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现代人过冬,出门有棉衣棉裤,远路有带暖风的汽车,回家更是暖气空调齐上阵,再喝杯热茶暖呼呼。
虽说如今科技便利了,但在古代,古人们又是怎么过冬的呢?要知道宋朝之前中原大地还没有棉花,古人可穿不上棉衣啊。
回首看看古人的御寒办法,你只能说咱老祖宗不愧是老祖宗啊······
衣商、周两代时期,由于离引进棉花还有个成百上千年,所以人们只好采用比较原始的御寒办法。
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在山洞里生活,利用山洞里的“地热”来抵挡寒冷,而且山洞里的气温也比较稳定,可以抵挡冬季的严寒。
很明显,这样的方法只能暂时御寒,特别是当遇到极度严寒的时候,山洞里的残存的热量就不够用了。
于是在东汉晚期和三国时期,随着人们对御寒措施的改进,人们对毛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严寒的北部,毛皮更是起到了较好的保暖作用。
可当时很多兽皮都是皇室的猎场出产或是皮毛商不知从哪里“进货”买来的。
贵族们会用狐裘、貂裘等名贵兽皮制作而成的衣服,既能御寒,又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史书上说,著名学士陶弘景,每逢冬季,都会穿上狐皮大衣,有时候还会穿上好几件,凸显其身份与地位。
当然,这种裘皮衣服在古时候属于奢侈,非有钱人才买的,一般人只能用麻布和丝绸等材料层层裹住,如此薄的材料其御寒的能力可谓相当有限。
唐、宋两代,造纸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纸衣纸被等保暖材料相继问世。
假如你把今天轻薄易碎的纸张做成一条连衣裙或是一条棉被,你一定会对其实用性产生极大的质疑,更不要说起到保温作用了。
不过,那个时候的纸不同,大部分都是用树皮做成的,非常结实,尤其是宋朝的纸衣和纸被,都是用楮树的皮做出来的。
抗拉强度大、抗磨损,如果掌握了厚度和打浆度,就能做成物美价廉,而且还能御寒的纸衣。
在寒冷的冬天,向街头流浪的流浪汉分发衣服,就成了宋朝政府救济穷人的一种方式。
如果实在没有衣物,那就得创造更好的御寒环境,一般人家都是用火炉和火炉取暖。
住早在数千年之前,古人就已经发明了“地暖”,人们会在房屋的正中央搭起一个火炉,用来生火、煮饭、取暖。
火坑的形状,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也有瓢状的,它们的方位都对着门口,这样可以更好地吸氧,也可以防止冷风吹进来。
在火塘的边缘,还会放着一些罐子,罐子里装满了木炭和火种,可以让火塘里的火焰再次燃烧起来。
古人的家庭生活,基本上都是以火塘为中心,烧饭,吃,取暖,议事,睡觉。
直到有一天,人们才注意到,在火焰的炙烤下,地面并没有变得潮湿,反而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温度,尝试躺在上面后“烧地卧土”的方法由此诞生。
虽说最早的“火炕”就这么诞生了,但这个方法只能用于小面积供暖,因为大面积的燃烧不仅需要耗费不少柴火,产生那么大烟也没地方排。
而随着技艺的进步,古工匠们甚至可以在房屋修建的时候铺设火道,从外部点火,将热量传递到屋子里。
就连秦朝的建筑师,也曾为秦始皇建造过一座巨大的壁炉,用来给秦始皇供暖。
1974年,秦都咸阳一号遗址出土的这个大火炉,一米一深,宽一点二米,以泥砖为材料,炉膛为覆瓮形,以供热风在炉腔中流动,利于烟气的快速排放。
再比如明、清两代定都首都北京后,庞大的紫禁城中,怎样供暖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当时的建筑设计师就是基于“火炕”的理论而开发出的火地取暖。
就是在紫禁城的皇宫下方挖一条地道,或者是在炕下挖一条火道,再在外面的通道里点燃木炭,把热量送到房间里,就能起到暖气的作用。
今天,我们经常使用空调调节室内的气温,却不知,古人自有方法,汉朝时,宫中涂料会选用专门保暖的材料——“花椒”。
