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曾经一度风光无限,一路高歌猛进,市场份额逼近70%,可2024年年底开始,形势急转直下。
俄罗斯看到中国汽车卖得这么火,心里就开始琢磨了:不能光成“接盘侠”,得扶持自家产业,于是开始制定各种限制政策。
难道中俄汽车贸易的“蜜月期”就此结束,中国车企又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寒流”?
中国汽车盛极而衰2024年底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可谓是红旗招展,68%的市场份额,数字听着就让人振奋。
大街上跑的,十辆车里就有将近七辆是中国品牌,比国内某些地方的占比还高,自主品牌里的“扛把子”们,那更是赚得盆满钵满,订单接到手软。
就拿当时的数据来看,哈弗牢牢占据了12.08%的份额,奇瑞紧随其后,也有10.07%,吉利也不甘示弱,拿下了9.8%。
可惜好景不长,盛极必衰的戏码在2024年底就上演了,从11月份开始,这些中国品牌的销量就出现了肉眼可见的下滑。
奇瑞整体销量虽然只下滑了2.2%,但它旗下的欧萌达就比较惨了,直接跳水30.7%,长安汽车也跟着往下掉,跌了5.3%。
就连一直表现稳健的吉利也未能幸免,下滑了3.8%,明明之前卖得那么好,这下突然熄火了,原因也很简单。
成本越来越高,价格上去了,俄罗斯消费者怨声载道,车子自然也就有点卖不动了。
俄罗斯的“保护伞”要说俄罗斯限制中国汽车进口,其实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早在2010年普京就玩过这么一出。
当时他就宣布要提高外国汽车的进口关税,目的很明确,就是想逼着那些国际汽车巨头们在俄罗斯建厂。
结果那一年中国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直接暴跌了96.5%,十分惨烈,这其实已经给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俄罗斯是铁了心要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不想一直当“冤大头”,时间快进到2023年,随着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份额的不断攀升,俄罗斯终于坐不住了。
2023年10月1日起,俄罗斯修改了平行进口车的规定,新规一出,十多个中国品牌都被踢出了平行进口的名单,进口流程变得更烦琐,成本自然也就上去了。
第二招,是“堵漏洞”,2024年4月1日,俄罗斯联邦政府第152号法令正式实施。
这个法令更狠,直接规定,以前那些从中国绕道中亚国家再进入俄罗斯的平行进口车和二手车,通通都要补齐该交的税费。
第三招,也是最狠的一招,叫作“提高回收费”,从2024年10月1日起,俄罗斯对进口汽车和挂车设备的回收费平均提高了80%。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最终还是得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进一步推高了中国汽车的价格,导致俄罗斯消费者就没那么爱买中国车了。
俄罗斯为什么要出台这些限制政策,说穿了就是为了保护自家的汽车工业,他们不想仅仅成为中国汽车的“倾销地”,更不想自己的市场被外国品牌完全占据。
中国车企的“俄罗斯困境”要说在中国车企里,目前在俄罗斯做得最好的,还是长城旗下的哈弗,早在冲突事件发生之前,就在俄罗斯图拉州建了一个工厂。
很多中国车企不是没想过在俄罗斯建厂,但仔细一琢磨,这风险实在太大,让人望而却步。
地缘政治风险悬在头上,国际形势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万一哪天又出个什么幺蛾子,之前投进去的巨额资金可就打水漂了。
建个汽车厂不是小数目,几亿美元砸进去都是很正常的,而且回报周期还长,十年八年都是常事,这要是中途出了岔子,哭都没地方哭去。
俄罗斯市场就这么大,容量有限,一年撑死了也就卖个一百多万辆新车,这对于中国车企动辄百万辆的产能来说,还真不够塞牙缝的。
像一汽之前就雄心勃勃地计划在俄罗斯生产红旗H9,结果调研之后发现,俄罗斯的高端车市场太小了。
一年也就卖个十万二十万辆,根本撑不起红旗的生产规模,最后只能无奈放弃,建厂是为了赚钱,要是市场消化不了这么多车,那建厂还有什么意义。
最让人头疼的一点,就是俄罗斯的地方保护主义,在俄罗斯做生意,那真是步步惊心,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坑里。
之前就有一个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经销商突然宣布破产,结果导致这家车企损失了超过3亿元人民币。
而且就算去打官司,俄罗斯法院也不一定站在你这边,这种事情一出,谁还敢轻易去俄罗斯建厂。
所以为了规避风险,很多中国车企之前都采用CKD模式,也就是把零部件从国内运到俄罗斯,然后在当地组装。
这样可以省去一部分建厂的成本,也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但现在俄罗斯的政策越来越严格,连CKD模式都受到了限制,中国车企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
明算账时代那么面对俄罗斯的“保护伞”,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未来会走向何方,是继续坚守,还是另寻出路?
其实中俄两国在汽车贸易领域的合作博弈,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虽然两国关系友好,但“朋友”归“朋友”,生意场上还得“明算账”。
俄罗斯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发展本土汽车工业是他们的长期目标,不可能永远为外国品牌敞开大门。
中国车企也要认清现实,不能一味地依赖俄罗斯市场,要做好多元化布局,未来,中国车企需要调整在俄罗斯的市场战略。
一方面,可以加强和俄罗斯政府企业的沟通,寻求合作共赢的解决方案,比如可以探讨更灵活的合作模式,例如技术转让、合资建厂等等。
既能满足俄罗斯发展本土汽车工业的需求,又能保证中国车企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开拓其他市场。
结语归根结底,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
国家之间也好,企业之间也罢,合作的基础是互利共赢,而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中国车企需要认清这一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