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了给普洱茶发展助力,晓德书号联合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主办了“普洱茶的激荡三十年——世界读书日公益系列讲座”活动,邀请到10位嘉宾。2022年4月30日20点30分,方一知做了《疫情下茶企业活下去的策略:守正出奇》的直播演讲。
以下是方一知老师的直播内容
大家晚上好!感谢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和晓德书号搭建的平台,今晚我给大家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讲一讲企业外脑眼中不一样的普洱茶,不一样的普洱茶的激荡30年,讲一讲当下普洱茶企业如何应对疫情下难熬的困境。我选择的角度,一个是茶产业,一个是茶经营。我讲的要么是我的经历和体会,要么是我的观察和见闻。我看普洱茶的激荡30年观照普洱茶的发展史,30年是一条时间线,在这条连绵不断的时间线上,我更关注关键节点和关键人物。也许是上苍的安排,因缘际会,让我有幸结识了影响普洱茶30年很多的当事人,特别是几位非常开明的老领导。我认为,他们是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关键人物。
李师程先生,原思茅地委书记、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1993年、1995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暨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政府引导,学术先行,开启了中国普洱茶的复兴期,功德无量。我们今天来谈普洱茶的激荡30年,它的起点就是1993年,或者说1993是普洱茶新时代的元年,而第一届中国普洱茶国际研讨会则是一个重要事件,一个标志点。
张宝三先生,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原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会长,在普洱茶风起云涌的2006、2007年,市场先行,文化推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虽然他已经去世,但普洱茶的产业史,应该为他记下一笔。
陈勋儒先生,原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原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在普洱茶的深化期,政府指导,资源联动,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规模推向一个高点。我与这三位老领导都有交集。
2018年1月27日,昆明仓30年陈茶标本首次品享会在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会议室召开。在此之前,我们去请教李师程老书记,老书记说,老茶的概念太模糊,陈的含义更包容,既包含陈年还涵盖陈放、陈化的意思。一个陈字,呈现出了普洱茶的核心价值点。在老书记的指导下,云南普洱陈茶专业委员会在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之下成立了。第二幅图片,时间为2007年4月12日,首届中国普洱茶战略联盟峰会在西双版纳景洪召开,这个活动的举办,我是幕后最初的创意者,和建议者之一。同一天,企业外脑团队与大叶茶厂联合进行了“普洱茶保质期事件”的危机公关。这条横幅36米,我们有意识制作的长度。没想到引起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注意,现场采访了勐海大叶茶厂曾运华董事长和勐海茶叶商会胡贻臣秘书长。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引起云南省政府的重视,助推了2008年普洱茶国标的出台。而勐海大叶茶厂应对普洱茶保质期事件的态度、过程和结果,被媒体誉为全省普洱茶生产企业的教科书。第三幅图片,2017年8月31日,由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主办,云南智德鸿昌茶业协办的“曼岗石生普洱古茶高峰研讨会”,企业外脑团队创意策划的“卧龙·凤鸣”,成为小产区、特色茶的标杆之作。