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当前经济热点,山东省委财经办深入解读

大众网 2022-12-25 12:55:30

刚刚闭幕的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二十大后山东省委召开的首次经济工作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了面临的机遇挑战,系统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山东省委财经办有关负责同志接受媒体记者提问,围绕学习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应当前社会关注的经济热点问题。

明年将延续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态势1、如何看待山东省今年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和明年经济走势?答: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力推进“三个十大”行动计划,有效应对疫情反复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推动全省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工业、投资、外贸等主要指标增速好于全国、在经济大省中名列前茅,为全国稳大盘作出了山东贡献,在空前考验中交出了合格答卷。明年经济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疫情防控。随着防控措施的优化,在一定时间内,感染人数会不断增多,对生产生活不可避免造成一定冲击。尤其是明年一季度,居民消费还难以有效恢复,商贸流通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此外,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结构性、周期性等问题相互交织,需求整体偏弱,市场主体承压,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影响更为严重,绿色低碳转型面临较多制约因素,重点领域风险不容忽视。同时也要看到,新形势新变化为我省明年发展带来新机遇。一是战略位势更加凸显,特别是国家为我省量身定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全面启动、强势开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红利。二是政策支撑更加强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5方面政策,我省也将陆续出台系列“政策包”,政策集成效应将持续释放。三是经济循环更加畅通,为我们发挥产业、市场、交通等优势,推动经济整体好转、持续争先创造了良好环境。四是开放格局更加宽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为更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提供了重要窗口期。五是发展后劲更加充足,一批高能级平台和重大工程加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充沛。综合研判,明年我省经济将有望延续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态势,并且“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势头更加强劲、“好”的态势更加凸显。预计明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将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加速释放,全年经济加快整体好转、继续争先进位。只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用好机遇、乘势而上,就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实现更多更好新发展,培育塑强竞争新优势。2、应对明年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明年我省经济政策将如何发力?力度如何?答: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必须优化政策供给、强化系统集成,确保形成需求扩大、供给提升、创新引领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首先是落实好中央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5方面政策,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此外,围绕支持我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国家有关部委也明确了一批特有的倾斜性政策。对此,我们要抓住用好政策机遇期、窗口期,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扎实做好政策对接、工作衔接、任务承接,落实落细中央已经明确的政策措施,最大程度争取支持、争取最大份额。另一方面,要立足实际,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迭代推出政策包,保持政策供给强度。集成制定、动态出台政策包,是近年来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有力有效手段,也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要继续坚持下去。近期,省委、省政府安排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要求,聚焦稳住经济基本盘,持续巩固“稳中向好、进中提质”良好态势,新制定提出5个方面27项针对性政策,形成了以“稳中向好、进中提质”为主题的政策清单(第一批),已由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争取元旦前后推出,靠前发力。在大部分行之有效的政策延续实施的基础上,谋划提出了一批新政策,包括助企纾困、优供给扩需求、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创新要素支撑、保民生兜底线等方面,给广大市场主体送上了新年“大礼包”。这批政策含金量高、针对性强,非常值得期待。初步测算,仅省财政支出就达1200亿元以上。相信随着这些政策的执行到位、集成发力,必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助推高质量发展。3、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措施优化,当前各地感染数量不断上升,如何渡过流行期,应对感染数量增多对经济的负面冲击?答:疫情暴发以来,我省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科学精准防控。在动态清零阶段,我们坚决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总策略、总方针、总目标,探索形成了“立足于有、关口前移、多重屏障、两手结合”的基本方法,以及日常防控“4+3”和应急处置“4个3”的具体举措,坚决防止“一封了之”,有效防范了疫情的传播,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中央调整优化防控措施后,我们认真落实“二十条”和“新十条”,及时把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上来,坚决防止“一放了之”,努力把握节奏、控制进程、拉平曲线、推后峰值、有序放开。我们大力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发热门诊接诊能力由12月初的30万人次,增加至目前的130万人次以上,药品生产储备保障能力也进一步增强,确保了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该做的坚决做到位,不该做的坚决不做,平稳顺利渡过流行期。为应对短期内感染数量增多造成的冲击扰动,当前关键是做好4件事:一是更好保障群众的就医用药,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体系,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避免出现大范围医疗资源挤兑。二是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抓实农村地区防控。三是保障产业稳定运行,确保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物资运输等不能停顿。四是要做好药品、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不能出现断供或价格大幅上涨。总之,困难是现实的、暂时的、难免的,经过共同努力一定是可以克服的。“越过这个寒冬,前方就是春暖花开”!社会各方面要精心抓好各项管理和服务,确保防控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4、扩大内需和提高供给质量对我省都很重要,如何找准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实现供需双向互促,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答: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这次会议突出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贯穿经济工作全过程的主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任务。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当前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不管是应对短期压力还是长期挑战,都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通过扩大有效需求优化供给结构,从而实现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从山东实践和取得成效看,省委、省政府谋划实施的“三个十大”行动计划,已经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下一步,要持续纵深推进。当前,我省存在许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的结合点。比如,加快建设海上风电等绿电绿能,既扩大当期需求,又提高能源体系效率,为未来需求增长和能源转型创造条件,还有利于“双碳”目标实现。再比如,我们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需要加大制造业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投资力度,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领域新赛道的投入,这些既扩大当期需求,又会增加未来的高质量供给,进一步创造有效需求。我省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济南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就是典型案例。可以说,经济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空白点,都是潜在的结合点、工作的着力点。