这不是吃的吗?怎么保暖呢?别急其实很简单。
把花椒捣碎和泥就成了最好的保温材料,再在屋子的墙上也挂满壁毯,地面上则是从西域运来的厚重毯子,火齐屏风加雁翎帷幔,齐活。
根据古书《三辅黄图》的记载,汉朝时,未央宫中就建了一座“椒房”,用花椒、泥土等作隔热之物,冬季呆在里面驱寒、取暖,“取其温而芬芳也”。
如果要出门的话怎么办?“手炉”将成为第一选择,手炉造型精致,形状各异,里面放火炭或是“刚出炉”的灶灰,活脱脱的暖手宝。
冬日里,富贵人家的孩子们,都会捧着这么一个小小的手炉,用来取暖、御寒。
如此轻便还能随身带出门的“暖宝宝”,在明清可是相当受欢迎,很多读书人,都对着这个小火炉,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古装影视剧里,这种手炉更是常见,中了火寒之毒的梅长苏,在冬季里就会裹着羊毛围巾,手里拿着铜手炉,《甄嬛传》里的皇后和妃子们,都是毛领手炉齐齐备着。
明朝的时候,香炉的款式越来越多,体积也越来越小,有的甚至可以藏在袖子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生活的追求也变得更加重视,手炉里不仅能放木炭,还有香料和草药,随着时间的推移,手炉渐渐变成了精致的工艺品。
除了衣服和住所,吃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吃汉朝时期,人们对冬季的膳食进行了多种保暖措施,其中以羊肉汤和炖羊肉等高热量食品为主。
羊肉可是大补,在冬日里,一锅热腾腾的羊汤,简直就是享受。
到了唐朝和宋朝,火锅开始流行起来,作为冬天的一种保暖手段,有钱的王公大臣,会吃很多营养丰富的高端食材,以此来强身健体比,如花胶鸡汤或是鹿肉汤。
在冬天的食物里,酒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唐朝到宋朝,古代的人们都会在立冬点燃炉火围在周边,把酒吟诗好不快活。
寒日围炉暖酿可以说相当流行,李白的《立冬》“吟吟冷笔不作诗,冷炉酒时暖。醉里墨花月白,迷上白雪满前村。”更是流传千年。
立冬之日,温度骤降,墨汁凝固,人也不例外正所谓春困、夏倦、秋乏、冬眠。
深冬时节,暖炉上方一坛好酒,独自饮酒或是叫上仨五好友,半醉间见砚上有墨痕,恍恍惚惚觉得满山村下起了一场雪。
而在立冬,古人还有一习俗名曰“冬酿”,因为“立冬节过后,温度下降,病菌就很难滋生,所用的清水和器皿也比较干净,可以让酒在较短的温度下长期保存。
在古时候的冬天,饮酒必须是“温”的,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一面享受着奇美的雪国风光,一面享受着美酒佳肴,这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啊!
随着经济的发展,宋朝逐步普及了棉花,棉布又厚又暖和,用来抵御寒冷,比麻布和葛布要好得多。
中原的棉花还没有完全流行开来,而在南方,棉花也才慢慢走进了有钱人的家庭。
元朝还设立了“木棉提举司”,以推行棉业,使棉业逐步形成规模,并为日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奠定了基础。
直到明代,由于大面积推广了棉花,棉布和棉衣才开始流行,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曾写到:“"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结语如今科技的发展,冬季已非令人无法忍受,现代化的高科技也带给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暖和的温度。
回首这千年历史,不由的感叹如今的生活之好与古人惊世的智慧。
参考:
甘肃省博物馆《断崖式降温!没暖气、没空调....古人怎么取暖?》
人民资讯《古的time|没有暖气空调暖宝宝,古人这样跟寒冬“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