原来我们命名为“曼岗岩茶”,陈主席站在云南茶产业的高度,定义为“石生茶”。陈主席说,陆羽《茶经》第三句,“上者生烂石”,你们要抓住这个生字,做云南石生茶。陈主席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料,上个世纪,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研究表明,云南茶叶分为五个不同的岩石种植区。今年,方一知团队二度服务了智德鸿昌茶业,终于把云南石生茶提到了区域品牌的高度。新的故事开始了。我会在下面的直播中继续讲云南石生茶的案例。回头总结一下,企业外脑的观点是,普洱茶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30年,第一个10年,启蒙期,第二个10年,振兴期,第三个10年,深化期。我是2005年从北京进入云南的,普洱茶的这后20年,我们以企业外脑的身份、普洱茶策划团队的方式、局外人躬身入局的态度,深度参与并见证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疫情之下,茶企活下去的办法、干法、心法我专职做咨询策划工作24个年头了。1998年从央企辞职,2000年千禧新世纪,进入北京。那时北京有做品牌的,有做营销的,有做管理咨询的。我是谁?经过两年的思考,定位于“企业的外脑”,品牌、营销、战略,三管齐下,打包服务,为本土生存不易的中小企业提供外脑服务和智慧支持。2003年出了一本小册子《企业的外脑》。但是,企业外脑真正落地,是为普洱茶担当外脑的这17年。普洱茶品牌策划,2005-2006;普洱茶市场营销,2013-2014;2022年左右,普洱茶战略咨询。有很多人问,你们是做茶品牌的,还是做茶营销的,我们只能说是做普洱茶策划的,再深一步,我们就解释企业外脑是做打包服务的,根据茶企业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品牌创意、市场推广、战略整合,三种工具一起使用。为普洱茶做策划,必须有个前提条件:用脚量市场。别小看一片叶子,一山一味,一企一策。我们要量身定做,必须深入到市场中去,去产地,去销地,让双脚告诉我们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这次直播演讲,我们团队从版纳连夜赶回来。我们开车去了临沧、楚雄、版纳,发现茶山上有两种现象,一是部分名山茶的茶价在下跌,而采茶的人工费用增大;二是上山的客人少了,受疫情的影响,往年买茶的客商不上山了、下单少了。销区的现状呢?从朋友圈看到了一个共同的观点,现金为王,珍惜每一个小单,做好每一个小的销售,认真服务每一个哪怕很小的客户。听说为了换取现金流,部分茶商开始打折销售。存放很多年的老茶平时都舍不得喝,疫情面前,别无选择,忍痛低价出售。
因为我本人来自兵圣孙武的故乡,深受《孙子兵法》影响,将心比心,感同身受,于是眼前飘过4个字:守正出奇。《孙子兵法》千古名句:“善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实际上奇不念qi,正确的读法ji。为了不产生歧义,直播过程中我还是随俗念奇。古人打仗,无论兵力再多,都不能轻敌,仗无论怎么打,都是正兵和奇兵相互配合、相互转换。正兵接敌,奇兵破敌。分兵是一门技术,用正兵面对敌人,而在敌人想不到的地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奇制胜。换算成今天企业经营的语言,即在正常的生产经营可以运转的情况下,要敢于创新,另辟蹊径,给人以惊喜、惊奇。
如果不是疫情来了,我们很多茶企还会一条道走到黑,美其名曰长期主义。我给大家提供一个资料,看看这个世界上金字塔尖的人群,如何应对疫情、利用疫情的。疫情冲击下,全球亿万富豪人数首次超过了3000万,净资产达到了10万亿美元,同时,世界各地的工人疫情期间损失了3.7万亿美元,结论是疫情影响下,贫富差距拉大了,无独有偶,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看似偶然背后都是必然,这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你可以理解为,我们穷人的智商不够,被富人割了韭菜。但站在这个世界上的财富精英人群的角度,危机不仅仅是表面的危害,危机后面藏着机遇。而我们大多数后知后觉的底层民众,疫情来了是灾难。疫情面前两面观:对大智大勇之决策者,疫情期间的确可以弯道超车,而对能力庸常之辈,你超车有可能会翻车。具体到茶行业,茶叶门槛太低了,什么人都进来了,没想到踩到了坑里、井里,有的人落到了火坑里,有的人掉到了陷阱里。
