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2005年开始从事学生心理辅导,接触了很多校园欺凌的案例(其中很多案例是来自于网络咨询)。有些典型的校园欺凌案例都收录在我公开出版的中学生心理科普著作中。在这些案例中,我提出了解决校园欺凌的心理学方案,那就是“提高自尊心水平,适时适当表达愤怒”。今天,我想就人大女博士生举报导师的案例谈一谈“如何表达愤怒”的问题。
前几天,人大女博士生实名举报导师强制猥亵、性侵女学生的新闻一直高居热搜。这几天,因为中国人民大学官方连夜开展调查,并迅速处理了师德失范的当事人,这件事也渐渐平息了下来。
但是,这对于举报者——那名女博士生而言,她的心中的伤害是很难抚平的。事情走到这一步,我相信,一定是当事人所最不愿意看到的。可是,为什么事情最终走到了这一步呢?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研究生导师制的弊端造成的。比如有位网友是这样分析的:尤其是导师负责制把导师和学生深度捆绑,导师的权利无限放大,学生的毕业由导师决定,学生被导师剥削、欺辱的事件频频爆出。这一制度极其不合理,学生长期处于不平等地位,敢怒而不敢言。
这个分析相当有见地,被很多网友所点赞,我也极为赞同,也希望有关部门及时出台制度和措施,加强对研究生(特别是女研究生)的保护。
是的,尊重老师,是学生最基本的修养。但是,如果老师连怎么做人都忘记了,学生就应该及时教育老师,这才是真正的“尊重老师”。从客观上讲,大学的导师和研究生的地位是不平等,但是,主观上,当导师违背师德之后,导师的道德就在学生之下了。也就是说:违背师德的导师,其社会地位(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人爵”)是比学生高,但是学生的道德地位(即孟子所说的“天爵”)就比导师高了。如果学生能明确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任其践踏尊严,委曲求全了,就可以适时适当地对导师表达愤怒了,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教育自己的导师如何做人了,就像孟子理直气壮地教育无道的国君一样。
那么,在生活中,遇到被欺凌、被侮辱、被骚扰的事情,我们究竟该如何表达愤怒呢?
我们一定认识到愤怒的两面性。表达愤怒是一种情绪交流的方式,非常有效。当一个人突破了你的底线时,你的愤怒表情比你对他说一万句反对的话都有效得多。面对突破自己底线的事情,刻意压制自己愤怒的情绪,不让愤怒情绪表达出来,如此反对和反抗,几乎都是无效的,甚至可能让对方误以为“不是真反对和真反抗”。
但是,失去控制的愤怒又可以时刻毁掉你的人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有控制地表达愤怒。愤怒不能过于强烈,要避免过于强烈的愤怒伤害彼此、酿成悲剧。另外,愤怒也不能过多。一有矛盾就愤怒,谁也受不了。再说,愤怒多了,对方也麻木了,你的愤怒就等于没愤怒,也就失去了情绪沟通的效力了。
另外,愤怒表达之后,等彼此都冷静之后,还要及时沟通,有效化解矛盾。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矛盾,要及时寻求帮助(包括心理上的援助)。
最后就是不要害怕自己愤怒的情绪。许多被欺凌的人(特别是学生、未成年人),都存在着害怕愤怒情绪的问题。只有不害怕自己的愤怒,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愤怒,从而有效避免被欺凌。如果一个人从来不敢表达愤怒,一定要认真学习正确表达愤怒的方法。
最后,提一个问题:
你会正确地表达愤怒吗?你每次表达愤怒的方式都是正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