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印度原计划2025年初的太空对接试验推迟了,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全球关注。印度多年来一心想在航天领域崭露头角,甚至喊出赶超中俄美的口号,如今这一推迟,让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印度的航天雄心到底成色几何。
印度一直对航天领域寄予厚望,试图通过一系列大动作来彰显其大国地位。2024年12月30日,印度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搭载两枚用于“空间对接试验”(SpaDeX)任务的卫星顺利升空,这本是迈向太空对接关键一步,原计划在2025年1月7日左右完成交会对接,一旦成功,印度媒体宣称将跻身“精通太空对接技术的精英国家行列”,能与美、俄、中并肩。可就在全世界目光聚焦之时,印度却在1月6日宣布推迟试验,理由是“还需做更多工作”,具体是对接过程要通过基于当天确定的中止预案的地面模拟进一步验证,除此之外没透露更多详情。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斯里达拉·帕尼克·索马纳特(资料图)
咱来看看这太空对接技术,那可是实打实的硬骨头。太空对接就好比让两艘航天器在浩瀚宇宙中来一场精准“约会”,得用每秒10毫米左右的速度慢慢靠近,最后严丝合缝地结合,期间只要一个小小的传感器闹点脾气,这俩航天器就可能从“甜蜜相拥”变成“疯狂碰撞”,后果不堪设想。印度虽说为这设计了本土低冲击对接系统,激光测距仪、高精度反射器和基于GNSS的定位技术这些硬件一样不少,可跟中美俄比起来,那就是小学生遇上了大学教授。
人家中美俄早就在这领域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技术成熟得很,各种复杂任务都顺利完成,太空对接对他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印度呢,载人航天这张入场券都还没拿到手,到现在连一次载人飞行都没成功过,就想一步登天搞定太空对接,这步子迈得是不是太大了?再讲讲印度这次任务用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C60),这火箭有个出名的本事——性价比高。之前月船三号靠着它以差不多7500万美元左右的低价登上月球,把NASA都惊到了,直喊要“取经”。
美国航天飞机(资料图)
但咱得明白,一分钱一分货,性价比高有时候意味着在技术和性能上得做些妥协。PSLV-C60火箭跟中美俄的重型运载火箭放一块儿,那差距就明显了。它运载能力有限,更适合送中小型卫星上天,像低地球轨道的通讯卫星、探测卫星之类的。中美俄的重型火箭呢,那可是航天领域的“大力士”,专门用来发射大型空间站组件、深空探测器还有重型卫星,那运力、那技术,甩PSLV-C60一大截。
从推进技术看,PSLV-C60采用固体 + 液体推进剂混合设计,虽说简单实用,但和现代主流的液氧 + 液氢技术比起来,效率低还不环保,已经落后一大步了。猎鹰重型火箭凭借一级助推器回收技术,大大降低发射成本,在商业航天市场风头无两;长征五号和质子 - M 火箭更是能征善战,载人、探月、深空探测等高难度任务都不在话下,PSLV-C60 就只能在低成本商业发射这块小天地里打转,和人家的多元任务能力没法比。
印度载人航天计划(资料图)
印度航天这些年确实有那么点成绩,2023年8月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之后第四个把无人飞船送上月球的国家,这让印度国内一片欢呼,觉得已经一只脚踏进航天强国俱乐部了。可实际情况呢?每次执行重大任务前,印度政府和媒体都大肆宣传,把目标吹得天花乱坠,仿佛马上就要超越中俄美,成为宇宙霸主。就拿这次太空对接试验来说,前期宣传造势铺天盖地,给民众画了个特别美的大饼,结果到了关键时刻掉链子,推迟试验。
而且从印度航天项目整体规划看,问题不少。一方面,资金投入相对有限,跟中美在航天领域大把撒钱比起来,印度那点预算显得捉襟见肘,却还想面面俱到,从登月到火星探测,再到太空对接,啥都想搞,结果就是每个项目都资金不足,难以做到极致;另一方面,任务规划混乱,载人航天任务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原计划2024年进行的首次载人飞行,推到2025年,又改到2026年,到现在能不能按时完成还是个未知数,这让科研团队、合作伙伴还有国际社会对印度航天的信心大打折扣。
美国德尔塔Ⅳ重型火箭(资料图)
再瞧瞧国际上真正的航天大国,美国的“新格伦”重型运载火箭首飞筹备紧锣密鼓,那可是代表着美国商业航天的又一高峰,一旦成功,将给美国航天注入新活力,进一步巩固其领先地位;中国的“天宫”空间站稳稳运行,航天员在里面的生活丰富又有序,各种太空实验有序开展,还时不时给大家带来太空新科技的惊喜,展现着中国航天扎实的技术功底与精细的运营管理;俄罗斯虽说近年来经济不太景气,但在航天领域底蕴犹存,新一代载人飞船研发稳步推进,继续为全球航天贡献俄罗斯智慧。
这三国在航天领域那都是一步一个脚印,靠着多年持续投入、技术积累、人才培养,才有了如今的辉煌成就。印度这次太空对接试验推迟,看似只是一次任务延期,实则是其航天发展急功近利问题的大暴露。想要赶超中俄美,不是靠喊几句口号、搞几次大宣传就能成的,那得实实在在沉下心来,在技术研发上肯花功夫、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任务规划上严谨科学。
俄罗斯航天(资料图)
航天领域是个高门槛、高难度、高风险的行业,没有捷径可走,印度要是还不明白这点,继续这么好高骛远,别说大国梦,就连在航天领域站稳脚跟都难,之前那些豪言壮语,终究只能是空中楼阁,成为国际航天界的笑柄。 希望印度能从这次推迟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航天之路,真正走上踏实发展的正轨,否则,印度所谓的航天大国梦,怕是只能永远停留在梦里了。
阿三简直是丢人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