然而,用晓德书号主编,今晚的主持人茶世恩的话讲,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现在进入今晚上的黄金时间,直播演讲最重要的内容,疫情下的困境,如何应对?企业外脑给出三个锦囊:
第一个锦囊:客户没错,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客户。目前形势下的客户策略是,推动老客户,引流新客户,主抓大客户。只有客户买单,我们才有现金流。三种客户,三种利润来源。
客户金字塔第二层,基础市场经销商,是基础客户,是我们茶企这些年通过展会等市场推广活动累年招来的茶商。这些经销商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的茶叶市场或茶城,他们的日子不好过,因为疫情造成了与终端客户交流空间的隔断,于是经销商的变现机会越来越低。所以茶企的困境,就在于经销商口袋里的现金越来越紧,不能像过去那样给茶企业大量输血。流量客户,多半在公众号、直播电商、社群等私域流量带来的,但是,鱼塘的小鱼或虾米还没养大呀。
大客户,唯大客户的出现才能救急,大客户是小微茶企的大救星。大客户在哪里?用什么办法找到大客户?2019年11月,我在昆明国茶港做了一场《企业外脑说普洱茶市场》的演讲,明确提出,过去我们做市场和销售,是做朋友圈、做圈层,现在要做阶层。因为圈层快要透支了。要向上社交,目标定位于社会金字塔尖的财富人群,要深入社会精英阶层的某个层面,就像写短篇小说一样,截取一个横断面,做深、做细、做活、做透,深度服务做到位,那么大客户、超级客户就会从中冒出来。那时疫情还没到,我的话不一定有多少人能理解。
发展大客户很重要,比大客户更重要的是客户链。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次去版纳,正好碰到认识多年的茶企老总收女徒弟,第202个。这位老总发展渠道客户不走寻常路。你要问,他是怎么收女徒弟的?女人是最敏感的,防备心很强,天生具有保护意识,如何取得她们的信任?在于沟通,有效的沟通。师傅毫不保留地把炒茶的技术传给徒弟,毫不保留地把卖茶的技术告诉徒弟,毫不保留地把开店经营的技术告诉徒弟。口碑相传,女徒弟越来越多。第二个问题,他怎么管理女徒弟的?走动管理。他母亲从小就告诉他,大生意靠走,小生意靠手。2019年疫情之前,他用两个半月走遍了全国各大城市,一路卖茶,一路被女徒弟接待,吃遍各地的山珍海味。关键是,师傅出马,大客户拿下。由于抢时间差,打空间差,他的生意这两年比前几年都好。大家记住,大生意靠走,小生意靠守,如果你不想只会搬砖,当普洱茶的搬运工,就要适时出击,寻找机会。再次重申一下,这个女徒弟的案例,表层看,是这位茶企老总把做茶和卖茶的技术传递给了女徒弟,根本上,他是把做人的信心、信念、信仰传导了出去,感染了她们的情感和思想。
我再拿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事儿。3月份,我们团队要去参加楚雄南华政府组织的活动,我和助理到小区门口去做核酸,每位28元,一看排的队伍老长,这是要耽误出行的节奏啊。助理开车10几分钟来到昆明财富中心,5、6人排队,而且免费。你看,换一个空间,换一条赛道,问题就是两种结果。我们知道,广东不断地被疫情围城。作为销地,走不出去、进不来,最让人揪心的是坐吃山空。办法之一,是主动与大公司、大企业连接,打造渠道链。
过去茶企主要走展会招商的传统路线,一个一个地谈,发展的主要是卖茶的茶商,现在形势变了,你要打破边界,到茶行业之外去寻求合作。王老吉3000多个网点,一夜之间注入了普洱茶的销售。这就像打仗,你是一个一个消灭敌人,还是成营成团的编制,集体投诚?曾仕强老先生说,努力没有用,用心才重要。你用心想一想,你的资源库中,还有哪些大公司的渠道可以翻牌呢?在客户篇中,什么是正?什么是奇?在普洱茶基础市场上发展经销商是正,招女徒弟是奇;做圈层是正,做阶层是奇。走常规销售路线是正,不按常理出牌,不走寻常路是奇。
第二个锦囊:平台
近日我们团队到版纳,发现帕沙的犀牛塘火了,前几年,易武的薄荷塘也很火爆。云南普洱茶小产区,风水轮流转,总有你喜欢的那一款。不过,从普洱茶外脑的角度看,小产区的热点茶,虽然好喝却没有产业价值。
换句话说,流星茶怎么才能变成恒星茶呢?不像流星一闪而逝,恰似一轮明月照耀天空。答案是,占山为王,打造平台。让各方参与者都有持续的利益,茶农受益,茶企得益,政府满意。疫情来了,要活命,就要赚快钱,就要找客户,最好是大客户、超级客户。问题是大多数人的运气并不好,没有机缘快速变现。那么就要冷静下来,更深地考虑,如何才能布局自己的未来?
