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18年后课堂教学仍存在与18年前一样的误区!看来很难走出了

郭爱华追问教育 2024-10-06 09:46:37

这是我2006年写的文章,现在重看一遍,发现18年后和18年前竟然没有什么变化,甚至是愈加严重,真的令人感慨万千啦!我们在这样的教育教学路上还要走多久呢……

下面附上全文:

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统一规划,2004年秋季,有4个省区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2005年秋季,有1个省进入实验;2006年秋季,有5个省市进入实验;2007年秋季,有5个省市进入实验。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在2010年前全面推开。

有专家学者作过调查:

75%的教师教育能力不足或缺乏

有研究机构作过实证:

80%的教师仍以传统方式教学

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初始阶段,课堂教学领域存在着诸多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同时也表明了引领课堂教学的教师们没能很好地领会新课程的实质,没能快速地跟上新课改的步伐。“迷途知返,回头是岸!”

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满堂灌”。灌之前消耗掉的是教师的精力,灌之中消耗掉的是教师的气力,灌之后消耗掉的是教师的体力。灌下来也许最得意的是教师本人:“我灌得多好!”但可以肯定地说,最失意的是学生:“我被灌得太多!”“满堂灌”只是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只是落实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一个方面,无法实现新课程的理念。总之:“本性难移!”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后,三十秒之内无学生作出反应,教师很沉着,耐心等待。六十秒之后仍无学生作出反应,教师就没有耐心再等待了,结果自然就是自问自答。“自问自答”完全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也白白地浪费了学生宝贵的一分钟。总之:“自寻烦恼!”

教师在备课时会花费百分之百的时间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确保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得当、步骤清晰、板书合理,然后便信心十足地走向课堂“灌”彻落实。这种类型的备课完全是“以教师为本位”,没有落实“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总之:“目中无人!”

教师在课堂上陈述一种看法后,有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持有不同的意见并大胆地与教师据理力争。教师显得异常愤怒并大声训斥学生:“我说的怎么会有错?你竟敢怀疑我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质疑严加指责实际上剥夺了学生的发展与提高的权利。总之:“无理取闹!”

教师在课堂上精讲知识与技能的时候,对于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知识不厌其烦地大讲特讲,生怕遗漏掉哪怕一点点而且还不时地询问学生:“大家都懂了吗?还要我再讲一遍吗”教师的这种做法只是以自己的认知需要为出发点,完全忽视了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实际需求,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总之:“一厢情愿!”

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问学生:“这个知识点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不知道!”教师说:“那就听我给你们详细地说道说道!”“这道题的解法你们知道吗?”“不知道!”“那就听我给你们透彻地分析分析!”“这篇课文的内在价值你们知道吗?”“不知道!”“那就听我给你们系统地梳梳理!”教师的这种大包大揽一条龙式的做法完全取代了学生自己的归纳、探究和体验,根本无益于学生自身的真正提高。总之:“误人子弟!”

教师在课堂上对后进生的后进经常大发雷霆,对学困生的困境经常横加指责,对双差生的不敬经常恶语相加,然而对优秀生和尖子生的各个方面时常关怀备至。教师的这种对待学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实际上是在人为地促使学生两极分化,这是与教师的职业道德相违背的,这样做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总之:“缺乏师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不同的课堂氛围,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教学主体几十年如一日使用相同的刻板教条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心安理得地进行教学并且时常自我感觉良好甚至有时自我陶醉。这样做的唯一好处就是方便了自己,省去了因思考创新所带来的麻烦,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损害了学生现时的或长远的学习利益。总之:“循规蹈矩!”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整节课都是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指点江山,居高临下,讲桌无形当中就成了一道隔开教师与学生的天然屏障,此时教师的讲授只能是单方面的说教而绝对不可能成为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缺少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一节课就不会达成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生成!也就更谈不上学生的学有所得!总之:“高高在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难免会出现知识性错误而自己却又浑然不知,此时往往会有学生小心翼翼地或大大方方地指出教师的错误。教师却觉得学生是故意当众给他(她)难堪,从而会对学生横加指责,冷眼相待。教师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失去了自身的教学威信和人格魅力而且也错失了一次利用学生资源提升自我的良好机会。总之:“目光短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引着学生顺着自己既定的预设程序步步深入且不希望学生节外生枝。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就认为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如果出现了预设之外的偶发事件而没能完成教学任务就把责任和怨气一股脑地推向学生。实际上,上得太顺的课往往是学生受益最少的课,学生总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失去了自主性。总之:“画地为牢!”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总是依据自己固有的经验或做法一如既往,不愿意或从未想到要将自己的经验或做法进行改进或提炼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或氛围从而完善自己,更不愿意学习、吸收、借鉴、整合国内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以便更快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本领从而造福学生。总之:“固步自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把自己当成是主角,唱独角戏,而且乐此不疲,学生成了配角和听众。课堂上根本没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互融、互通、互帮、互助,更谈不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完全失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生成途径。总之:“单兵作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视考试这一环节,有时考试所占的课时甚至要超过上课所占的课时,有时就干脆以考代教、以考代学。试卷一张接一张让学生陷入了无边的题海。教师认为考得越多学生就会学得越透,记得越牢。成绩是考出来的,能力是做出来的。教师的这种想法或做法直接导致了学生负担的不断增加。更为糟糕的是,曲解了能力提升和学生发展的途径。总之:“孤陋寡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使用是传授教材上的内容即所谓的“教教材”,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对完成教材内容所要花费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教教材”体现的是知识层面,无论教师如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都无法真正跳出这一层面,与“用教材教”的能力层面相距甚远。总之:“观念陈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注重用“满堂灌”的方式或其它方式传授知识,然后通过频繁测试的手段巩固消化知识,以“知识与技能”为终极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与积蓄”而置知识与技能的“表现与共有”、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的“运用与创造”于不顾。总之:“素质低下!”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是以传授知识为全部并竭尽全力将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一点不漏地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学生的兴趣、需求、守纪、思维、意志、个性、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荣誉感、责任心、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等等则高高挂起一律不予理睬或关注,完全沉溺于教书而将另一个重要方面即育人抛在脑后。总之:“不负责任!”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所讲授的知识完全来自于教学参考书或教学辅导书。这些教参或教辅全面系统地归纳或整理了所授知识、所授方法、所授课时等等各个方面。教师无需思考研究创造只需照搬照套照讲照考,教师无视教情、学情、生情、实情,只图个人便利而不顾学生利益。总之:“照本宣科!”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会出现“教师管理或掌控学生”的现象,就会相应地产生“满堂灌或一言堂”的后果。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是单方面的活动,置学生于被动地位,实际上是无视学生的存在,无法体现师生之间的交融互动、互帮互学。“教师式的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也就不可能出现在课堂上,“教学相长”就成了一句空话。总之:“唯我独尊!”

教师在实施完一堂课或一个单元或一本教材的课堂教学后就会相继进入另一堂课或另一个单元或另一本教材的教学,很少或根本不进行教学反思,不去反思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课堂引领能力、学生导学能力、教学策略能力、情感渗透能力、效果提高能力、课程领悟能力、学生发展能力,无形中就失去了自我成长、自我提高的机会!总之:“不思进取!”

目前,高中新课改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以上所列课堂教学误区是与新课改的精神与实质背道而驰的,迫切需要教师们转变观点,提高认识,主动融入,开拓创新并打开局面,尽快变被动为主动,争取一个全新的未来!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开,相应的教师教学能力的规章制度应尽快形成以迫使教师按章办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应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形成以迫使教师依法从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