只要我们注重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就能够把这些结合点变成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5、明年在创新方面有哪些部署安排?如何以科技、人才等创新,引领全方位创新?答:近年来,我省落实“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的要求,不断强化持续创新,系统谋划实施“十大创新”行动计划,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打出全面创新“组合拳”。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以科技、人才、资源要素创新,引领全方位创新,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更高水平提升科技创新实力。今年崂山实验室正式挂牌组建,实现了我省战略科技力量的历史性突破,要全力支持崂山实验室入轨运行,加快构建“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组织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其中由企业牵头的占到70%以上。大力推进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万家。要更深层次推进人才引育创新融合。建立以人才链为牵引,优化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激活创新链的工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引导高校院所与企业“双跨”“双联”培育人才,打造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让更多“千里马”在山东创新创业赛道上竞相奔腾。要更实举措挖掘要素保障创新潜能。建立统一的资源要素交易标准体系和规则,高效配置能耗、土地、水资源等要素,强化“亩产效益”评价,推动要素向高产区域、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特别是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要持续加大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开发处置力度,重点区域内工业用地全部推行“标准地”出让,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6、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如何发挥我省人口、市场优势,有效提振和扩大消费?答:消费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供给。当下,疫情冲击最明显的是消费,疫情趋稳后复苏潜力最大的也是消费。受三年来疫情反复等影响,居民不敢消费、不愿消费、不便消费等情况比较突出。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措施的优化,明年必须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让消费既当“领头羊”,又当“驱动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山东消费提振年”行动,就是要发挥我省人口“双过亿”、具备庞大市场规模和巨大消费潜力优势,强化政策引领,千方百计推动消费回补扩容、提质升级。首先,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三年疫情导致老百姓收入增长放缓,促进消费第一要义是稳增长、稳收入。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实化细化居民收入、中等收入群体十年“双倍增”行动计划,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直达消费政策,适当增加消费信贷,持续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明年将新增城乡公益性岗位60万个,确保9类困难群体救助标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要大力度促进重点消费回暖。鼓励“一城一策”优化房地产激励措施,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明年以汽车、家电等为重点,举办大型促销活动,采取政府补贴、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推动批零住餐、文娱体育、会展经济等行业恢复向好。实施文旅消费促进行动,提升“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公共品牌影响力。实施普惠养老专项行动。狠抓新型消费,培育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数字消费新场景。再次,要下功夫促进城乡消费挖潜。实施消费中心城市梯次培育行动,鼓励各地建设区域消费中心。推进供销社、龙头商贸企业等下沉,加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开展品牌消费提质行动,打造“惠享山东消费年”“放心消费在山东”品牌。7、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我省稳外贸外资面临新的压力,如何更好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和利用外资?答:在更高起点上扩大开放是我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升在双循环中战略支点作用的现实需要。当前,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中孕育的新机遇,充分发挥我省产业、资源、市场等优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要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积极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大现代服务业等开放力度。加大对欧洲、日韩等重点国别引资力度,特别是抢抓欧洲产业转移机遇,争取高端装备、汽车制造、高端化工等头部企业来山东投资兴业。采取快捷通道、“一对一”专班服务等方式,为外商来山东投资提供最大程度便利,让外商留得住、发展得好。要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强化外贸企业“白名单”“鲁贸贷”等政策支持,加强与日韩、东盟联系,加大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助力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办好日本、韩国、RCEP区域3个进口博览会,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进口。用好16市跨境电商综试区,优化海外仓布局,加快释放外贸增长新动能。要加速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实施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行动,加快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办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等重大经贸活动。统筹省级新区重大创新平台和产业项目布局,支持开发区“一链一策”创新双招双引体系。要用好稳外资稳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以功能升级撬动外资外贸潜能。8、产业体系完备、实体经济不俗,是我们最厚实的“家底”。明年如何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挺起山东“产业脊梁”?答:推动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是产业体系现代化。山东作为制造业大省,产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完备,有4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同时,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相比,还有结构仍然偏重、国际竞争力不强等短板弱项要克服。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挺起山东“产业脊梁”,主要从四个方面推进:一是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链长”统筹指导和“链主”引领带动作用,培育优良产业生态。对于优势产业,关键是要巩固提升,推动智能家电、轨道交通、动力装备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集群迈进。对于新兴产业,关键是要强力突破,新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当前,要抓住用好新能源汽车发展“风口”,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力度,整合锂电、动力系统、整车制造等资源,尽快形成竞争优势。对于未来产业,关键是要超前布局,聚焦量子科技、空天信息、虚拟现实、磁悬浮等,培育未来产业示范集群。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一方面,坚决扛牢粮食大省重任,对于山东来说,这既是经济责任,更是政治责任。明年将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市开展“吨半粮”产能建设,打造“齐鲁粮仓”。另一方面,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培育沿黄大豆、半岛渔业等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启动预制菜“十百千”培育工程,推动农产品创造出更高价值。三是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抓好两个融合:深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实施生产性服务业百企升级引领计划,新认定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深化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等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四是加快促进数字化绿色化。这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也是产业现代化的“两大引擎”。数字化方面,开展“工赋山东”行动,高水平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实施集成电路“强芯”、高端软件“四名”等工程,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8.5%。绿色化方面,聚焦冶金、化工、轻工、机械装备等产业,加速技改提级绿色增效。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毫不含糊亮明态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产生极大反响。