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成为名副其实的“好圣孙”吗?或许,并没有

梨评历史 2024-08-05 15:04:50

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刚刚登上皇位的朱棣面临了和老父亲一样的难题,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还是立更像自己且功勋卓著的次子朱高煦为储君?

平心而论,他是想立朱高煦的,不然也不会在在群臣上言请立太子的时候,表示了拒绝。

不仅如此,朱棣反而在次月,任命朱高煦前往开平操练,甚至委以重任。

《大明风华》里的朱瞻基,影视剧形象和史书形象,相差有点大

比如出发前就让武安侯郑亨、安平侯李远、武城侯王聪等靖难功臣都受朱高煦节制,可见朱棣对朱高煦的重用和寄以厚望,也证明在四年的靖难之役里,朱高煦已经和朱棣一帮武将们建立深厚的关系。

而这些,也成为朱高煦谋求太子之位的资本。

朱棣不仅对朱高煦委以重任,更写信给镇守北平的世子朱高炽,让他配合朱高煦行动:

闻虏欲犯边,今命高煦将兵驻开平御之,尔镇守北京,于事宜用心经理,将士起行之际,赐宴及钞,仍遣人督运粮饷,随军而行,不可缓也——《明太宗实录.卷十七》

可见朱棣目前更看中谁,显而易见。

所以目前朝廷之外,关于太子之位分为两派,一帮是文臣支持的朱高炽,一帮是武将支持的朱高煦。

朱高炽和朱高煦

尽管文臣在正月请立朱高炽为太子遭到拒绝,但他们并不会轻易放弃,反而在当年三月,再次上表请立皇太子。

但朱棣依旧拒绝,并且以“长子智识未广,德业未进,储贰之任,岂当遽承”为由拒绝。

太子是国本,太子不立,则政局不稳,除了文官,连藩王们都上表请立了,比如周王朱橚。

但朱棣依旧认为朱高炽需要进一步锤炼,现在立储,为时过早。

可见朱棣一开始对储君人选就颇为犹豫。

就这样一直拖了一年,到了永乐二年(1404年)的时候,实在拖不下去了,四月初四,正式册立朱高炽为太子、第二子高煦为汉王,第三子高燧为赵王。

为何一年内,朱棣态度转变了呢?

原来朱棣发现,支持朱高煦的都是靖难的武将,势力较为单薄,但朱高炽不一样,大部分文官都支持他,还有分量极重的姚广孝,就连结发妻子徐皇后也鼎力支持。

姚广孝

虽说朱棣是马上打天下的皇帝,并不会屈服于文官势力,但现在朱棣由秩序的破坏者变成了秩序的维护者,需要治理天下了,不可避免要和文官们合作,而朱高炽无疑是沟通合作的最佳人选。

加上徐皇后和姚广孝两位重量级人物的支持,这才下定决心册封朱高炽为太子。

然而朱高炽这个太子之位并不稳固,甚至还有点摇摇欲坠。

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家族内部有力支撑者徐皇后薨逝,这对朱高炽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但对于朱高煦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此时朱高煦利用朱棣的宠爱没有去封地,徐皇后的薨逝无疑让自己有了一次觊觎的机会。

只是朱高煦少算了一点,朱高炽虽然没了徐皇后的支持,但却有一位后辈人物正逐步成为朱高炽坚强的后盾,这就是朱高炽儿子朱瞻基。

朱瞻基自幼由徐皇后亲自抚养长大,其人品和性格,朱棣都看在眼里。

朱棣是一个马上皇帝,对军事十分的重视,在外期间都主张对外出击,其治国方略也是以开拓进取为主,绝非是那种统保守内敛式的儒家帝王。

朱棣是开拓性的君王

显然,这样一个皇帝,在儒家文官眼里,简直就这是太折腾了,但朱棣才不管,对于权威仅次于朱元璋的他来说,他不仅自己要如此,还希望自己的接班人也是如此,让后世之君,继续进行自己的规划大业。

所以,朱棣看不上朱高炽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朱高炽就是典型的儒家帝王形象,守成尚可,但绝非开拓型君王,尤其是出征,别说骑马打仗,就连走几步都喘气,因而心里更加认可朱高煦。

