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卅日晚父亲所作的决定,拒绝指挥徐蚌会战,可能是他一生中最艰难,但事后看来也是最明智的一次抉择。”
这是很多年以后,提及当年淮海战役时,白先勇对于国民党方面很多人指责白崇禧手握10万重兵,却按兵不动,坚持不对徐州施以援手的公开评价与回应。
身为白崇禧之子,事实是否真如其所言,却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例如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将领黄维,就曾在他的回忆录里提及白崇禧不施以援手,颇多怨言;《白崇禧传》的作者程思远更是在描述这一历史事件时,直接用了“冷眼旁观”四个字来形容白崇禧对待淮海战役的态度。
到底谁对谁错,或者说谁的言论更接近历史真相?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烽火岁月,一探究竟。
一分为二 必败无疑1948年4月,李宗仁当选副总统,5月,白崇禧出任华中剿匪总司令,此时白崇禧的桂系军阀可谓兵强马壮。白崇禧上任之后,亦志在有一番大作为。上任伊始,白崇禧便提出“守江必先守淮”的战略主张,还提出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必须五省联防,统一指挥,以此筑就“剿共”的所谓钢铁长城。
这边,白崇禧雄心勃勃,准备要带领桂系大干一场;那边,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蒋介石非但没有按照他设想的来个五省联防,还硬生生将他的华中战区一分为二,在汉口设立华中剿匪司令部,在徐州又设立一个华中剿匪司令部,由刘峙出任总司令,白崇禧则负责汉口剿匪事宜。
为何蒋介石要设立两个华中剿匪司令部?只因为当时李宗仁已经当上了副总统,如果桂系军阀白崇禧再手握重兵一家独大,蒋介石担心自己迟早有一日会被桂系架空,到时候就悔之晚矣,因此才想出这么个一分为二的招数。
华中剿匪司令部被一分为二之后,兵力精良、战斗力更强的精兵强将全部都被安排在了徐州司令部这边,由蒋介石的亲信刘峙全权负责指挥调度。
此外,蒋介石还明确表示,白崇禧不得在华中地区组织民兵,这就摆明了就是对白崇禧不放心。
得知华中剿匪司令部被一分为二,白崇禧大惊失色,却也无可奈何。白崇禧深知,徐州易攻难守,根本不适合被设立为司令部,此外,蒋介石的亲信刘峙亦不是一流战将,不能担此大任。因此,白崇禧对于蒋介石的这一部署安排,直接断言道:“中原大军分割使用,将来必败无疑!”
此时的白崇禧感觉憋屈郁闷,得到赴汉口的任命之后,白崇禧非但没有及时前往汉口赴任,反而避走上海,迟迟不愿赴任。后来,蒋介石多次派人到上海登门反复劝说,白崇禧才委委屈屈去了汉口上任。
“死十字”阵1948年10月,当南京方面忽然传出意欲让白崇禧统一指挥汉口、徐州两个剿匪司令部的人马的时候,白崇禧是激动不已的。
为何在此时,南京方面忽然又对白崇禧放了心?其实是形势使然。当时,国民党方面在淮海战役前,已经在东北连续作战失利,因此何应钦、顾祝同等人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提出让白崇禧统一指挥华中参战部队,以期有效对抗解放军。
10月30日,白崇禧兴冲冲地由汉口飞抵南京,当年下午就听取了南京方面召开的国防会议,并在会议上公开表示自己同意蒋介石的作战方案。
事情到此,各方面都有了一种大事定矣的感觉,谁也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一个晚上,白崇禧忽然就变卦了,坚决拒绝出任华中总指挥。
白崇禧为何一夜之间忽然变了卦?原来,这一夜,白崇禧思来想去,通盘考虑,最终认为自己此去只是当了个蒋介石的替罪羊,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必败无疑,且他自己的桂系部队还会实力大减,再也难成气候。
