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久经沙场,“百里连营”,真的是错误判断吗?

格叽格叽 2025-01-26 18:28:28

在三国的历史演进中,夷陵之战不光让蜀汉和东吴的战略规划发生了变化,还对那时天下局势的发展趋势带来了作用。

战略思考与谋划

从刘备开始出兵的时候起,东吴的统帅陆逊就处在一场用心谋划的战略较量当中,他一直在寻觅一个时机,一个可以用最少的损失打败蜀军的极好时机。

陆逊心里清楚,自己的任务可不是单单把刘备打败就行。他作为东吴的军事统领,得依据东吴的整体战略来行事。

东吴先是暗中袭击关羽,夺下荆州,这会儿又和刘备在夷陵相互对抗,其根本目的一直是完全掌控长江中下游一带,实现全面占据长江的战略计划。

要知道,只有把控住完整的长江天险,东吴在面对北方强大的曹魏集团的攻击时,才能具备牢固的防御工事,以此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稳定。

夷陵之战打响后,陆逊碰到个挺难办的事儿。要是在正面战场上使劲把刘备打败,这作战过程中会让东吴军队遭受很大损失,那要是曹丕趁这个机会带兵向南进攻,东吴肯定就会处于特别被动的局面了。

所以,对陆逊来讲,打败刘备不是他唯一想要的,他得用最少的损失来达成这个目的。最好是能在把刘备打败的时候,东吴自己的力量一点也没受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让从白衣渡江开始得到的打仗成果变得稳固,也才能真正把荆州那些地方变成东吴的地盘。

在公元 222 年刚入春的时候,刘备亲自带领大批军队往东行进,一方面是要给关羽报仇,另一方面是想把荆州夺回来。而东吴这边呢,是陆逊当统帅,带着军队来抵挡刘备的进攻。

双方在夷陵地区长时间僵持不下,时间不断推移,战事进入到炎热的夏天。长达半年的僵持让蜀军的士气日益消沉。酷热的天气、漫长的等待,还有对家乡的思念,一点一点地削弱着蜀军士兵的战斗意志。

这会儿,包括刘备在内的蜀军高层指挥人员,慢慢开始放松了警惕,变得疏忽起来。由于夷陵地区的山地地形比较特殊,刘备想出了一个战略办法——把蜀军划分成几十个部分,顺着夷陵的山路,各自安营扎寨,弄出了一个长达上百里的一字长蛇阵。

与此同时,为了躲开酷热的暑天,刘备下令把蜀军的营地设置在夷陵的幽深山林里,还靠着溪涧来建造。这个决定,在后来引起了很多的争论,不少人觉得刘备这样做是上了年纪脑子不清醒,触犯了兵家的大忌,显现出极大的漏洞。

要是想搞清楚刘备的这一决策,那一定得把夷陵地区特别的气候和地形情况考虑进去。在六七月的夷陵,气温特别高,能到大约40度呢,而且这地方挨着长江,湿度很大,又赶上梅雨季节,天气又潮又热,就跟一个特别大的蒸笼似的。

大约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三国那时候,蜀军的士兵根本没有现代的空调可以使用,只能靠着顽强的毅力去对抗这种糟糕的天气。在这么炎热的环境当中,蜀军士兵个人的战斗力大大减弱了。

相对来讲,东吴的军队拥有城池可以进行防守,在城里可以通过多种办法来消暑,后方给前线运送消暑的物资也更加方便,虽说条件都很艰苦,不过总体情况比蜀军好太多了。

实际上,刘备下令连营并非是胡乱行事。要是蜀军硬要让士兵靠意志力去对抗酷热,那倘若瘟疫暴发,其带来的后果肯定极为严重。

在东汉末年至三国那个阶段,大范围的瘟疫不停地蔓延。想当年赤壁一役,曹操的部队由于军中暴发了瘟疫,战斗力被大幅削弱,进而致使其吃了败仗。刘备很清楚瘟疫的恐怖,所以在那时,连营的策略差不多算是应对这些问题的最优解了。