4月24日,方一知团队去拜访了陈升号勐海总部,发现陈升号的厂区正在扩建,给人的气息更加大气、厚重。2007年陈升河先生来到勐海,恰逢普洱茶低谷,日子并不好过,我们服务的茶企老总告诉我,陈升河当时说了一句话,你们不要看不到山,只看见草。2008年,陈升号布局班章村。2009年,一举占领了普洱茶的制高点,中国普洱茶从此流行班章风。一个企业打造了一个平台,影响了一个行业,带给千千万万个茶农茶商茶友不尽的福利。
2022年春天,我们和临沧智德鸿昌茶厂二度合作,助力曼岗石生茶升级为云南石生茶。作为曼岗石生茶的首倡者和践行者,智德鸿昌要升级为云南石生茶领导品牌。2012年,智德鸿昌董事长张广义先生开车来到茶石共生的邦东曼岗,至今深耕曼岗10年了。2022年,站在云南看曼岗,今年是立足曼岗又要走出曼岗的最佳时机点。我们打造区域品牌的背后,真实的目的是打造更大的平台。平台高低与价值大小成正比,平台越高,价值越大,平台越低,价值甚微。
我们不能辜负陆羽老先生“上者生烂石”的赠语,从品牌组合、产品组合、模式创新入手,奇正组合,攻守兼备,有章法有套路,将陆续打出一套组合拳。
如果说卖茶赚钱,可以解一时之难,但钱总是会被花掉;找到大客户,打个翻身仗,可大客户的现金流也不是永远丰足的。而平台可以持久,它可以与时俱进,与势俱进,发展为一个精彩的茶叶大舞台,而一个精彩的茶叶大舞台也是可以容纳各色人等的人生大舞台,包括富豪,包括高官,都可以找到他们各自的位置。不甘心被疫情绑架的人们,为中华茶叶而奋斗的有志茶人,要学习陈升号,眼光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颗小草,要看见远方一座座的高山,无论你在产地的茶叶市场,还是在销地的茶城,从一方小小的茶台开始打造,上通天,下接地,中间聚人气,逐步升级,完成马克思说的惊险的一跳:茶台—平台—舞台。
在平台篇里,打造平台是正,选择的时间点是奇,而换一副眼光呢,时间点是对的,反而你在众人的眼里,疫情下花钱做平台,是一个奇葩。奇正转换,循环往复。一旦敌情变化,奇也是正,正也会变奇,这时就是一门艺术了。活人坚决不能被尿憋死!利用空间的缝隙,辗转腾挪,灵活变通,奇正相生,无缝转换,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第三个锦囊:模式
当下我体会到,从奇正关系里可以推导出赚钱模式。我对奇正相生、奇正相合的理解,可能超脱了《孙子兵法》的原意,但我还是固执地希望大家仔细倾听,分享我对奇正关系与商业模式的认知。守正出奇,我认为和守常出新是一个道理。常是常识、规律,新是创新、出彩,守常很乏味,出新很精彩,这一对看似矛盾却又互补的冤家,只有连接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奇妙的生意模式。将茶企业的经营要素提炼出来,通过奇正的组合,正兵应敌,奇兵致胜,抓住机缘点放大价值,利用势头巧妙变现,就能在环境最恶劣、人生最艰难的时候活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普洱茶的长期主义,背后的真相是守正出新。
