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石窟之隋唐风华录

探文化古今 2024-03-09 10:18:16

上周五小探君为大家说了天龙山石窟的南北朝造像(点击蓝字看详情),今天就为大家献上天龙山石窟隋唐时期的造像,毕竟这一时期,才是天龙山造像开凿的全盛时期。高雅柔和,雄健优美,飘逸多姿的“天龙山样式”说的也是这一时期的造像。

天龙山第九窟漫山阁

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的悬崖腰部,有东魏,北齐、隋、唐开凿的二十四个洞窟,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三窟。共存石窟造像1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144幅。

东西峰石窟分布图

01

隋第八窟-佛头回家

在2021年的春晚上,有这么一尊佛首出场,佛首肉髻低平,素面发式,发际线无分叉,面部圆润,眼角上挑,双目下视,嘴角内凹,笑容静谧慈悲,具有明显的北朝晚期至隋初特征。他就是天龙山第八窟北壁的主尊佛首。

回归佛头

当千年前的微笑真实地展露在人们面前,无人不为之动容。这尊佛首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是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

穿越千年的微笑

看过了这尊佛首,就来看看第八窟的具体情况吧。据天龙山第八窟前廊东壁《石室铭》记载,第八窟开凿于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是隋炀帝杨广为父母祈求功德开凿的石窟。

开皇四年十月十□。窃以仁者乐山,能仁者宣法于鹫岭;智者乐水,能知者弘道于连河。

——《石室铭》

第八窟是天龙山石窟群第二大洞窟,也是天龙山石窟唯一的隋代石窟,也是天龙山唯一的前后室中心塔柱窟,沿用北朝形制,为前廊后室式,前廊为面阔三间的仿木构窟檐建筑。

第八窟外景

正壁有双重式窟门,外门圆拱形,内门长方形。窟门外两侧各刻有一金刚力士像。

可见金刚力士的残痕

被盗金刚力士

日本藤井友邻馆藏

窟内有一上宽下窄的中心柱,其四壁各开一龛,刻有一佛二弟子像。窟内东、西、北三壁各开一大龛,龛内各雕凿一尊佛像,龛外两侧刻胁侍弟子和菩萨像。

窟内中心柱(滑动看更多)

第八窟东壁南侧菩萨与弟子

上世纪二十年代历史照片

第八窟东壁(现在)

东壁被盗菩萨头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佛像形体方整,面相略显方圆,素面低平肉髻,佛衣有通肩式和袒右式两种,衣纹简洁朴拙;菩萨头戴花冠,斜披络腋,双肩垂挂穗状璎珞;弟子着袒右式偏衫。窟顶壁画二供养飞天,手捧果盘,体态轻盈,是中原地区最早的隋代壁画。

窟顶飞天

窟内造像形式丰富,刻工精致,整体风格延续北齐造像的端庄矜重,线条刻画趋于唐代的丰满舒展。

第八窟北壁西侧菩萨与弟子

上世纪二十年代历史照片

第八窟北壁造像(现在)

第八窟西壁造像

上世纪二十年代历史照片

第八窟西壁造像(现在)

第八窟西壁中央佛头

下落不明

02

唐代-天龙之花正当时

天龙山石窟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实主要表现在唐代造像上,唐代菩萨像神态高雅、姿态优美、体态丰盈,也就是“天龙山样式”。这种独特的风格,也对之后的佛教造像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漫山阁外景

唐代开凿的洞窟数量多达十九座,占洞窟总数的2/3以上,是天龙山开凿石窟的高潮期。其中以唐代第九窟漫山阁的摩崖大佛龛最具代表性,其它的通常规模都比较小,但雕刻却十分精致。

仰视第九窟

漫山阁-第九窟

唐代石窟中最重要的当属第九窟,第九窟是天龙山石窟群中最大的石窟。窟内是由一佛三大士造像组成的一个造像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石窟表现题材。

第九窟上部弥勒(摩崖大佛)

上世纪二十年代历史照片

在天龙山第九窟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佛造像身材高大,俨然独居于石窟的上层,虽然从外在形式上相对于处于下层的文殊、观音、普贤三大士的造像还是处于主体地位,但造像坐姿呆板、衣饰简单,与盛唐的佛造像相比,总体上缺少了一种摄人心魄的生气。

第九窟主尊弥勒像(现在)

就美的表现而言远远不及三大士中的十一面观音造像。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三大士造像中文殊、普贤是呈骑士状分列在观音像两边的,并且连人带坐骑的高度都不及观音造像的二分之一,似乎有着为观音护法的隐喻。

十一面观音像

观音头部细节

除此之外,把观音设计为站姿,并装饰了华丽的璎珞,还将服饰设计成了出水状的罗纱衣,用写实的刀法完美地表现了造像的形体美,有可能是受到了印度笈多王朝艺术风格的影响。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一窟里,观音像变成了审美主体。

观音衣饰

这是由于,第九窟是在唐中晚期开凿的,经历过安史之乱后,统治者在盛唐时期的那种自信而开放的气度逐渐消失。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社会的变动当然会导致审美的改变,统治者失去了绝对的主导权,石窟的主像大佛也就不再是审美主体了。

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

除此之外第四窟、第五窟、第十四窟、第十七窟、第十八窟、第二十一窟也都是精品。

第四窟

第四窟是一个方形石窟,窟内后壁上有三个火焰形的佛龛,内置三尊结跏趺坐的佛像,并有比丘相伴。左右壁上,里面为菩萨坐像,外面为菩萨立像。

第四窟北壁,上世纪二十年代历史照片

第四窟北壁(现在)