在历史上,真正的刘备连营跟大家一贯的印象不太一样。实际状况是,刘备手下的军队被分成了几十个营寨,分别设置在长江的两岸。

并且,就算是在同一侧的营寨彼此之间,常常也相距好几里地。这种布局方式,要是某个营寨发生了瘟疫,只要赶紧把它隔离开来,就能切实地阻止瘟疫大范围扩散。

同样,就防御敌军突然袭击这一方面来说,连营的策略是有其合理性的。就算是前线的吴军猛然发动突袭,顶多也就是能够攻击到前面的几个营寨罢了,而后面的营寨有充足时间来应对,能够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在防火安全这事儿上,蜀汉的高层是做了充分考量的。营寨之间都有一定距离,就算前边的营寨着了火,也不太容易烧到后边的营寨去。蜀军的营地就在长江边上,要是起了火,士兵们能很快地从长江打水来灭火。

另外,就算夷陵的树林着了大火,蜀军也不用太着急,毕竟他们在长江上有不少船呢。要是火实在控制不住了,蜀军能够很快地退到船上,转移到对岸去,躲开大火。

毕竟,夷陵的山火就算再凶猛,也不可能越过宽广的长江蔓延到对岸去。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讲,刘备的连营策略是经过了认真考量和斟酌的,在当时的战争局势中是具备实用性的。

刘备在规划连营之策的时候,差不多把能想到的问题都想了,但是他没注意到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蜀汉水军的实力跟东吴水军比起来,差得太多了。就因为这个疏忽,给陆逊创造了一个能把对手彻底打败的机会。

刘备这辈子多数时候都是在陆地打仗,在荆州稳住阵脚后,在水军的建设与管理方面投入不多。以前蜀汉集团的水军一直是关羽负责,关羽被杀后,刘备对水军的熟悉程度和把控能力比较有限,对水军实力上的差距认识也不太明确。

陆逊清楚地察觉到了这一重要因素。在决定展开决战之前,陆逊先给孙权送了一封密信,把自己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仔细地说了一遍。虽说孙权已经把前线的指挥权力都交给了陆逊,可陆逊很明白及时汇报是一种态度,体现出了对主公的敬重和忠心。

与此同时,陆逊调派了一支规模较小的军队,向蜀军展开了一次试探性的攻击。虽说这次攻击未能从正面将前线的蜀军打败,但却使陆逊愈发坚定了把火攻作为主要作战方式的计划。

陆逊清楚,要是光靠单纯地放火,想对刘备的连营之策实现彻底击败的作用恐怕很难,甚至应该说刘备的连营之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防备火攻而制定的。

东吴那强大的水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吴水军可以很快地让蜀军各个营寨之间失去联系,而且依靠长江的有利条件,把蜀军的防线给分割开并包围起来。再加上火攻的配合,蜀军就会变得乱糟糟的,没办法组织起有力的抵抗了。

在公元 222 年 6 月的一个晚上,陆逊觉得时机到了,就下令开始总攻。东吴的军队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地朝着蜀军的营地摸过去。紧接着一声令下,数不清的火箭朝着蜀军营地射去,没一会儿,蜀军的营地就被大火给吞没了。

由于蜀军的各个营寨相互之间距离比较远,再加上被东吴水军阻挡,要互相支援实在是很困难。火一下子烧得很猛,快速蔓延开来,蜀军士兵们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场面变得十分混乱。

刘备于混乱间想要组织抵御,然而这时蜀军的防线已然全盘瓦解。刘备只得带领剩余兵马突出重围,一路奔逃至白帝城。

夷陵之战东吴大获全胜,刘备的攻吴打算完全落空。此役使得蜀汉在军事上损失惨重,也把刘备折腾得心力交瘁,没过多久,他就在白帝城病故了。

夷陵之战的结局让三国的战略布局出现变化,东吴顺利守护住了荆州等地方,强化了长江的防御阵线,由此提升了自己的力量。而蜀汉则受到重大打击,没了向东发展的可能,只得把战略重点放到北方,和曹魏进行长时间的抗衡。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