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3句话,孩子听课效果好,学习成绩棒,比“好好学习”管用

红红说育儿TXH 2024-03-11 20:32:03

大家好,我是红红~

“好好学习”真没用

开学第2周,同事小李又被老师点了名,原因很简单:她家一年级在读的孩子敏敏上课发呆、玩手指,不但跟不上老师讲课的思路,还不参与课堂互动、甚至连课后作业也没完成。

老师在家长群直言:上学期不会听课还情有可原,这都下学期了,再不纠正,孩子的学习只会越来越吃力、被同龄人越甩越远。

对此,小李又是委屈又是不解:“从孩子刚上一年级起,我每天都会再三告诫他,一定要好好学习。孩子明明答应的好好的,可老师还是点名批评,我说也说了,骂也骂了,他不改,我能有什么办法?”

看着几近崩溃的小李,大家纷纷点头表示深有同感:“我家也这样,他自己也说会好好学习,可是该发呆还是发呆”“嘴上说得好听,作业该错还是错、该漏照样漏”“玩手指、戳橡皮一样不落”……

就在大家唉声叹气时,教师出身的李姐忽然来了一句:“其实,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好好学习’真的没用。”

这下,办公室炸了锅,“好好学习”怎么就没用了?

看着气得脸红脖子粗的一群同事,李姐也不矫情,直接就陈述了她的理由。

“好好学习”执行难

首先,“好好学习”没有具体要求

什么是“好好学习”?

上课不开小差算不算?上课不说小话、不交头接耳、不下位、不扰乱课堂算不算?不玩手指、不戳橡皮、不发呆算不算?

如果是考试课,认真听老师读题、写字工整、保持卷面整洁、不乱涂乱画算不算?

由此可见,虽然“好好学习”本身没有具体要求,但是真正包含的要求却非常多。可正是因为要求太多、太空,孩子反而做不到,即使迫于压力答应下来,真正能执行到位的孩子也没几个了。

其次,对“好好学习”的理解不同

曾经听过一个笑话,说女孩想找个“投缘”的对象,男孩听罢异常沮丧,“头扁一点不行吗?”

其实,这样的理解偏差,在家长和孩子身上也不少见,比如,家长说的“好好学习”可能是上课认真听、作业好好做、考试成绩好;孩子理解的“好好学习”可能就是上课少玩几分钟橡皮、老师说话时自己闭嘴。

至于不玩橡皮玩什么?自己闭嘴了还能干什么?可能就是玩手指、发呆。

由此可见,对“好好学习”的理解不同,最后得到的结果也会天差地别。

再次,“好好学习”没有榜样可参照

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可照搬的参照榜样,可是,因为每个人学习习惯的不同,即使是同样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在真正“好好学习”时,就会出现不一样的表现。

比如:小丽语文成绩好,她读两遍课文就能背诵,我读三遍还磕磕绊绊;小刚数学计算很厉害,他看一眼就知道答案,而我却要静下来想一想。

可见,同样的“好好学习”,换个人就会出现不一样的状况,别人的榜样不一定适合自家孩子。

因此,与其逼着孩子“好好学习”,不如教给孩子具体可行的学习要求。

常说3句话,孩子听课效果好,学习成绩棒,比“好好学习”管用

“上课时,眼睛跟着老师走”

上课时,很多孩子容易走神、发呆,不是孩子故意捣蛋、不听话,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不知道该干什么。因此,告诉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上课时,眼睛跟着老师走”。

眼睛跟着老师走,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时刻落在老师身上,思路也会不自觉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走,有了目标,孩子就不容易跑偏。而一旦孩子听懂了,就会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如果孩子比较腼腆、害羞,不敢看老师的眼睛,家长也可以建议孩子看着老师的眼部以下、嘴唇以上的这个部分,既不失礼、也不容易分神。

有了“上课时,眼睛跟着老师走”的具体要求,比起“好好学习”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提问时,独立思考,积极举手”

很多时候,为了当场检查教学效果,确定是否需要再次重申、回顾,老师都会提问。

这个时候,家长的第二句话就很重要了:“老师提问时,进行独立思考,积极举手。”

进行独立思考,是为了将已学的知识进行咀嚼、内化和吸收。

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一方面能增加和老师的互动,让老师知道孩子当下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无论回答得对还是错,都能得到最客观的评价。

另一方面,举手回答问题的这个行为本身,就能让孩子对知识点印象更深刻,如果因此得到夸奖,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都会更进一步,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有利于孩子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因此,“老师提问时,独立思考,积极举手”即能增强孩子的胆识,又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一举多得。

“上课有疑问时,随手做上标记”

上课没听懂、有疑问很正常,但是在一个地方停滞不前、纠结徘徊,不但浪费了时间还因此而耽误了下一个知识点就得不偿失了。

这个时候,“上课有疑问时,随手做上标记,比如?”就很重要了。

让孩子知道,课上没弄懂的不要纠结,及时做好标记,跟着老师先掌握当下的知识点,不懂的等到课后及时咨询老师或者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弄明白后,自己多复述几遍加深印象。

有了这样的提醒,孩子在课上才懂得取舍、思路也才会一直保持运转,而不是一根筋、钻牛角尖,顾此失彼、甚至是两头都顾不上。

后记

很多时候,家长说“好好学习”,真的只是希望孩子好好听课、成绩优秀,可是,因为理解偏差、实际情况不同等原因,“好好学习”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甚至引起家长和孩子间的矛盾。

不妨换个角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要求,“好好学习”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