徐州地处平原,无险可守,白崇禧发现当时的徐州司令部将国军主力部队部署在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铁路及津浦铁路线一带,白崇禧认为这是一个“死十字”。大战在即,要重新迁移部署军队已经不可能,这个“死十字”阵,又极易被敌人攻破,到时国军一定兵败如山倒。
此外,白崇禧还留意到,徐州作战将领邱清泉、黄百韬、李弥等人都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自己根本指挥不了他们。
窗外秋虫唧唧,夜色深重。一夜辗转反侧的白崇禧最终决定,拒绝出任华中总指挥一职。
败退台湾11月初,华东野战军首先对驻扎在徐州的黄百韬第七兵团发起进攻,屡战屡败的黄百韬于11日被围困在碾庄一带,被迫以碾庄为据点,一面自卫反击,一面等待救援。然而,在解放军的重重围攻之下,黄百韬每天只能听到大浒家的炮声隆隆,却始终等不到李弥兵团的援军到来。20日,黄百韬眼见大势已去,发出最后的哀嚎:“天地虽大,吾将难以自容。”
22日黄昏,黄百韬兵败自杀。
11月27日,孤立无援的国民党第12兵团被华东野战军围攻。12月15日,第12兵团被围歼,司令员黄维被俘。
一次次战败的局面一如白崇禧所料,急得焦头烂额的蒋介石屡次要求白崇禧前往支援,甚至连“娘希匹”的脏话都骂了出来,然而此时的白崇禧却铁了心作壁上观,不但坚不出兵,还阻止前去救援的宋希濂的部队。
在白崇禧看来,此时去救援,去一个师灭一个师,去一个团灭一个团,去救援就是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他白崇禧的桂系可不吃这个眼前亏。
国民党大佬何应钦、顾祝同一次次打电话给白崇禧,哀求他看在中山先生的面子上,顾全党国大局,出手相救,白崇禧再次一针见血指出:“共军早已集结成重兵集团,徐州国军却像一个十字架,兵力分散,怎么打?老蒋不懂军事,你们也不懂吗?”
一番质问,问得何应钦等人哑口无言。
1949年1月6日,杜聿明部在陈官庄一带被解放军围剿,四日后,杜聿明在萧县张老庄的一处凹地被俘。
至此,淮海战役落下帷幕。
淮海一役,蒋介石的嫡系精锐之师几乎丧失殆尽,然而,坐山观虎斗的白崇禧,原本以为国共两党会划江而治,到时候自己的桂系一派可以凭借军事实力再次独霸一方,岂料,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一败涂地。最终,覆巢之下,桂系军队亦被围歼,白崇禧一退再退,逃亡至海南岛。
1949年12月4日,白崇禧所剩十余万兵力在海南海口一带全面溃败,桂系军事实力丧失殆尽。12日,眼见大势已去,白崇禧逃往香港。
在此之前的11月20日,李宗仁早已乘专机飞抵香港。
得知李宗仁、白崇禧均在香港,败退台湾的蒋介石立即派人劝说二人同赴台湾,蒋介石的理由冠冕堂皇,日后反攻大陆,还要仰仗你健生兄(白崇禧字健生)的军事才能。
蒋介石向与白崇禧不和,淮海一战,白崇禧更是坚决不出兵,气得蒋介石直骂娘,为何还要李宗仁、白崇禧同来台湾?
只因为此二人尚有一定的政治军事影响力,若放任二人滞留香港或流亡海外,日后如果在海外另立流亡国民党政权,将直接威胁蒋介石在台湾的政治地位,因此,蒋介石才假惺惺邀请二人同赴台湾。
面对蒋介石的邀请,李宗仁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了。奈何,军事内行政治外行的白崇禧,看不出蒋介石的深远用意,于12月28日飞往台北。
结语白崇禧到台湾后,屡受弹劾,保密局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曾两次暗杀白崇禧,均未能成功。
1966年12月,保密局使用下作手段,派人在白崇禧常服的补药中下毒。12月2日,74岁的白崇禧被发现死于卧室,尸身发绿,显系中毒所致(一说死于心脏病突发)。素有“小诸葛”之称的国军一级上将白崇禧就此殒命台湾。.
参考资料:
《程思远:白崇禧传》
《台海网:揭秘白崇禧为何拒绝指挥国共大决战》
《人民网:淮海战役白崇禧按兵不动不援徐州导致蒋介石兵败?》
蒋贼作恶一生,先以敌方斗,败后出逃台湾,暗杀同党,故死不能安葬故里,魂不难归列祖列宗,俗说…“死无葬身之地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