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并无大的过错,可算作守成之主,为何有人说他导致曹魏的灭亡

品史学家江樵 2024-07-26 11:28:45

对于曹丕,人们历来毁誉参半。

有人说他是有为之君。比如南北朝垣荣祖认为:“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矣!”能文能武,堪称一代雄主。

有人颇有微词。比如三国志作者陈寿认为;“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赞誉之后,还指出曹丕有颇多不足之处。

而也有人觉得是他导致了曹魏的短命。比如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文帝临戎不武,为国好奢,忍害贤良,疏忌骨肉。”

综合人们的看法,应该说曹丕属于守成有余,而开创不足,说他是守成之君一点毛病没有。

但这样一个四平八稳的守成之君,也没犯下什么特别大的失误,他怎么就被认为导致了曹魏的衰弱和短命,其中缘由何在?

这一切只因他打破了均衡。

东汉时期,外戚、宦官、士族三方相互制约,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均衡的局面。

而曹丕为了篡汉称帝,不得不倚重颍川士族的一批超级豪门,同时又对宗室势力进行了打压,最终给了出身颍川士族的司马懿野蛮生长的空间,从而为曹魏覆灭埋下了伏笔。

而这也为如今的人们启示:在生活工作中,为了自己上位而不惜打破原有的均势,最后结果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为此不妨从曹丕的做法中汲取经验教训。

守成之主能有什么大的错误?

在东汉末年,左右朝局的有三股势力:外戚、宦官、士大夫。

外戚是最接近皇权的群体。因为其本就依附于皇权,离不开皇权,所以历来君主出于平衡的考虑,对这个群体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任用。可到了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位坏了规矩。汉光武帝刘秀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对外戚持打压态度。但从汉章帝之后,皇权衰微,大权旁落,外戚势力再度出手掌握了大权。

士大夫群体范围较广,包括官僚也包括学者,他们忠于儒家思想,并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资源,享有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发展成为较大的势力,并最终演变为左右朝局的门阀。

外戚有时靠谱有时不靠谱,而士族的体量越来越庞大有尾大不掉的隐患,君主总得想办法来制约平衡吧?

于是宦官便走上了前台。

宦官作为皇帝的仆人,本来与朝政无缘,但因为当时外戚实在太过于跋扈,甚至利用内外朝制度将君主和朝臣隔绝。君主若想夺回皇权,就只能依靠宦官了。

比如在东汉末年,汉桓帝‌刘志为推翻权臣‌梁冀的专权,利用厕所的私密空间与亲信‌唐衡讨论对付梁冀,在确定了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对梁冀的不满后,刘志与他们密谋,最终成功夺回了皇权。‌

扳倒外戚后,宦官得以成为朝堂上一股重要的力量,他们监督朝臣,成为君主制约外戚和士大夫的工具。

这套体系起初运行平稳,但随着士族的日益强势,平衡被打破。外戚何进听从士族袁绍的计策,试图清除宦官一家独大,此举最终引发整个东汉王朝的崩盘。

东汉的平稳运行和最终崩盘,无不揭示了平衡的重要性。但轮到曹丕执掌朝政时,显然没有借鉴这个经验教训。

何进打破了汉末的均衡

用九品中正制巩固士族地位,造成士族势力快速崛起。

众所周知,曹魏的建立离不开一股势力的鼎力协助,那便是颍川大族。

从东汉开始,颍川人士就在朝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汉桓帝、汉灵帝时期,李膺、杜密等不畏强权,让颍川士族闻名于天下。

曹操将汉献帝迎至许都,更是在以荀攸、郭嘉、荀彧等为代表的颍川士人群体的辅佐下得以平定北方。

提出推行九品中正制的人是颍川人陈群,而因这个制度而获益的便是陈群背后的颍川士族。他们吃尽了制度红利,一举成为曹魏时期名闻全国的显赫群体。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对士族的一次洗牌,剔除掉华而不实的名士,让真正有资源、有能力的顶级豪门浮出水面,并重点扶持,从而为其篡汉夯实基础。 

但这也为曹魏的短命埋下了伏笔。

首先,削弱皇权。颍川世族为了维持利益选择抱团,他们在姻亲上构筑亲缘关系,在朝堂上也形成抱团、提携和帮助的关系,彼此表现为一体,几乎形成了闭环。

虽然暂时维持了表面繁荣,但也造成了深层次的负面影响。比如司马懿就是被荀彧所举荐,并通过颍川士族错综复杂的关系,最终逐步掌控了曹魏的核心权力。

其次,日益腐化。颍川士族盛极一时,接着就开始走下坡路。颍川士族得以发达,是依靠他们自身所具有的儒家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些优秀品质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但自从抱团后,他们开始进行各种投机和钻营,过去的优秀品质他们弃之如敝屣,这就导致他们不断腐化堕落,直至成为空有其表的豪门。

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怎能被依靠,怎能维持曹魏的长治久安?

