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结束之际,内战打响前,蒋介石手握430万大军,且他们全配备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美式装备。而反观毛泽东统帅的解放军,总兵力不过120万,且武器装备落后不说,还长期缺少弹药。
可这场实力悬殊对决的结果,却是:手握400多万的蒋介石,被手握100多万的毛泽东彻底击溃,并不得已退守台湾一隅。
蒋介石与毛泽东
如此大的逆差背后,实际是双方统帅的巨大差异。而他们之间的区别,大抵可以通过发生在他们身上地三件小事体现。
第一件事:新加坡华侨陈嘉庚募捐事件。
1940年,正值抗战时期。为支援中国抗战,在新加坡做生意的陈嘉庚组织了募捐团,并筹措了大量的物资和款项。可到了国内后,他一直犹豫“究竟是该将物资、款项给国民党还是给共产党”?
回国后,陈嘉庚先是到了重庆。他一抵达重庆,立马就受到了蒋介石组织的仪仗队的热烈欢迎。为了欢迎他,蒋介石还不惜耗费了8万元巨款请他吃喝,不用说,作陪的全是一众国民党要员。
陈嘉庚是有名的爱国志士,早年,他曾捐助过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抗战刚刚打响之际,他就以“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主席身份,捐募新加坡币1000万元,用于支援祖国抗日战争。
陈嘉庚
蒋介石对陈嘉庚了解颇多,他急切地想让陈嘉庚将募集到的物资、款项交到国民党手中。
可惜,陈嘉庚在与国民党官员们吃饭时,脸色明显不大对,为啥,因为此时正是国难当头,可他们的晚宴餐桌上却摆满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
如此铺张浪费,怎么得了?陈嘉庚心里一阵叹息。晚宴后,蒋介石还邀请陈嘉庚参加舞会,这种种,更是让他失望透顶。他感叹:“前线烽火连天,他们却莺歌燕舞……”
1941年,蒋介石与宋美龄在吃便饭
极度失望的陈嘉庚于1940年5月底离开重庆,前往延安。期间,他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又换乘了汽车,才终于抵达了延安。
陈嘉庚到延安后,负责接待他的是毛泽东。这一次,接待他的场所,不再是金碧辉煌的宫殿般的宴会厅,而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窑洞。
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陈嘉庚,毛泽东也做了精心安排,不过他的安排看起来就“寒碜”多了:几碟青菜,一盘鸡块。因当日的菜肴都以青菜为主,那盘鸡块格外引人注目。
正式吃饭时,毛泽东第一时间给陈嘉庚夹了鸡块。他一边劝陈嘉庚多吃点,一边道:“你一定要多吃点儿,你可知道这个鸡的来历嘛?”
陈嘉庚看了看鸡块,有些不解地望向毛泽东。毛泽东看着他认真道:
“这可是陕北大娘给他儿媳妇下奶用的鸡,你知道,老百姓听说是有人来支持抗日啊,陕北的大娘呢,就亲自把这个鸡杀了,杀了之后端过来,专门是送给你吃的。”
还未听完,陈嘉庚就已泪流满面。
饭后,没有舞会,毛泽东带他参观了住处,也参观了部队的住处,陈嘉庚一边看一边心里跟着难受,他想:“这就是我们的敌后抗日战士们,他们的条件真艰苦啊!”