大家都想知道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省委、省政府有哪些部署,明年具体怎么干?答:民营经济是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最具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对山东来讲,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投资、70%以上的税收、80%的就业,占市场主体总数的99%以上。当前,受疫情冲击影响,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发展预期偏弱,信心不足的问题亟待破解。信心是现代经济的“内核”。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激励企业提振信心。关键是落实“三个更大力度”。更大力度优化制度体系。法规制度要“呵护”,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着力打造民营经济最优政策法规体系,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切实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举措要“靶向”,围绕市场主体需求,迭代推出“政策包”,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助企服务要“暖心”,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物流等困难制约。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优良的营商环境才能稳定企业预期。对标最优最好,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程,强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开展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清理行动,拆除阻碍和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全面落实招商引资承诺,用心用情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让企业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努力使山东成为双招双引“强磁场”、创新创业“新沃土”。更大力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和儒商精神,持续深化优秀企业家宣传表彰活动。明年要首次发布民营企业“挂帅出征”百强榜,推动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继续强化企业家培训,提升优秀企业家的引领力。完善亲清政商关系的制度和机制,真正把企业家当自己人,让企业家在山东有地位、有形象、有荣誉。10、我省将实施高质量市场主体培育行动,主要考虑是什么?答: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微观基础,稳定经济增长,归根结底要靠广大市场主体;推动高质量发展,说来说去要有高质量市场主体。当前,尤其要把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动能激发出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实施高质量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千方百计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促进发展壮大,更好地稳增长稳就业保民生。一是大力扶持。有力的政策供给才能稳定发展信心。刚才提到过,明年要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健全“1+N”政策体系。还要落实好国有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十条”,继续深入谋划实施国企改革行动,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着力解决“虚胖”问题。二是梯度培育。推进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打通优质中小企业提升路径,打造一批新跨越民营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200家、“小灯塔”企业100家以上。三是资本赋能。构建企业与资本有效对接的平台,打通“产业-科技-金融”循环,促进手握创新“密码”的企业借力资本市场茁壮成长。明年要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能力。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11、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答:经济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努力,我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不断提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同时也面临基层“三保”难度加大、金融风险小幅反弹、县市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等问题。要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底线思维,更加有力有效统筹发展与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关于防范化解房地产业风险。与全国情况一致,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省房地产市场明显走弱,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一个重大制约因素。近期看,要出清房地产行业高杠杆高债务,加大对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优化需求侧管理。中期要结合国家顶层设计和大的改革方向,善于研究治本之策,推动形成新发展模式。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深入推进“金安工程”,加强对大型企业流动性、地方金融机构、非法集资等领域动态监测,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确保不良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加强省委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压实各方责任,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关于防范化解财政风险。明年各级财政仍将“承压前行”。要加大财政各类资源整合力度,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持续推动财力下沉。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过紧日子”,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分类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防范国有企业平台化,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切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关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要着力抓好“五个关键”:一是抓储备,针对重要产业链采取储备贴息等政策,增加企业储备。二是抓替代,支持企业围绕“卡脖子”技术,加快开发自主可控产品。三是抓平台,加强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四是抓生态,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文章。五是抓保障,积极协助企业解决问题,为产业发展构建良好环境。经济实力这个分母做大了,就会有效稀释风险这个分子。相信随着明年我国经济整体好转,市场信心持续提振,我省面临的各类经济金融风险隐患,将在发展中不断得到有效化解,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经济行稳致远。12、各界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如何落实好国家有关政策,采取哪些措施,促进我省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答: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民生福祉与老百姓切身利益,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近期以来,国家密集出台系列政策措施,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对房地产行业风险化解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部署。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抓好国家政策落地,促进我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一是高度关注行业发展。房地产链条长、涉及面广,占我省GDP的比重为5.4%左右,加上建筑业则占到13%左右,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城镇居民的重要财产,同时也是外溢性较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行业,是经济周期之母,对于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实体经济、保持金融稳定都具有重要影响。二是尽快扭转下滑态势。在供给端,要用好国家专项借款等政策,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增加行业流动性,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在需求端,着力改善预期,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比如,鼓励“一城一策”优化发展措施,合理增加消费信贷,进一步降低门槛;结合落实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鼓励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发展长租房市场等。三是扎实推动整体业态转型。有关方面预测,我们的城镇化率还有约15个百分点的上升空间。要坚持“房住不炒”,结合我省人口变化、城镇化发展潜力,深入研判我省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研究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着力摆脱多年来“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模式。

来源:大众日报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