我还是举例说明吧。一个老茶人手里有老茶,他想卖出去;某大城市有位亿万富豪,想喝老茶总是喝到假茶。站在双方的立场,他们互为奇正。谁是奇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互不相识的人,天南地北,竟跨越了广大的空间,发生了奇妙的连接,产生了效益和价值。一方赚取了茶价,一方得到了比赚到百万千万金钱更加快乐的价值。双方的连接者过去是茶叶经销商,现在不一定了,也许是隔壁老王透露的视频消息,也许来自于中华茶友会的公众号,也许是企业外脑牵针引线。这就是新时代卖茶人最小的生意模式。
而无形的连接就更好玩了。我再举一个茶农的例子。几年前,他被一个厂家欠了小一千万元毛料款,发誓做品牌。没有钱怎么办?他说了一句话感动了我,我们茶农为茶厂供原料,从山上走到县城,可是怎么走出去就不知道了。
所以方一知外脑团队免费为它做了产品包装,义务常年咨询。你猜怎么着,品牌产品的销售实际统计寥寥,可今年他的原料卖出了30吨。诚心感天地,乾坤大挪移。他立志走出大山的举动,受到了无数人的尊敬,这里面有买方;他的胆魄超越了很多卖茶人,无形之间他接受了天地之间的能量,这中间也有企业外脑的智慧能量。也许是他的精神感动了买茶人,也许是借力打力、借势起势,反正他在疫情最困难的日子里,收获了大把现金。现金流就是硬道理。疫情围城,让很多大大小小的老板画地为牢。什么意思?企业再大,只有一种认知,那就是老板的认知。如果老板的认知成为上千人、上万人的认知,再大的公司也会垮掉。犹如带兵打仗,大将军一意孤行,就会造成全军覆没。而一个来自大山的不太识字的茶农,可以连接我们这些文化人,连接亿万大老板,在于他敢于打破边界,打破自己的局限,联系产生奇妙,而且还是免费的。有句话你要记住,你所不具备的,恰好对方拥有。需要的只是联系、连接。
茶企业要破局,我送6个字:打通、融合、联动。你不具有的资源,也许你的朋友拥有;茶行业内部不具有的,茶行业之外都有;圈层没有的,阶层也都有。关键是利益分配。其中的关键操作点,是要设计一个利益相关者都能接受的商业模式。我听知情人说,一个年销售额4个亿的茶企,准备用新模式抢占疫情下的终端市场。过去这个事情可能是大益做的,现在这家茶企敢于行动,就是他们整合了茶农、茶商、茶叶投资商等多方参与者,设计了一套庞大的交易结构。明白了吗?
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裂变,才是茶企业成功的密码。然而,不同的茶企,商业模式是不一样的。直播的时间有限,我这里就不展开讲了。给大家推送企业外脑总结的销售金字塔,或者说是我认知的普洱茶销售模式。
重点解释第三个层面的内容。我认为疫情下茶企最大的所谓危机,可能是具有高度使命感的跨界公司进入茶界,高维打低维。从使命出发的企业家,不是为了钱,而是社会责任。如果说前面找客户,目的还是:我怎么赚钱,而懂得人性的真相后,目的变了:客户怎么赚钱。到了信仰这个层次,谈的是文化,谈的是社会责任,他传导出的是信心和信念,是信仰的力量,谈钱是庸才干的事了。好了,正式的演讲就到这里。下面是互动时间。以下是直播互动问答
问:老师您好,刚刚您说到销售有卖差价、卖人性、卖信仰,这个我赞同,终于看到一样的观点。我发现您总结非常到位,那在您看来,达到卖信仰这一维度的企业究竟有哪些?从过去到现在有哪几个企业已经到达这样一个维度?