毛泽东带他参观时,完全没有“哭穷”的意思,他更多地是在带他了解延安将士们的真实生活。
毛泽东在延安
了解得越多,陈嘉庚越是下定决心,要把所有的款项都捐给延安。
最终,陈嘉庚将他带来的巨款,和战斗机、两辆小轿车等都送给了延安。原本,陈嘉庚以为毛泽东会留下一台小轿车自己使用,可最终的结果出乎了他意料:这两辆小轿车,一辆给了朱德,一辆被他以“照顾生病同志”为由给了董必武。
毛泽东收下款项后,眼含热泪对陈嘉庚说:
“这些都是南洋华侨捐助的,一分都不能浪费,一点儿也不能浪费,一定要全部用在抗日前线。”
陈嘉庚捐赠事宜很小,但这种“小”足以见大,它向世人展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政党领袖:一个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精致甚至奢靡生活,一个则与百姓同甘共苦。陈嘉庚用实践得出了“谁真正把人民装在心里”的结论,他的款项的最终去向,就是他的最终结论。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在蒋介石和毛泽东身上得到了应验。
第二件事:给儿子安排工作。
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从苏联归国后,第一时间被安排去陕北农村干农活了。临行前,他还叮嘱毛岸英要老老实实地锻炼,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他还特别交代:让毛岸英生活上不能有任何特殊,要多做调查研究,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情况。
期间的毛岸英种地开荒,没几天双手就打满了血泡。待一年的劳动结束归来时,“洋学生”毛岸英黑了,手上还全是茧子。毛泽东见了,不仅不心疼,还表示很满意。
后来,做农民合格了的毛岸英又被安排去当了工人,他去了北京机器总厂做工,并慢慢凭着自己的能力当上了这个小厂的党支部副书记,相当于副科级。期间,没人知道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而同时期,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已经在父亲的“关照”下做了中将外交特派员达5年之久,他的生活受到了极大优待,事业也一片光明。蒋经国一生未曾领兵打仗,却被授二级上将军衔。
到台湾后,蒋介石更是一步步为儿子铺好路,并顺利让儿子继承了大统,成功让蒋家成为“蒋家王朝”。
蒋介石与蒋经国
而毛岸英则在婚后不久,远赴凶恶的朝鲜战场,并牺牲在了朝鲜,时年,年仅28岁。
选择决定命运,蒋介石不停为儿子铺路,并全方位为他保驾护航的结果是:蒋家王朝子孙繁多。而毛泽东的选择,则让他晚年仅有一个儿子毛岸青,且头部因受重伤一直处于休养状态。
毛岸英赴朝,对于毛泽东而言,等于是他将自己唯一健康的儿子送到了最危险的战场。这在常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也因此,毛岸英牺牲的消息被公布后,毛泽东的相关研究者迪克·威尔逊在还“总结”说:
“岸英与父亲的关系一直都不很亲密。在他的孩子们的儿童时期,他爱他们,但一俟他们成年,他便显得严厉而冰冷了。他没有赢得(毛泽东)的心。”
事实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要知道,毛岸英死后,毛泽东一直珍藏着他的衣物达26年之久。期间,无论怎样搬家,他都小心地、偷偷地将它带上……
毛泽东决定让毛岸英赴朝鲜战场的真正缘由,绝不是真的与儿子感情淡漠,而仅仅因为在他心里:老百姓的儿子能赴战场,他的儿子就也能赴战场,他把自己和人民放在同等的位置。
同样研究毛泽东菲力普·肖特对于毛泽东送儿子上战场的缘由,也曾做过分析,他的话,倒更接近事实,他说:
“毛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他坚持他的孩子们的行为要无可指责,并受到与其他任何人同等的待遇。”
毛泽东骨子里的平民意识,注定他不会像蒋介石那样,利用自己的权力去为子女们谋取无尽的权力和利益。反过来,毛泽东反而会因为子女是他毛泽东的儿子,而努力让他们比老百姓的子女吃苦更多、牺牲更多。
毛泽东与毛岸英
毛泽东警卫员李银桥曾在回忆毛泽东时说:“他(毛泽东)曾对孩子们说‘你是毛泽东的孩子,那可是你命苦的地方。’”
事实,不正是如此吗?
