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居然比自主车企更懂国人?别不信,看完这篇就清楚

就爱甜食 2023-05-27 21:44:14

选车如同投资,千万别买个烂摊子!

虽然如今汽车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但对于大多数国内家庭来说,汽车依然算是房子之外的“最大件儿”。因此,一台汽车也承载了非常多的“任务”——“第二排座椅够不够舒服?”“油耗是不是很低了?”“安装儿童座椅是不是很方便?”……诸如这些问题,往往萦绕在每一个计划买车的消费者脑海中,从看车、对比、订车到提车,贯穿始终。

不像美国市场一台F系列皮卡,霸榜几十载;也不像德国本土,高尔夫卫冕多年。对于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市场来说,市面上的汽车多如牛毛,而且销量冠军也是经常更迭,你方唱罢我登场,究竟什么车型适合国内消费者,这几乎是个无解的话题。事实上,虽然中国市场上车型成百上千种,但如果仔细分辨,进行归类,实际上可以大致归为:进口汽车、合资汽车以及自主品牌汽车。这三大类车型又有怎样的区别呢?

合资汽车,不仅是老师,也是学生

如果回顾世纪之交的中国车市,当时虽然销量上“老三样”已经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但对于大多数车迷和消费者来说,一部进口汽车,才是高档汽车、高品质汽车的代名词。

但近年来,这一观点却慢慢消失,主要因素有:进口汽车并未最大限度地绑定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比如车身尺寸、发动机排气量、燃油经济性、车内空间、科技配置、座椅舒适度等,都与国内需求产生偏差,也自然导致了一些“水土不服”,甚至一些日系进口车和法系进口车,会在科技感上给人落后时代的感觉。

而中国市面上的自主品牌,则在近年来收获天翻地覆的蜕变。不仅是销量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车型丰富度和产品力也有着显著的提升。究其背后,自主品牌车型往往在车身尺寸上“给足面子”,在车机系统的UI、智能驾驶配置等方面也完成大幅度“堆料”,最终收获了不少用户的心。而实际上,虽然自主品牌近年来实现了品牌向上,但短期内的快速研发,加之不够丰富的设计经验,会隐藏一些隐形的问题,这些也都会随着用户数量的积累,渐渐浮出水面。

而曾经中国汽车工业的“老师”,合资汽车品牌,则早已开始了转型——从“老师”的姿态,逐渐变成“谦逊的学生”。如何理解这一事实呢?比如在30年前,一家合资车企只要完整复刻一台原汁原味的海外车型,并慢慢提升零部件国产化率,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而如今,合资车企不仅会将新车型进行国产化改良设计,甚至为中国市场单独研发车型也屡见不鲜。而这种现象的标杆企业,自然就要数中国合资车企的鼻祖之一,上汽大众了。

上汽大众,博览众长的研发理念

1984年,中国上汽集团公司与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走到一起,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也就应运而生。第一款作业,就是响彻华夏大地的上汽大众桑塔纳,这台标准的三厢轿车统治了国内市场很多年(当时国内还没有乘用车和商用车这一概念)。

但总部位于我国最大城市,同时也是国内经济中心上海的上汽大众,并未停滞不前,而是同步开始了新的征程,玩起了当时还不为国内车企接触的“加长”,并由此诞生了国内最早的加长车型:上汽大众桑塔纳2000,以及随后而来的上汽大众帕萨特B5。这两款车型凭借加长轴距,带来了宽敞舒适的后排乘坐体验,很快就风靡全国,占据公务轿车市场的主流位置。

本以为加长就“可以天下无敌”了,但深受海派文化影响的上汽大众又开始了新的尝试。那就是上汽大众持续培养的设计研发团队,到如今已经进化为积淀雄厚的上汽大众技术中心。2008年的朗逸车型就是他们交出的一份高分答卷,而这台车随后多次卫冕国内销冠,也证明了上汽大众对国内市场的把握,对用户需求的了解是十分精准的。

到如今,上汽大众已经形成了从Polo Plus、朗逸到ID.3、ID.6 X的庞大家族产品线,涉及燃油车型和PHEV以及纯电车型,覆盖了国内不同区域、不同家庭用车环境的客户群体。这种在中国,为中国用户研发的态度,也自然会持续收获用户的心,自然会得到市场的证明。而对于用户来讲,选择一台上汽大众的产品,不仅可以得到大众汽车严谨的研发、生产保证,还能享受到贴心、用心的原生设计,当然不会差。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