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一旦爆发战争,美国候任防长说出结果:20分钟就能分出胜负

和裕看娱乐 2024-11-18 13:55:04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 | 笔海言史

编辑 | 笔海言史

近年来,中美关系因各种复杂因素持续紧张,从贸易争端到科技竞争再到军事对峙,双方的博弈已经扩展到全球各个角落,然而,在这样高度敏感的背景下,美国候任防长皮特·海格塞斯的一番话再次将焦点推向了军事领域。他声称,中美一旦爆发战争,结果可能在20分钟内就能分出胜负。

这样的表述既引人注目,也让人不禁想问,所谓的“20分钟论”究竟有多少依据?更重要的是,这种言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呢?

海格塞斯的言论最早出现在他参与的播客节目中,他直言,美国过去十几年针对中国的兵棋推演中屡次失败,特别是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的模拟中,美军几乎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办法。

根据他的描述,中国拥有一支高度精良的导弹部队,仅需15枚高超音速导弹便能在20分钟内摧毁美国10艘航母。

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美国国防智库近年来针对中美军事冲突的推演结果确实不容乐观,在一些模拟中,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损失严重,甚至难以在第一岛链内开展有效行动。

中国近年来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进展无疑是全球瞩目的焦点,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新型高超音速武器GDF-600更是引发广泛关注。

这种武器不仅具备高速飞行的能力,还可以携带多种子弹头,实现对广泛目标的精准打击,其最大射程覆盖了200至600公里的范围,尤其针对第一岛链的目标具备极强的打击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导弹还能突破敌方防空系统的拦截,为实现突袭式攻击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相比之下,美国目前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进展却显得步履蹒跚。多次测试失败让美国在这一关键技术上的差距逐渐显现,也为中美军事对抗增加了新的变量。

海格塞斯的发言不仅是对中国军事实力的某种“高估”,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军在战略规划中的潜在短板,众所周知,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是依赖航母战斗群实现力量投射。

然而,随着中国东风系列导弹的服役和高超音速技术的突破,航母这一曾经象征美国海军无敌地位的标志性力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东风21D和东风17等武器不仅能打击海上目标,还对亚太地区的美军基地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美国失去了这些前沿基地的支撑,其全球部署的灵活性和威慑力将大幅削弱。

这一系列军事进展背后,也折射出中美两国对冲突风险的不同态度,虽然美国一再渲染“中国威胁论”,但实际上中方的军事策略更倾向于防御,中国的国防战略核心是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而非主动寻求与美国一战。

然而,美国却将这种防御性姿态视为潜在威胁,并以此为借口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力部署,这种“你争我夺”的态势无疑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也让整个地区的安全局势更加复杂。

特朗普选择提名海格塞斯为防长,本身也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强烈争议,这位缺乏国防系统任职经验的新闻主播出身者,被认为是“政治酬庸”的典型代表,许多任认为,海格塞斯的专业资质不足以胜任管理五角大楼这样庞大的机构,他更像是特朗普试图通过忠诚盟友全面掌控国防政策的一步棋。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门外汉”式的防长候选人,却以尖锐的言论触及了中美关系最敏感的神经,他的表态虽然不乏夸大成分,但也揭示了中美军事实力对比中的某些真实细节。

中美军事关系的未来走向无疑将深刻影响全球的安全格局,尽管双方都有意避免直接冲突,但在高超音速武器等尖端技术领域的竞争却不可避免,中国通过珠海航展等平台展示的现代化军力,以及美国在技术研发上的滞后,正悄然改变传统的力量平衡。

海格塞斯的“20分钟论”虽然听上去危言耸听,却为观察中美军事较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它提醒人们,技术差距的扩大不仅是一国军事实力的体现,也可能成为影响全球和平的重要变量。

回到问题的核心,中美一旦爆发战争,真的会在20分钟内分出胜负吗?也许答案并不那么简单。

战争从来不仅仅是技术和武器的较量,更关乎战略、资源和国际社会的多重博弈,即便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具备极强的打击能力,但美国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仍然对全球构成威慑,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轻易诉诸战争。

可以肯定的是,海格塞斯的言论将继续在中美关系的舆论场中发酵,它既是对中美军事博弈的尖锐注解,也是特朗普政府外交与国防政策的一个缩影,对于中美两国来说,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才是决定未来最关键的因素。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美国新防长提名人称:中国眼光长远,而我们一无所知》——观察者网2024-11-14 20:23:32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