但朱瞻基的出现,让他意识到自己可以亲自培养一个让人满意的继承人,万一朱瞻基也用这个方式培养后世帝王,还能再多传承自己理想一代。

有了朱瞻基,再也不用考虑废长立幼了,更可以避免因这件事造成不好的影响,维系稳定。

所以在永乐九年(1411年)十一月,朱瞻基十三岁行冠礼成年不久,就将其册封为皇太孙,显然朱棣有些迫不及待了。

而在永乐十三年(1415年)四月,朱棣复设府军前卫,并且佥选二十五所数万幼军作为皇太孙朱瞻基的亲卫军。

骑马的朱瞻基

要知道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时候,朱元璋重新制定了礼仪制度,其中府军前卫因为卷入了蓝玉案而被取消序列,此时复设,却不跟随太子朱高炽,很显然,就是出于对这个大孙子的偏爱。

所以这么看来,解缙的“好圣孙”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从一开始,朱棣就非常认可朱瞻基的,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朱高煦彻底没了太子争夺的机会,而后只是为了平衡太子势力而存在。

可惜朱棣不知道,自己这个大孙子根本就是一个影帝,加上一帮文臣对朱瞻基的附和吹捧,终究还是看错了这个“好圣孙”。

解缙的好圣孙,只能是锦上添花

其实从《明史》里可以看出,朱瞻基根本不怎么像朱棣,但偏偏却假装自己很像,尤其是在军事方面。

实际上在军事方面,朱棣从一开始,就打算好好培养朱瞻基的军事能力,毕竟朱高炽都那样了,没法培养,只能培养朱瞻基了。

因而朱瞻基除了要学四书五经之外,还要学武,学习各种军事技能。

永乐十年(1412年)八月,朱棣下令,从全国各地挑选年十七至二十勇健有才艺者,充当朱瞻基的贴身护卫,而在十月份,朱棣又让朱瞻基在方山演武,想要考察朱瞻基的个人勇武水平。

而随着朱棣愈发看重朱瞻基,更是在此后的各种演武军事活动中带着他,一方面让他长长见识,一方面就是考察他。

而朱瞻基也善于讨朱棣喜欢,比如永乐十一年(1413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击毬射柳重,朱瞻基射箭连发皆中,朱棣高兴之余出了一个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

朱瞻基心领神会,立即以“一统山河日月明”对上,工整对仗,非常合朱棣的胃口。

当然,演武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看能力的还是在战场上的。

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朱棣北征,朱瞻基随行,在行军途中,朱棣就不断考察朱瞻基的骑射能力,而朱瞻基也有意识的讨好朱棣,根据朱棣的想法,答出朱棣想要的答案。

朱瞻基和朱棣

比如朱棣指着山河和行军的将士问朱瞻基:“汝知吾所以为此者乎?”

此举就是想看看朱瞻基是否认同自己的开拓政策,朱瞻基作出了教科书的回答:

陛下岂为图其土地,利其资畜,而勤远畧哉!顾此虏禽兽之性,虽施以天地大恩,不知感戴,暂服而遽叛,非獮薙之,久亦难制。昔禹之征苗,文王之伐崇密,皆非得已也-《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六》

朱瞻基表示,爷爷哪里是为了贪图土地呢?完全是因为这帮人不识好歹,大明给他们恩惠,却不思感恩戴德,反复无常,如果不彻底铲除,后患无穷,爷爷出征,堪比大禹征苗,周文王征讨崇国、密国(两个都是商族国家),是大义之举。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不,朱瞻基马上又来了一句:

陛下尊居天位,享四海之奉,岂不自乐,而仰劳圣躬,跋涉远外者,无非欲驱此除此虏于遐荒绝漠,令一迹不敢近塞下。使子孙臣民长享太平之福耳

说爷爷是天下至尊,在家享福不好吗?但现在却不辞辛苦征战,就是为了替子孙解决边患,让子孙享受太平。

随后翻身下马,给朱棣磕了一个头。

如此精彩的回答,如此精湛的表演,我想,征战沙场几十年的朱棣可谓老大开怀,说不定眼里还有泪水,更加认可朱瞻基是一个自己期望的继承人。

朱瞻基的表现,让朱棣老大开怀

毕竟朱棣出征,的确耗费钱粮无数,朝廷早有不满的情绪,但因为朱棣强势,没人敢反对罢了。

但朱棣认为,自己是为了给子孙留下一个太平之世,北元虽然崩了,但鞑靼和瓦剌还在,黄金家族号召力还在,不彻底击溃他们,万一某个枭雄再度一统蒙古,儿孙岂能挡得住?

