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作业真那么简单?印度制造,为什么复制不了中国经验

商业小聪明 2024-10-18 04:18:05

近日,印度国大党高层拉梅什发布了一组数据,引起许多关注。这组数据表明,莫迪的“印度制造”计划几乎可以说是失败的,这让许多一直对标中国的印度网友坐不住了,为什么中国行,而我们不行?再给印度十年它能成么?

现实骗不了人

要说印度,在中文互联网上出现的频率着实不低,印度对标中国也不是什么新闻。

而这次,国大党这位高层放出的数据是真的让很多印度人有些破防了,忍不住想问,中国行,为什么我们不行啊?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数据。

首先拉梅什给出了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时的雄心壮志:

看起来愿景非常宏大,能看出莫迪是一心想要让印度成为继中国之后下一个崛起的工业大国的。

那么十年过去了,现实如何呢?

第一点,印度在这十年间的工业增长率的平均值仅有百分之5,不到其目标的一半,甚至其增长的绝对值也只有中国的零头。

第二点,在22年至23年,印度的工业就业人口约为3500余万,离一亿的目标差接近6500万,几乎赶上浙江省的总人口,甚至是比17年的高点都要下降了差不多1500万。

第三点,印度制造业的GDP占比在去年也只有不到15%,离25%的距离不说遥遥无期,那也是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地步。而同期,中国的这一数据则在27%左右。

可以说,无论是跟莫迪政府14年定的目标比,还是跟印度一心想要成为的中国比,“印度制造”在这十年间取得的成绩确实都称不上理想,甚至可以说,相当糟糕。

所以也难怪拉梅什直言这一计划已经成了“印度伪造”,这其中尽管少不了党派之间互相攻击的存在,但数据是骗不了人的。

即使是最忠实的印人党员,也没法看着这些数据说莫迪的“印度制造”取得了多大多大的成果。

对莫迪和印度而言,其赶上或者成为下一个中国的雄心,任重而道远啊。

不过到这里,很多人还是好奇,明明旁边就有现成的中国给抄作业,印度也有相当不俗的体量,怎么它的工业崛起就这么费劲呢?

为什么抄不好?

其实回看中印两国发展,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在二战后不久建国和独立。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甚至印度由于英国的多年经营,在初期发展工业方面比我们还有一些优势。

但七八十年过去了,印度虽然体量也挺不错了,但其工业实力还是很难说得上强。

那究竟是为什么?我们这里来简单看一下。

首当其冲的便是印度堪称糟糕的营商环境,在本土资本较少的情况下,引入先进制造业外企投资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

但印度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电力、运输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缺陷,但更要命的是,印度政府和民众对外企的不友好。

政府不想着互惠互利,给外企优惠条件,然后使其带动印度就业和工业发展,反而总想着这里薅一把那里薅一把。

把众多外企当羊羔,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为了人民等名义朝令夕改,使得众多外企即使再眼馋印度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大多不敢在印度完全使劲。

生怕哪天就被罚或者追缴几十亿。

小米、通用、福特、浦项钢铁等,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很长。

政府的手既多又长。

而上行下效,印度民众对这些外来的冤大头也不客气,能薅就薅。

前不久三星印度工厂工人要求职位世袭就是典型例子。

这种奇葩的环境,印度想仿效中国让外企带动国内活力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并且,印度还缺乏有足够素质的劳动力。

截止去年,印度高中的普及率为百分之76.5,还比不上我们10年的水平,这意味着即使有相应的岗位,也可能招不到能够胜任的工人。

要求更高的研发等岗位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这一问题应该说是比较好解决的,阻力相对较小。

而中央政策执行不通这个问题往往为人所忽略。

印度是联邦制,由几个中央直辖区和几十个邦组成,直辖区还好,但各地方邦对中央政令的执行往往缺乏一致性,甚至有所欺瞒。

中央出政策,下面甚至连对策都不用搞。

再牵扯到党派争斗,地方利益关系交错,民众自己也不管莫迪的所谓“大计”。

此外,宗教斗争、贪污腐败、资金短缺等问题也都无法忽视。

以上种种使得莫迪面对自己的“印度制造”很多时候都是有心无力。

而反观我们,在营商环境、人才储备、中央政策执行、资金等一系列问题上都相比印度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中国这张卷子确实是摆在这,但却不是谁想抄就得抄得了的。

有的国家是看不懂所以抄不明白,有的国家则是看懂了但是缺笔少纸的,没法抄。

印度中国倒霉蛋两边都占点,所以也就导致了现在抄作业都抄不明白的局面。

这其中既有无奈,也有自身固有的一些问题。

其中一些问题好解决,比如教育,但其它涉及文化观念、体制、发展理念等因素的困难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搞定的了。

莫迪已经在这个位子上坐了10年了,其间印度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想要实现“印度制造”,甚至赶上我们,这条路还相当相当漫长。

坚持原创不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作者,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信息来源:

《印度国大党:“印度制造”目标只是空谈 已沦为“印度伪造”》海外网

《王海霞:旗舰计划受挫凸显“印度制造”之难》环球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