第五窟

第五窟是一个小型石窟,由于整面正墙已不复存在,原布局及雕刻已不可考。仅两尊坐像尚存,分别雕刻了一尊主佛和菩萨。

第五窟北壁,上世纪二十年代历史照片

第五窟北壁(现在)

第十四窟

第十四窟的平面布置与第四窟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后壁主尊为倚像,胁侍为站立的菩萨。其菩萨立像还比第四窟比丘立像的身体更有曲线感,更加豪放,其胸、腹、大腿和手的雕法尤为引人注目。

第十四窟北壁造像,上世纪二十年代历史照片

第十四窟北壁(现在)

第十四窟东壁造像,上世纪二十年代历史照片

第十四窟东壁(现在)

第十七窟

第十七窟的后壁有三尊佛像,左右两壁各有五尊佛像,这十三尊像聚居一堂,显得十分壮观。尤其是六尊胁侍菩萨像,也与主像大小相近,作半跏思维状,看上去实在气派。

第十七窟北壁造像,上世纪二十年代历史照片

第十七窟北壁(现在)

第十七窟东壁造像,上世纪二十年代历史照片

第十七窟东壁(现在)

第十八窟

第十八窟也有十三尊佛像,只是后壁和左壁皆为五尊,右壁已毁,但从残迹看来,似为三尊佛像。其佛像坐姿极似真实人物安然闲坐,在轻薄如纱的裙裾、彩带的衬托下,更显得肌肤丰润,富有弹性,是唐代写实风格的典型之作。

第十八窟北壁造像,上世纪二十年代历史照片

第十八窟北壁(现在)

第二十一窟

第二十一窟的形式与第十八窟相似,正壁尊像雕凿精致,头束高髻,面部丰润,些微的动态和肌肤的弹性都表现得十分得体、逼真,俨然是一位女子的肖像。

第二十一窟北壁造像,上世纪二十年代历史照片

第二十一窟北壁(现在)

第二十一窟北壁菩萨像,像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菩萨头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国博菩萨头为复制)

菩萨头原件

第二十一窟菩萨立像,右为复制品,左为原件菩萨。这尊菩萨身藏于波士顿美术馆,但波士顿美术馆的菩萨头也是复制品,真正的菩萨头下落不明

03

到底是怎么被盗的?

不难看出,天龙山的石窟的鼎盛时期应该是在南北朝至隋唐这一时期,到了宋明时代已经算是“过气”了。

然而在1918年,有一批日本人来到天龙山进行学术考察,带队的是东京大学东洋建筑史的权威关野贞。当关野贞看到天龙山的佛像后,曾感叹它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被盗前的天龙山第二十一窟

1921年,关野贞将他的调查报告在日本的《国华》杂志上发表,随后日本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学者也纷至沓来,对中国天龙山石窟进行多次考察,大量详尽地记录了石窟当时的具体情况。这一发出去可就引起了一股盗掘热潮,石窟本身也有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困境。

关野贞

日本文物商人山中定次郎先是于1924年6月到了天龙山考察佛像,并对圣寿寺僧人净亮进行了试探。1926年10月,他们又找到了净亮和尚,希望净亮和尚能配合他们盗运天龙山石窟文物。在“黄鱼”(金条)的诱惑下,这个佛门弟子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和国家,成了帮助日本人盗掘石窟的伥鬼。

山中定次郎与净亮和尚(居中者)合影

最先切割的是二号窟,北壁龛内一座佛,龛外两座菩萨;东壁龛内一座佛,两座菩萨,龛外两座供养人;南壁两座浮雕罗汉,就连窟顶的浮雕莲花和四个飞天也没有放过。

1924年6月和1926年10月,山中定次郎两次亲临考察天龙山石窟

一批批切割下来的佛像、佛头、壁画被立即运到当时的北平,放入到山中商会的仓库。到1924年大部分洞窟的头像几乎被割盗一空,较小洞窟的佛像则被整体盗走,只有第九窟的摩崖大佛因为尺寸巨大,难以运输才幸免于难。

山中定次郎盗割现场

不过一年,天龙山流失海外的佛像150多件。山中商会曾经还在海外举办了天龙山佛雕艺术品展览会,之后,散佚在海外各处。

第十八窟东壁被盗菩萨像

民国十九年(1930)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的三年间,南京中央政府先后公布了《古物保存法》《古物保存法实施细则》《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规。

第十八窟北壁被盗造像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太原县政府在接到山西省政府及民政厅的通知后,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十月初七召集县内的绅士召开成立大会。等到负责人陈廼蓉县长一行到达天龙山石窟,看到的是这样一幅光景:

先登上洞,则洞中石佛均被盗劫。十数洞中留者无几。....出祠转西遂登重檐阁,俗呼漫山阁,仅留最高大之大石佛,虽未大受损伤,而佛之眼睛被盗剜去,其下层之三佛头均不在,身亦损毁,阁将大圮,急待补修。阁右之石洞,其中佛像佥经锥凿无一完全之像。斯洞之下,有坪一处,谓是北汉英武皇帝刘继元之园陵。墓前之石香亭,亦不见矣。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加强了对天龙山古迹古物的保护工作,投入巨资改造天龙山景区的环境,对文物进行保护性的修复。数字天龙的展览使观众能够重睹天龙山佛像昔日的容颜,第八窟佛像的佛首的回归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注入进天龙山的血脉中。

第十七窟被盗造像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第十七窟被盗造像

苏黎世雷特伯格博物館藏

第十四窟被盗造像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第四窟被盗造像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04

结语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国弱民贫,军阀混战,人的生存都成了大问题,文物就更加命运多舛。被盗割的佛像流失海外,回归无期。不知远在异国他乡的菩萨们,又何时才能落叶归根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