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吉林省镇赉县大屯镇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地里,阵风吹过,沉甸甸、黄灿灿的稻穗随风微微摇晃。
一台挖沟机,正小心地每隔一段距离,在稻田地边缘挖一个不太深的坑。
“秋天气温下降了,这是设下‘陷阱’,准备将稻田地里养的扣蟹‘诱捕’回来。”正在忙活的合作社社员告诉中国吉林网记者,这些扣蟹,可是稻田地里除了水稻之外的另一件大宝贝儿,“这一块地,能收回几万斤扣蟹,带给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可不一般。”
“我家在这里住了40多年了,早前这里啥样?白花花的盐碱地,别说水稻、螃蟹了,地上种啥也不长,用我们当地人的话就是,风吹沙土遍野跑,盐碱地上不长草。”理事长任志国看着眼前大片大片收获在即的稻田,特别感慨地说,“今年我们合作社每亩地的产量能达到1300斤以上,这在过去,做梦也不敢想啊。”
数据显示:2023年,镇赉县水稻种植面积达155万亩,是吉林水田第一大县,水稻总产量20.5亿斤,连续5年位居全省水稻产量第一。
从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到如今的米粮川,镇赉县的变化从何而来?
任志国说,这一切,都得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专家们来到镇赉县嘠什根乡说起,从“嘎什根精神”说起。
说话间,常驻在村里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巍正好来到这片稻田地,“这是我们的一块试验田,承担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新品种选育、盐碱地改良等重要任务,我现在的工作就相当于今年秋收前的‘最后一次阅兵’。”
“我是我们所在镇赉工作的第三代农科人。”中国吉林网记者和马巍的话题,就从“嘎什根精神”开始。
马巍就近坐在了地头,摸摸身边饱满的稻穗,告诉我们:他所在的团队老、中、青三代农科人经过36年接力传承,坚守镇赉县嘎什根乡盐碱荒滩,通过“以稻治涝、以稻治碱、以稻致富”,使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了如今的“米粮川”,彻底改变了嘎什根乡贫困落后的面貌,“我理解,‘嘎什根精神’就是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扎根生产一线,不怕艰苦、潜心钻研、无私奉献的农科精神。”
盐碱地治理是世界性难题。
我们聊天时,坐的地方就是东北内陆苏打盐碱地,土壤盐碱组成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主,pH值高、盐分含量高、钠离子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渗透率低,是中国盐碱地治理难度最高的类型。
从昔日寸草不生,到如今稻浪千重。
马巍给我们首先讲了一个两亩地的故事。
上个世纪80年代,镇赉嘠什根乡十年九涝,土地盐碱化严重,1988年,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第一次派来李学谌、郭晞明、隋鹏举、赵国臣四位专家来到这里传授技术。
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带头人李学谌认为,这里的自然环境不仅适合种植水稻,而且可以通过旱田改水田实现“以稻治碱”。
“当时,给当地的村民开会,推广种水稻,结果没人愿意。大家觉得祖祖辈辈种玉米,多少还有点收成,这要种水稻失败了,啥也没有可咋整?最后是一位名叫胡国学的党员,同意拿出自家的两亩地试种水稻。”马巍说,当时科研人员住在村里,手把手示范,一字一句解释怎么种水稻,“第一年,两亩地喜获大丰收,村民们一看,种水稻真行啊,那我家也要种。”
就这样,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嘎什根乡从旱地不产粮变成了到处稻花香。
农科人并不就此满足,由赵国臣挑头,第二代农科人接过了李学谌的接力棒,开始筛选更加适合盐碱地种植的丰产水稻品种。
从长白9号到长白20号,从长白29号到吉粳88,产量从每公顷五千斤到一万斤,从一万五千斤到两万斤,做到了产量不断提升。
2014年,侯立刚率领齐春艳、刘亮、马巍、刘晓亮等青年专家接过前两辈农研人员留下的接力棒,治理盐碱地、筛选优质丰产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和推广盐碱地高产栽培新技术。
“第一代科学家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第二代科学家解决的是从低产到高产的问题。”马巍说,到了他这一代,主要研究的课题是“优质优价”,在保证水稻产量、提高水稻质量的同时,帮助农民节本增效,让农民真正的“以稻致富”。
“我们这个工作,一年大概有200多天都要留在田间地头,观察水稻各个成长阶段的变化,对品种进行筛选与评价,2014年,我主动请缨,扎根到了嘎什根乡,今年正好第十年。”马巍笑说,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他好像也就是种了几茬地,十年就过去了。
虽然回忆起来谈笑风生,但马巍刚来的时候,工作开展并不那么顺利。
刚到嘎什根那会儿,比起老专家,当地的村民并不信任马巍这个“小年轻”。
“讲课发书都没人愿意来,我得准备化肥啊、种子啊当礼品,求着乡亲们听我讲课。”马巍说,“有一次,一位老乡听了我的课之后跟我说,你就是来卖种子的吧,你讲都是书本上的东西,有啥用?还能有我们几十年种地积累的经验有用?”
马巍不服输的劲头也被激了出来,他和这位老乡约定“打擂”。
第二年开春,马巍卷起裤子也下田种地,“看老乡怎么干,再看他有哪些问题,回来我就开始总结、思考,然后解决这些问题。”马巍说,最后到秋收的时候老乡终于服气地说:你的水稻品种好,你的技术也真的好。
从这往后,来听马巍讲课的老乡越来越多,不提前报名甚至找不到地方坐,在马巍的带领下,大家也越来越明白科技的重要性。
如今,马巍和同事们一边筛选和选育耐盐碱能力更强的水稻新品种,用于新开重度盐碱地;一边通过盐碱地稳产可持续技术改良盐碱地使其成为好地,实现盐碱地水稻的高产、优质,使得这里的大米以好口感备受全国各地客商的认可。
与此同时,马巍还致力于“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指导镇赉县稻田养蟹,这里引嫩江水,水质优越,而弱碱环境非常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出产的河蟹味道鲜美,通过稻田养蟹,农民丰产的同时,又实实在在增加了一笔收入。
辛勤的付出,结出硕果累累。
马巍主持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从2016年开始在镇赉县开展相关研究,已成功从200多个品种中筛选出了一批优质、高效、丰产的水稻品种,并配套了相应的机械化栽培技术。
2019年马巍主持制定的吉林省地方标准《水田合理耕层评价技术规程》已成为苏打盐碱地改良利用的重要标准。
他主编的《吉林省水稻生产实用手册》,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非常受到水稻种植户的喜爱。
……
再有几天,收获的季节就要到了。
马巍又一年的辛勤付出,也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刻。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送到农民心坎里,在科技兴农、乡村振兴中贡献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力量。马巍和他的同事们,这样说,也这样年复一年做。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昕
摄影 李煦
视频 明鑫睿
监制 矫雁肇
吉网融媒工作室出品
初审:王伟光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