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老总一招“四面楚歌”,瓦解了曾不可一世的“双枪老太婆”

嬿娩绮梦回 2025-01-20 15:54:31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位充满争议性的“赵老太”。

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继而在4个多月后相继占领了东北全境。虽说赵洪文国作为一介农村女流,但面对日军蛮横残暴的行径,她毅然决定变卖家产以组建抗日武装斗争力量,此时的她已年满五旬,却牢记先人的那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很快,散尽家财的她组建起了以“收复东北,振兴中华”为口号的少年铁血军,自己的三子赵侗也毅然加入到队伍中来并很快成为这支抗日队伍的中坚力量。此后,她动员赵氏家族成员及辽南家乡民众组建了华北国民抗日军,在卢沟桥事变后积极为北平及华北地区抗日大业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有力支援,“双枪老太婆”的名声就此广为流传。

全面抗战爆发后,赵洪文国于1937年秋赴香港宣传抗日救国行动并为此进行募捐筹款,在听了她接连发表的演讲后,香港《立报》、日本反战同盟等知名团体在主动接见她的同时,陆续推出了《记赵老太太》、《赵老太太会见记》等文章介绍其抗日壮举,一时间让这位传奇巾帼英雄蜚声中外。

就连此前视其为“泥腿子”出身的老蒋也破天荒的在重庆高规格接待了她,并为其题词“游击队之母”。与此同时,原属于赵洪文国母子二人的少年铁血军和华北国民抗日军队伍也在我党领导的八路军真诚邀请下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独立五支队”,赵侗本人出任支队司令员。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顺延,赵洪文国应当成为日后推进和平建国的坚定支持者,至少不会走向与人民和历史潮流相对立的一面。

但事与愿违,在老蒋的“糖衣炮弹”下,加之守旧思想严重的赵侗因不服从八路军制度而酿成的“叛逃”行动,进一步加深了赵洪文国走向反革命对立面的动机。

鉴于这种情况,西南军区在组织剿匪行动的军事会议上,曾有人提出派兵围剿的方式,毕竟就当时的双方力量而言,我军以一个团的兵力仅需一天便能将其完全消灭殆尽。但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却持不同看法,在他看来,赵洪文国是在历史上曾有过战功,但今时又彻底反动的特殊人员,要加以区别对待,换言之,至少要做到先礼后兵。

时间来到1950年4月中旬,负隅顽抗的赵洪文国率领所部开始了向什邡县城的进攻行动,并以卑劣手段迫使当地一部分群众走在自己队伍前列充当冲锋“炮灰”,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这一招果然让军区作战参谋们犯了难,这要是开打,无辜的老百姓会因此丧命,不打的话又会很容易让土匪们肆无忌惮的兵临城下,索性一纸请示报告递到了贺老总的面前。没成想,早已成竹在胸的贺老总已有了策略,简单讲就是八个字:“四面楚歌,八面枪响”。

面对来势汹汹的土匪残军,贺老总一面指示第18兵团以广播形式细数赵洪文国早年抗日义举,并高唱一首《松花江上》以动摇其队伍抵抗的决心;另一方面,第十八兵团战士统一朝天鸣枪,营造“四面楚歌”的紧张氛围。

几番操作下来果然奏效,赵洪文国一行仓皇溃退。赵洪文国本人化装潜藏在当地一户农家中,也很快因不得人心而被群众揭发,成了我军的俘虏。

直至此刻,这位年近七旬的赵老太依旧冥顽不灵,毫无忏悔改造诚意,最终落得了公审枪决的下场。念及曾经为全民族抗战所做贡献,远在北京的教员一声叹息后,做出了善待其家人的批示。

曾经的抗日英雄沦落为执意与人民为敌的反动派,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