜子里头那群面目狰狞却又略带几分滑稽可笑的贵物,西方总觉得那就是哈马斯,以及所有声援巴勒斯坦民众的世界人民的最真实写照。
这话算是说对一半。镜子里头的那群贵物确实是小丑,只不过那不是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群众的写照。
西方总爱数落别人是小丑,殊不知,数来数去,数到最后才惊觉:小丑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