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盛62年指挥中国王牌对印军王牌,金庸评价:潇洒之极,漂亮之极

新霖谈历史 2024-08-22 10:15:00

在新中国的所有开国少将中,丁盛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论名气之大,甚至超过了很多中将、上将。

丁盛是江西省于都县人,生于1913年,跟开国上将韩先楚是同庚,两人还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胆子大”。

韩先楚的绰号叫“韩大胆”,丁盛则人送外号“丁大胆”,这个外号是战友送的。丁盛参加红军的时候年龄很小,上级就安排他当“扛旗手”,这个职位可不好干,因为你在战斗的时候必须扛着旗帜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引领大家冲锋,挨枪子的概率极大,也最能考验一个人的胆量。

尽管如此,丁盛却颇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每次战斗,他都是扛着红旗,无所畏惧地冲在最前面,引领战士们冲锋。一来二去,大家都认识他了,便送给他一个“丁大胆”的外号。

其实呢,丁盛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担任政工干部的,包括红军时期和整个抗战时期,直到1945年11月才转为军事干部,被任命为冀察热辽军区27旅旅长。

虽说在我军的开国将帅中,纯粹的军事干部和纯粹的政工干部,并不多见。但政工干部确实要比军事干部参与指挥作战更少,毕竟术业有专攻嘛。不过,长期担任政工干部的丁盛却能在后期发光发热,也足见他在军事上的天赋。

1949年4月,第四野战军主力南下,兵锋直接长江流域。白崇禧见形势不妙,指挥其手上的20万大军南撤至衡阳、宝庆(今邵阳)公路两侧和粤汉铁路衡山至乐昌段一线。

7月16日,为全歼白崇禧桂系集团的主力部队,四野指挥第12兵团、第13兵团、第15兵团和二野第4兵团,兵分三路向华南紧急推进。其中,中路以第12兵团6个军(第40军、41军、45军、46军、49军及二野第18军)向衡宝、宝庆地区实施正面攻击,牵制白崇禧部主力。

左三为丁盛

10月4日,41军前卫部队在邵阳县黑田铺与敌军接火。白崇禧想着再搞个“青树坪大捷”,于是从衡阳等地调集第7军、第48军等部,准备全歼41军前卫部队。

白崇禧这一调动,立刻引起了林总的警觉,误以为敌人这是要提前与我军决战,于是命令中路各军停止前进,等主力部队集中再战。

命令下达后,中路各军均停止前进,但唯独45军第135师没有停下来。此时,135师在师长丁盛的率领下,已经越过衡宝公路数十公里,抵达灵宫殿地区,这里恰好是敌人的防线纵深。

丁盛紧急向四野总部报告位置,林总一听,心里不免有些担忧,好家伙,一个师已经进入敌人的腹地了,即命令135师“原地待命”,由他直接指挥。

白崇禧也很快得到了消息,心想这不是送到嘴边的肥肉嘛,遂命令第7军和第48军的四个主力师,向135师围了上来,准备一举吃掉孤军深入的135师。

面对敌人的优势兵力,丁盛立刻组织部队,利用地形,展开全面阻击,硬生生的将桂系四个主力师击退,等到中路的第40军、第41军、第45、第49军等4个军抵达时,已经完成了对敌人的包围。激战至11日,敌人除少数逃脱外,大部被歼灭,白崇禧见势不妙,遂率大部逃往广西,衡宝战役就此结束,135师完美地起到了奇兵的作用。

刘伯承元帅在听到这一战报后,激动不已,称此战为“腰斩七军”,对丁盛的指挥才能赞叹不已,丁盛就此一战成名,战后升任45军副军长。

1952年10月,45军军部、直属队,以及所属的134师、135师,与44军第130师,合编为一个军入朝参战。

两军因番号问题争执不下,后经周总理调解,从两个军原番号中各取一个数字,新番号定为54军,由丁盛任军长,谢明任政治委员,下辖130师、134师和135师,随即入朝参战。

54军在朝鲜征战5年之久,参加战斗254次,共歼敌7000多人,一直到1958年5月才分批回国。

1962年10月,丁盛奉命率54军130师进藏,组成以他为首的前线指挥部,简称“丁指”。

左一为丁盛

与54军对峙的,是参加过二战、号称曾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的印军第四军。这支久经沙场的部队,装备精良,士气高昂,是印度人眼中的“王牌”。

11月6日,丁盛率军抵达西藏察隅,凛冽的寒风中,他目光如炬,注视着远方的瓦弄,那里是印军第四军盘踞的重要据点。次日,随着一声令下,130师如猛虎下山般扑向瓦弄,打响了中印自卫反击战的第一枪。

战斗的惨烈程度远超想象。

印军凭借着有利地形和精良的武器装备,负隅顽抗。炮弹在山谷间呼啸,枪声在密林中回荡,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山谷,硝烟弥漫,遮天蔽日。

山地作战,补给极为困难。战士们只能依靠着简陋的装备和有限的补给,在恶劣的环境中与敌人周旋。为了节省弹药,他们悄然摸到敌人阵地前,用手榴弹和刺刀解决战斗。

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候恶劣,许多战士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呕吐、呼吸困难,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却丝毫没有动摇他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经过数日激战,丁盛指挥部队成功突破印军防线,攻占了瓦弄。印军第四军苦心经营的防御体系土崩瓦解,三个营被全歼,一个营大部被消灭,旅直属分队也被打得溃不成军,共计12000多名印军士兵葬身瓦弄。

这场战斗,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打出了54军王牌军的风采。曾经不可一世的印军王牌部队,在丁盛和他的士兵们面前,最终成为了历史的笑柄。

此战是中印战争中最关键一战也是最后一战,史称 “瓦弄大捷”。

这场胜利,不仅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更是沉重地打击了印度扩张主义者的嚣张气焰,粉碎了他们“北进”的迷梦。捷报传至印度,举国震动,朝野上下陷入一片恐慌。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王牌”部队,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被彻底击溃,这对于印度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直到今日,在印度的军校里,模拟假想敌的番号仍然是“54”,这三个数字,成为了印军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时刻提醒着他们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战后,为了体现中国政府维护和平、寻求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诚意,54军奉命主动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20公里处。

12月下旬,丁盛率领着他的“丁指”凯旋,返回重庆。次年1月初,54军全体将士也回到了他们位于祖国内陆的营地。

虽然战争结束了,但丁盛和他的54军并没有就此沉寂。为了总结经验,鼓舞士气,丁盛奉命在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上作了瓦弄地区自卫反击战情况报告,随后又率领部队官兵,分赴四川各地作巡回报告,前后共计两千余场次。他们还前往沈阳、南京、广州、兰州等军区,向兄弟部队传授作战经验。

一时间,丁盛和他的54军名声大噪。54军“王牌中的王牌”的称号,也随着这场战争,深深地烙印在了人民解放军的军旗上,成为了中国军人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象征。

瓦弄大捷,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美国媒体用“小刀切黄油”来形容中国军队势如破竹的攻势,将印军的溃败描写得淋漓尽致。西德《世界报》则用“风卷残叶”来比喻中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将印军的无力抵抗展现得一览无余。

就连远在香港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也在自己的报纸《明报》上发表评论,称赞中国军队的胜利“史无前例,潇洒之极,漂亮之极。”

右一为丁盛

之后,丁盛相继担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成为少数能够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开国少将。可惜这位百战名将,却在晚年历经坎坷,令人唏嘘不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