所以趁现在国力强盛,即便灭不了他们,也要击溃他们,最好让他们碎成一地无法联合,这样子孙们再无能,也能确保边疆无忧。

这就是朱棣连番出征的目的。

而朱瞻基的这番话完全讲出了朱棣的内心想法,自然深受朱棣的喜欢。

然而朱瞻基真的想打仗吗?我看未必,其言行,无非是讨朱棣欢心罢了,朱棣一死,全都抛之脑后。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瞻基刚刚登位不足一年,不服的朱高煦就立即起兵作乱,对于叔叔的起兵,朱瞻基一开始就安排人去平叛,自己根本不想亲征的。

朱瞻基根本不想亲征的

这还是对内,对外,更是惨不忍睹。

朱棣出征是为了打击鞑靼,但朱瞻基出征,顶多就是巡边罢了,一生巡边三次,每次顶多一个月,很少真正作战。

其中宣德三年(1428年)九月,兀良哈寇边,朱瞻基巡边,但怎么打仗呢?就是利用弓箭、火铳一顿乱射,此时朱棣留下的精兵强将还在,而兀良哈一看黄龙旗,就知道是皇帝亲征。

前几年,他们真被朱棣亲征打怕了,以为朱瞻基也是如此,立马宣布投降。

这算朱瞻基一生里较大的对外征战了,无法和朱棣相比,而兀良哈实力也是远远不如鞑靼和瓦剌的。

当然,这些不算什么事,真正让朱棣看走眼的是朱瞻基对外政策的短视。

永乐元年的瓦剌和鞑靼

前面说了,朱棣北征,就是为了击溃北元残余势力,而当时残余势力包括黄金家族为首的鞑靼和瓦剌,其中鞑靼和瓦剌在前两次被朱棣击溃过。

相对于瓦剌,朱棣真正要灭的其实是鞑靼阿鲁台部,为此朱棣一边打,一边扶持瓦剌,毕竟北征都是深入漠北,还偶尔摸不到,无法打击阿鲁台主力。

但瓦剌不一样,同为蒙古人,自然想要痛打落水狗,争一争草原权力。

只是朱棣天不假年,扶持瓦剌灭了鞑靼这个想法未能实现,没能看到那一天,但朱瞻基看到了。

宣德六年(1431年),在瓦剌的连番追击下,阿鲁台被逃往漠南,一直跟随他的永谢布十营,也军心涣散,这就是朱棣等待了十几年的机会。

朱棣去世前的瓦剌和鞑靼

对于朱瞻基来说,其实很好处理,毕竟历史上这种事情很多。

比如汉宣帝时期,南匈奴被北匈奴打的毫无立足之地,被汉宣帝招降,依附于汉朝生活,成为大汉北方的门户。

当然,如果朱瞻基不想让他们依附,也可以灭了他们,比如唐朝的时候,颉利可汗在草原上被连番追击,退守漠南,被李靖给灭了。

不管是归降和还是灭了,其实都没问题。

但朱瞻基干什么了呢?啥都没干,尽管有人提议出兵收降,但朱瞻基表示:“乘人之危而击之,岂仁义之师。”

这话说活的,冠冕堂皇,但朱棣要知道了,怕不是要从长陵里跑出来揍他一顿,毕竟自己等待十几年的机会,就被朱瞻基这小子白白浪费了。

更要命的是,朱瞻基还派遣使者告诉阿鲁台,说咱大明是仁义之师,不会趁人之危,还让大同总兵郑亨不准出兵。

阿鲁台师朱棣的老对手了

就这样,朱瞻基白白错过了整合蒙古的机会,也是大明二百年唯一的好机会。

然后阿鲁台被瓦剌击溃,余部被收编。

现在鞑靼是消退了,但瓦剌崛起了。

说实话,朱棣扶持瓦剌是为了制衡鞑靼,现在鞑靼没了,自然要削弱瓦剌了,但朱瞻基却啥也没干。

瓦剌整合三部了,朱瞻基无视;