答:我是这么看的,人性它有两面性,正面与反面。从正面人性的闪光点看,茶农到小微企业老板,直至比较大的头部茶企老总,我跟他们接触比较多,我看到他们身上很多人性美好的东西,很多场景下都是站在社会责任的高度上卖信仰,体现了他们的胸怀和使命感。再从另外一个面来看,大企业有大企业的难,小厂有小厂的难,茶农有茶农的难。那么人碰到难处的时候,他可能会把信仰放到一边,生存是第一位的。这个时候他遵循的是现实法则,有时很商业,也很无情。从正面到反面,从这一端到那一端,红与黑之间有一个灰度,有一个融合度,信仰的原则,销售的法则,讨价还价的细则,都会发生在同一个茶人身上。
问:谢谢方老师,那第二个问题就是您刚刚说到就是有部分茶商在打折出售产品,茶叶的价格在下降,在您看来这种下降会延续多久?大概多久会恢复到它应有价格?
答:不仅销地,很多产地的茶人也碰到这种困境,其实茶行业有的一线品牌也没逃脱这个逻辑。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渠道模式出了问题。打个比方说,某个大公司发展一级经销商的门槛一千万,过去传统经销商怎么做呢?分销,大货来了分销给更多的小茶店的经销商。如今一级经销商每个月照常进货,却是进到了仓库里。因为小茶店的分销商不动了。这逼着茶商变相降价。生存高于一切。当你吃饭的钱都没有的时候,你还守着那个茶叶干什么呢?不过,从产业发展的高度,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个长度来看,五六月份之后可能疫情会得到缓解。疫情之后,2023--2025年这三年非常关键,我们要对这个行业有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要学习孙子兵法,什么是正?什么是奇啊?产品如何奇正组合?该出的货要出,出什么货呢?出那些不能产生仓储价值的流通货。该留下哪些茶呢?如润元昌茶业创始人李子超先生倡导的,留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会贬值反而会增值的“黑+白”茶类,留下高性价比的精品普洱茶,比如优质品种布朗班章。
问: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茶企有足够的现金活下去的情况下,在行业的动荡时期,那是否应该在这个时候趁机低价购进原料,或者将资金投到人才扩张方面去呢?
答:为什么我要把这个小资料提供给大家呢?疫情当下,富者越富,穷者越穷。那么具体到普洱茶行业,列举一个我们服务的勐海云河茶厂的例子,云河2009年低价收购了很多茶,结果2010年--2011年茶价大涨。创业5年,从几万元投资变成了千万资产。所以说低谷抄底建仓,是普洱茶行业盈利方法之一。好比鱼分三吃,普洱茶盈利大致分三段:第一段原料,普洱茶成品还没卖钱的时候,通过和茶农的勾兑,低价收购,就从原料上赚到钱了。原料库存,可以视为茶企的产品战略、发展战略;第二段成品茶,这个利润是向市场要效益,这就需要品牌策划包装、市场推广招商;第三段是仓储,后期转化的利润。前几天我遇到了一个深圳的老总,她问我山头茶之后是什么?我跟她讲,山头茶之后是精品中老期茶。山头茶的营销手段是茶山游,中老期茶的营销精髓也是三个字:xx游,中间这两个字,我不告诉你。
问:当下抖音、淘宝等线上电商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很多茶企还是没有进驻,原因很多,也许是担心开展之后不一定会得到回报,也可能担心跟原有线下的一些经销商形成价格冲突,那这种情况下,在您看来传统茶企是否应该开展电商业务?现在电商也开始出现了一个红海的情况。
答: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2007-2009年,就曾经发生过,茶企把价格挂在了网上,线下的经销商急了,价格那么透明,你让我们怎么卖茶?但是现在形势变了,不在于传统茶企要不要在线上做销售,是必须做,关键是怎么做。我给你举一个例子,不知道您注意过没有,就是我们这代人呢,有一个偶像叫崔健,他搞了一场线上直播,4600万粉丝!粉丝一激动,不知道给他送了多少辆小汽车。中国著名诗人北岛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直播间,100万的粉丝。具体到当下,由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与晓德书号共同搭建的平台,就是利用直播演讲这个形式,向外输出和传播我们中国的茶文化。双方牵手联动,整合10位专家,集中引爆,在我的印象中,这在茶界还是第一次。当直播这个方式发挥到最大化的时候,才能收获最大化的价值。
问:直播有流量,怎样把流量转换成销售额?很多时候看着风风火火,事实上一算账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好的一个效果,甚至亏损,那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坚持认为这是一个大趋势,大家都相信线上电商抖音直播,但具体到某个个体,他并不擅长在线上做销售,那他要怎么去突破这个困境?
