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8月,我在部队考上了军校,当时老家的整个村庄都沸腾了!

一介退休老干部 2024-10-30 09:45:03

文/朱建勤(湖州老三篇)

随着1977年地方上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起,一些军队院校也开始招收高中应届毕业生,部队战士参加招考进军校学习,也在那年开始实行。

从那个时候开始,部队结束了直接从战士中提干的做法,只有经过军校学习后顺利毕业才能成为部队军官。

与那个年代所有农家子弟一样,要改变命运,我唯一的出路就是参军入伍到部队去闯一闯,于是,在1979年我选择了报名参军。

在1981年春天,那时我正在炮七师20团汽车运输连跟车实习,同时还担任了连队文化教员。

当时,军队院校招考的消息传到基层部队以后,大家都跃跃欲试,但参加考试的战士,要经过组织上层层选拔推荐,不是谁都能参加的。

我虽然是被连队选定为文化教员,但我心知肚明,自己的高中文凭其实水分很大,名不符实的。

因为,我读高中时,老师都是下乡的知青和一些高中毕业生,他们本身的知识储备就很有限,边学边教,又怎么能教出有水平的学生呢?

我当兵的那个年代,部队有一句话叫:军营是一个大学校。随着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更加的现代化,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就需要提高官兵的科学文化水平。

为此,部队除了建有教导队,还在各个基层连队推行文化教员制度,挑选文化水平较好的战士作为辅导员,利用业余时间为文化水平较低的战士上课。

我在担任连队文化教员不久,我们团为了提高文化教员的授课能力,组织了一次委培提高班,委托顺义县中学的老师给我们上课。

对那一次培训,我非常珍惜,特别是高中物理和化学课,授课老师教得非常认真,让我受益匪浅,使我的成绩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那次委培提高班结束不久,我又被推荐参加在师教导队组织的考前培训,这为我参加随后的当年全军统一招生考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几个月的时间转眼即逝,不知不觉考试临近了,等到上考场的日子真正到来,我心里像装了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毕竟这次考试至关重要,就直接关系到我未来的命运。

1981年7月13日军考开始了。那年的军校招生考试是在7月13日、13日和13日上午半天进行的,共计两天半的时间,考试的内容分别为物理、数学、语文和化学等五个科目。

当时,负责监考的老师,都是从其他部队抽调过来的干部,宣布考试纪律时,要求特别严格,看着他们严肃的面孔,我心里有点恐惧,心情也有点紧张。

试卷下发后,我的心一直怦怦直跳,我努力让自己安静下来,做了几道题后,心情也就放松了,很快投入到忙碌的答题中。

好在,那年的考试题目相对比较容易,所以我很顺利地完成了考试。

当年的八月十八日,在煎熬和期待中,我终于收到了桂林空军高射炮兵学校移动电站师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一名幸运的军校生。

拿到通知书后,我当即赶到附近的邮局,给浙江湖州农村的家人拍了电报,把这份好消息分享给他们。

很快,我考上军校的消息,很快传到家乡。

听父母说,当时我老家的整个村庄都沸腾了,很多村民都到我家表示祝贺。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改变了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全村人都羡慕得不得了。

那时,乡亲们闲聊时,大家总是像取经似地问我父母:“你们老两口也没多少文化,咋就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呢,你们有什么高招吗?”

父亲在这时总是先卖个关子,然后笑着说:“我们哪里有什么高招,主要是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这得感谢部队的教育和培养,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好的机会。”

后来,我在连队休息了一周,在部队领导和战友的欢送下,我与大家一一握手道别,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老部队,于1981年8月26日,登上了开往广西桂林的列车。

如今我已经退休数年,在湖州颐养天年,这得益于父母当初的坚持,辛勤地付出,含辛茹苦地供我读书上学,才使我们有了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