蒋介石与毛泽东对待子女的态度千差万别,他们对待身边的亲信时,亦是差别巨大。
蒋介石是出了名的“任人唯亲”,他一生真正器重的嫡系一个是黄埔系,一个是老乡系,即籍贯浙江的部属,另一个则是亲戚,包括宋子文、孔祥熙等。
而毛泽东则反过来了,他经常为了“避嫌”,尽量地不用亲属、老乡。所以,他的部属都来自五湖四海,就连身边的保卫人员,也极少有家乡人。他最信任的卫士长李银桥是河北安平县人,贴身侍卫李连成是辽宁人,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是江西人……
一个是“天下为蒋公”,一个是“天下为公”,如此大的差别,却在小事上被体现,当真让人感慨。
第三件事:白崇禧和粟裕在各自战场的经历。
桂系军阀的第三号人物白崇禧,人称“小诸葛”,其才智过人,也曾在抗战中立下汗马功劳。
可即便如此,白崇禧在蒋军中,也始终因为不是蒋介石嫡系,而未得到大用,蒋介石对他是“既用又疑”。
白崇禧与蒋介石
蒋介石对白崇禧的“疑”的最大体现是淮海战役期间,当时,白崇禧执掌华中战区的三个兵团,可他真正能调动的却只有张淦的第三兵团,剩下的12兵团、14兵团都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蒋介石还让自己这两个嫡系部队的司令官,替他监视白崇禧的一举一动。蒋介石为何要如此严密监视白崇禧?答案当然是因为蒋介石疑心病太重了,他一直担心白崇禧生二心。
聪慧的白崇禧当然知道蒋介石在背后的动作,可他毕竟只是下属,也奈何不了什么。
蒋介石疑心病发作的结果是,等到淮海战役真正爆发时,蒋介石让白崇禧增援,却发现自己指挥起白崇禧来,那叫一个吃力。后来,蒋介石让白崇禧增援时,白崇禧却亲自到场,阻止14兵团增援淮海战场。
也因为疑心病重,蒋介石经常有“临阵换帅”的危险操作。与此同时,因为不信任部下,他虽不在前线,却经常性从外围凭主观意愿发出一些具体的指令,可谁都知道“战场瞬息万变,应随机应变”的道理。
辽沈战役期间,面对蒋介石提出的那些不切实际的命令,统帅卫立煌反感不已,后来,他甚至豁出去了,不管蒋介石怎么整,他也拒绝执行那些命令。最终,根本不信任卫立煌的蒋介石,直接派出嫡系将领杜聿明换掉了卫立煌。
这样的“临阵换帅”仅在决战东北期间,蒋介石就干了三次,可见,这件事他早已“驾轻就熟”。
能体现蒋介石与部属离心离德的种种事迹,解放战争期间一抓一大把。相比之下,毛泽东与部属之间,则是截然相反的境况。
淮海战役期间,粟裕“先斩后奏”提前打响了淮海战役,目的,当然是为了不延误战机,他遵循的当然是“将在外有所不受”的原则。
粟裕敢这么干,自然是打心眼里认定毛泽东是信任自己的了。果然,事后毛泽东了解原委后,并没有处置他。淮海战役结束后,甚至还说“淮海战役,粟裕是第一功”。
粟裕拿着地图在指挥战斗
与此同时,战场上的所有将领,几乎都知道:毛泽东对战场上的指挥,只限于战略,其他的具体,全权交给前线。这样的“全权交付”背后,是毛泽东对前线将士的充分信任,如此信任,非大格局统帅不能做到。
这种绝对信任,也让部队在战场上像环环相扣的铁链,不仅保证了将士们行动的一致性,还提高了部队的作战信心。
毛泽东对将士的绝对信任,与蒋介石不信任将士和部队、长期性事无巨细地管顾,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蒋介石给前线部队发的电报上来看,他几乎不允许前线国民党军官“自作主张”做任何决定。也因此,解放战争时期,哪怕国军将士有更好的作战方略,他们也不敢轻易尝试,而只敢完全按照蒋介石的指挥按部就班地战斗。
蒋介石如此做,其目的当然是为了保证自己独裁统治不被威胁了。
某种程度上,大部分国民党军官在前线只不过是传达命令的工具人,而非真正的前线将士。如此,他们与在战场上拥有充分自主权、具有极大机动性的解放军的对决中,“输”便是必然结局了。
可叹,晚年蒋介石退居台湾到离世,仍不肯承认国民党的失败是他自己一手造就的结果,而始终将国军的惨败,归结为这样、那样的具体因素。
蒋介石与毛泽东的三大不同,即生活作风、用人之术和用兵之道的不同,归根到底,源于他们思想的不同。
蒋介石的心里装着是他自己和蒋家的得失,也是因此,他才在日本侵华后,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而毛泽东心里装着的则是人民,他一心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毛泽东晚年
有评论家曾这样总结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区别,他说:
“一个是以民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头的毛主席,一个是只顾权力私欲、不顾百姓死活的蒋介石。孰好孰坏不言而喻。”
这话,当真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