答:我给你提供一个视角。这次我们帮智德鸿昌做品牌,打造了一个“品牌包”,我想我们国内的同行没有这么提过,那么这个品牌包有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个人品牌。区域品牌是云南石生茶,企业品牌是智德鸿昌,个人品牌叫石头上的守茶人。如果做电商直播,我建议用个人品牌、个人IP,用个人品牌做直播更容易成功。我们服务的一个客户,濮女华琼的创始人赵华琼女士,她做过两次线上直播的尝试,最后一次成功了。第一次是与国内一个茶频道和昆明电视台共同做的,从产品着眼,效果非常好,但是利润比较低。赵总的经历在普洱茶企业家当中是独一无二的,她曾成功地将国有茶企改制,包括云南普洱茶集团、云南普洱茶厂。第二次直播,她从人生经历和制茶经验说起,把自己痛苦的、喜悦的、悲喜交加的这些经历与茶友们分享,也把茶与健康讲得很透彻。一天的销售额做到60万。用个人品牌、个人IP的方式进行直播,销售额转换比较明显。
问: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很多茶企面临两个选择,一是选择做消费市场,扎扎实实地把一个消费市场做起来,二是做一些投资价值的产品。在中低端与高端,那茶企应该怎么选择?因为这往往很难,两者兼得,那如果只能选择一个的时候,您更建议走哪一种?
答:孙子兵法讲奇正相合,我们看问题不能走极端。要么做大众消费茶,要么做中高端茶,实际上它是并行不悖的。我们团队今年给智德鸿昌做产品规划,遵循了这样一个法则:同一种原料,满足同一个客户不同的需求,包括品鉴需求、送礼需求、收藏需求。也就是说,这个茶它是融合的。只要改变产品形态,就改变了茶的使用性质。比如做成100克手撕饼,茶价就变低了,变成体验茶、品鉴茶。这几天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普洱茶的慢和快,高和低。第一,从低往高做,做消费茶、铺市场,从圈层一直到做阶层。而在低层,茶就是农产品,高层的茶变成奢侈品,这就涉及金融化,但是,不能否定轻金融。第二个,你是做慢茶,还是做快茶?做传统砖饼沱茶,必须把普洱茶的产业链条梳理好;做快销茶,要打造市场链条。目前的市场状况下,无论做老百姓喝得起的茶,还是定位所谓中高端,都要搞清楚,你真正的客户是谁?摆在茶企老总面前的战略课题是,怎么把普洱茶的产业链变成价值链?哪一天价值链成型了,你提到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问:刚入行的一位茶人让我问方老师一个问题,如何取得客户的信任?
答:我们的同行王志纲先生说过一句话,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要经历三个阶段,让人接受你,喜欢你,离不开你。另外,让他仔细体会企业外脑推出的销售金字塔,也即卖茶的三重境界:买差价、买人性、买信仰。缺什么补什么。
最后请给我一分钟时间,表达一下感谢之情。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与晓得书号联合组织的这次活动,是销地和产地的一次联动。2007年我就认识了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的林楚生院长。当时他送给我一本《中华茶文化》期刊,至今记忆犹新。去年我们团队服务广西六堡茶,林老师从广东赶来广西支持我们。近期他出版了《普洱茶投资学》重磅著作,表示祝贺!晓德书号是一支年轻的民间茶文化力量,他们两手抓,一手抓卖书,一手抓茶文化的研究和传播。疫情来的时候,大家关在屋里多读一点茶书,我给晓德书号做一个广告:买优秀茶书,找晓德书号。晓德书号,越来越好!
图文来源:企业外脑
更多好文及茶文化知识,请关注新茶媒,关注刀哥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