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拜年,走亲访友,增加亲情,几千来的老传统,本为好事、乐事一桩,没想到如今却成为了年轻一代头疼反感的事。
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走亲戚,特别是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有学者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断亲”。
其实,所谓的“断亲”也并非当下才有,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
随着城市化与人口迁移流动、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生活压力与内卷以及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断亲”,“断亲”是现代化的结果。
譬如在广大农村,老一辈人的亲戚大都在一个村、一个县,没几个能跑出一个市。现在不一样了,还在村里县里生活的人很少,基本上都跑到外地去打工了,而且老一辈的孩子上学和工作都在天南地北,晚辈和长辈们见的面很少,和长辈之间的孩子见的面更少,同龄同辈之间都不熟,自然没有亲切感。
对于“断亲”现象,某网友感慨地说,在唯利是图的时代,亲戚情份比爱情还难得。亲戚之间需要有良好和睦的关系才能维系,如果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的话,谁不愿意走亲戚?问题是这东西比爱情还要双向奔赴,但凡有一方让另一方不舒服就完犊子了。亲情比爱情难得,却比爱情还脆弱,爱情遭遇挫折,弥补一下可能还会挽回,亲戚如果闹过矛盾,今后基本上就不见完事了。
还有某网友用朋友之间友谊来比喻,说朋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情投意合自主选择的关系,而亲戚关系是所谓亲情伦理捆绑后的被动选择的关系,在当下这样自主、独立、个性的人格文化下,亲戚关系显得有点苍白无力。
说到底,“断亲”,不是年轻人不喜欢走亲戚,是现在平时都不怎么走动,感觉很生疏,然后亲戚就开始问:工作、婚姻。虽说是关心,但也很尬。表哥,表姐,堂哥,堂姐,不是懒于,不屑于,是疏于。觉得各自安好就行。在许多年轻人这一代,或许等父母那辈不在了,他们之间可能就不会再联系了。
其实仔细看,不光是年轻人,过年父母辈的串亲戚,如今基本上也是变成了一年一度扔下东西就跑的打卡任务,不少年轻人认为,等父母这一辈串不动了,属于这一代人的游戏也就落幕了。
去非认真梳理了一下,发现年轻人不愿意走亲戚,有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就是会被亲戚追着问婚姻、问工作、问收入、问孩子等等。这些常常令他们感到尴尬、反感和不开心!
现在年轻人重视隐私,传统文化不应该以攀比和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别人,婚姻、工作、收入、生子等等,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再者,现代社会,年轻人本来压力很大,外压和内压已经让年轻人喘不过气了,过年好不容易放松一下,如果碰上这类糟心事,自然心里不舒服。
尽管“断亲”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家庭功能、减少宗亲互助,但对于个体而言,需要通过“断亲”减少无效社交。
恰如研究者所言,“断亲”断掉的是那些一年都未必能见一次的、仅有血缘关系维系的亲戚,亲近的是在经济与情感上都能带来慰藉的家人。这其实体现了一个成熟的人良好的自我分化水平。
友情爱情可以自主选择,而亲情选择不了,一旦有了隔阂,很难圆满。
贫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