颍川士族

提起曹魏宗室的走弱,便不得不从夺嫡之争开始说起。

曹操去世之前,围绕曹丕曹植谁应当继承魏王之位的问题,曾有一场激烈的立嗣之争。

时间一长,下属间渐渐形成了拥护曹丕和拥护曹植的两个集团。拥护曹丕的有贾诩、崔琰、司马懿、陈群、桓阶、邢颐、吴质等人,拥护曹植的有丁仪、丁廙、杨修、孔桂、杨俊、贾逵、邯郸淳等人。他们各自结为党羽,尔虞我诈,互相倾轧。

曹植因为文采出众为曹操所赏识,在这场争夺战中渐占优势,有几次机会能当上世子。但因为曹植行为任性,平时不注意节制自己,而且还醉酒擅闯司马门,终为曹操所不悦,与王位失之交臂。

其实细细品味,立嗣之争绝没有那么简单。

一开始曹丕就被委以重用,而曹植只授爵位不任职。随后曹植不拒绝不负责,被众人推着和曹丕夺嫡。

仔细看看夺嫡之争受害者,似乎可以发现他们有着某种相同的背景:崔琰、毛玠、杨修、丁仪兄弟都是势力强大的世家豪族,并且都打心里忠于汉室。

显然如果未来哪天曹家人试图篡汉自立,必然会遭到这些豪族的反对。

对于曹操父子而言,这些人就是曹魏今后最大的风险点,必须对他们进行打压,让他们的家族在压力之下俯首听命,这样曹丕的称帝便顺理成章再无阻碍。  

虽然是为曹丕称帝扫清障碍,但其中也有两股势力争斗的影子。

当时曹魏朝廷内,追随曹操的主要是汝颍集团以及谯沛集团。

汝颍集团是一批出身高贵且支持曹魏的世家大族,而谯沛集团则是元从曹操的宗室新贵。

汝颍集团后期发展迅速,荀彧、崔琰等人几乎把控了曹魏的人才选拔。对此,曹操也想过办法,比如接连逼死了荀彧、崔琰,让汝颍集团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试图建立“强主+弱臣”的体系。但曹操这种做法很难持久,毕竟谁都难以保证下一任君主能够继续强势下去。而谯沛集团主要活跃于军界,在朝局上的影响力极其有限,很难对汝颍集团形成制约。

这就意味着,如果曹操之后哪一代出了庸主,没人帮忙管不住汝颍集团不说,还会反受到其控制。

在这次立嗣之争中,汝颍集团的人为儒家弟子,倡导嫡长子继承制力挺曹丕,而曹植实则得到谯沛集团的支持,曹植的主要支持者如杨修、丁氏兄弟都是沛人。

虽然借立嗣之争,忠于汉室的人被扫除一空,但曹丕最终获胜,也带来了汝颍集团强势和谯沛集团的走弱。

曹丕称帝后,两派实力强弱分化更加明显,本与军权无缘的汝颍集团不仅参与政事,还逐渐掌握部分军权,而谯沛集团在朝堂上影响被削弱不说,也失去了对军权的垄断。

追随曹操的谯沛集团渐渐失去了军权

因为夺嫡之争的阴影,曹丕不允许藩王参政,这对曹魏影响深远。比如魏明帝曹叡死后托孤,若是让身为藩王的曹宇辅政,违背祖制很容易引起朝局动荡,弥留之际的曹叡不敢冒这个险。

要知道曹宇是出了名的长寿,一直活到了司马炎称帝之后。如果让这位长寿藩王辅政,说不定就没司马懿啥事了。

但曹叡并不这么想。

在他眼里,曹宇是曹操之子,且属国兵多将广,托孤重用之后难免有尾大不掉,甚至将小皇帝取而代之的风险。

相比之下,曹爽只是旁支宗室,根基没那么牢靠,在朝堂上影响力也有限,如果托孤给他,其必然会选择靠支持小皇帝来维持自身地位,这样就能与宗室、朝臣等势力形成相互制衡的格局,相对更为稳定。

但曹爽却只是一个名不副实的平庸之辈。

在曹丕的一番操作下,其他的势力都变得不堪一击:藩王不得参与朝政,旁支宗室又能力平平,原本掌控军队的谯沛集团却被迫让出了军权。

而颍川士族的领袖人物司马懿,却带领着司马家族、汝颍集团同盟者、及其门生故旧在朝堂上占据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所以到了后期,司马懿与曹爽在高平陵对决时,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抵抗,一举轻松获胜。 

可见打破了平衡会导致多么可怕的后果。

反观现实,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也是如此吗?

有些人为了在工作中取得突破,急迫地去联合某一方合作,但这样一来就会打破原先的状态,导致局势的失衡。正是这种失衡会导致另外一些人利益受损,而这也是其容易招小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当你为了达成某一目的时,当你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就千万不要轻易地打破现有均衡。

借鉴曹丕的经验教训,我们才能够减少阻力、行稳致远。

0 阅读: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