瓦剌吞并阿鲁台残部整合鞑靼了,朱瞻基无视;

瓦剌掳走哈密王、控制关西七卫了,朱瞻基无视;

瓦剌连兀良哈三位都征服了,朱瞻基还是无视;

瓦剌又入侵海西女真了,朱瞻基搭理都没搭理。

这样放任的结果,就是让瓦剌成长为一统蒙古草原的瓦剌汗国。

瓦剌彻底做大

北边坐看瓦剌做大,南边也是一言难尽,彻底放弃了永乐朝君臣打下并且苦心经营的交趾,至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信任英国公张辅。

为啥不信任呢?因为张辅和朱高煦一起征战过,且朱高煦密谋反叛的时候,约张辅为内应。

尽管张辅立即用实际行动告诉自己的忠心,但却永远不被朱瞻基信任,也不派他出战。

说实话,靠张辅和黄福,其实可以打赢的,因而他们坚决反对朱瞻基和杨士奇的弃地,但终究是徒劳无功。

当然交趾放弃顶多缩边,真正要命的还是北方的瓦剌。

因为朱瞻基的放任,瓦剌的版图已经不亚于当年铁木真刚刚一统的蒙古帝国,也先的蒙古铁骑都横扫到乌兹别克了。

朱棣的担心成为现实,毕竟瓦剌一统之后必然会南下。

这就是朱瞻基给儿子朱祁镇埋了一个大坑。

别看土木堡之变是王振和朱祁镇瞎指挥所致,这是直接原因,事实上,在土木堡之战前,明军已经在猫儿庄、鹞儿岭打了两次败仗,伤亡数万人,这两次可没有朱祁镇瞎指挥。

至于为何呢?很显然,就是因为朱瞻基时期武备松弛,放任卫所制败坏,彻底让明军野战能力退化了。

面对全盛时期的瓦剌,就算朱棣来到正统年间,也要避其锋芒,毕竟精兵都被好圣孙给玩没了,要是朱瞻基多活几年,土木堡之变说不定提前上演。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前的瓦剌

可以说土木堡之变,很大一部分锅就是朱瞻基的。

有人说,朱瞻基好歹开创“仁宣之治”,怎么能这么说他?

事实上,早在明朝的时候,就有人这么说了,比如弘治年间的大臣马文升就说过:“宣德以来武备渐弛,迨至正统,民不知兵,所以有土木之败迩。”

除此之外,嘉靖时期的霍韬也说过:“世传三杨入阁,极一时勋名之盛,不知三杨坏我太祖之法已多矣。上下要安,苟且度日,卒始正统之乱。”

三杨是什么时期的大臣?是朱瞻基时期的,霍韬不好说朱瞻基,只能以三杨指代,可以说朱瞻基时期仁宣之治的水分有点大。

当然,朱瞻基也不是很差罢了,内政方面做得还算不错,比如完善了内阁制度,确立了地方巡抚制度以及减免赋税,减轻民众压力等等。

只是朱瞻基内政虽然不错,但对外实在是太失败了。

开拓疆土,哪有斗蛐蛐好玩

说实话,朱瞻基算是大明第一个喜欢“不务正业”的皇帝了,除了当皇帝,还喜欢花鸟蟋蟀,诸多珍异玩好等等:

然宣德年间,朝廷起取花木鸟兽及诸珍异之好,内官接迹道路,骚扰甚矣——《菽园杂记》

可以说这些这才是朱瞻基真正的心中所爱,至于文艺创作也不少,大明所有帝王里,朱瞻基留下的诗画作品是最多的。

这还是在位十年,要是多在位几年,诗画作品肯定更多,当然弃地也会很多,要是等到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叛乱,按照朱瞻基一贯的弃地风格,说不定云南都保不住了。

朱瞻基书画作品

所以啊,好圣孙好圣孙,朱棣在某方面,至少在军事方面,朱棣的确看错了朱瞻基。

本质上朱瞻基和朱棣是不那么像的,只是表现得像罢了,看准朱棣的喜好,然后投其所好,骗过了朱棣,自然也稳固了朱高炽这一脉的帝位。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