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俭与循环利用被视为美德,这一理念深深植根于老一辈的心中。他们习惯于保留旧物,甚至将一些看似无害但实际上已失去使用价值的物品继续用于日常生活。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卫生标准的提高,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传统做法,因为它们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
旧厨具与餐具:细菌滋生的温床
(1)木质筷子与砧板
木质筷子和砧板因其经济实惠、易于加工而深受喜爱,但长期使用且不注意清洁保养,它们会成为霉菌和细菌的“乐园”。特别是潮湿环境下,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的滋生,不仅影响食物卫生,还可能引发肝癌等严重疾病。
定期更换木质餐具,改用不锈钢、竹制或食品级塑料等材质,这些材料更易清洁且不易滋生细菌。同时,在使用前后务必进行彻底清洗并妥善晾干,以防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导致的潜在损害与不便。
(2)破损的陶瓷碗碟
许多家庭保留着有裂痕或缺口的陶瓷碗碟,认为不影响使用便无需更换。然而,这些微小裂缝中容易藏污纳垢,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尤其是在盛装汤水或油腻食物时,更易导致食物污染。
一旦发现陶瓷餐具破损,应立即淘汰,选择完整无损的餐具使用。同时,餐具应定期消毒,确保饮食安全。
三、过期药品与保健品
(1)过期药品
许多老年人有囤药的习惯,认为药品只要保存得当就不会失效。实际上,过期药品不仅药效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失效,更可能分解产生有害毒素,一旦误服,将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引发不良后果。
养成定期检查家庭药箱的良好习惯,对过期药品进行及时、妥善的清理与处理,确保用药安全。对于不再需要的药品,应按照当地规定进行回收处理,切勿随意丢弃或转赠他人。
(2)盲目且无节制地服用保健品的潜在风险与危害
部分老年群体深陷保健品迷信,坚信其具备防病强身、延寿益寿的神奇效能。然而,保健品市场繁花似锦却也暗藏玄机,品质优劣混杂,盲目追捧不仅耗费大量金钱,更可能因成分复杂未知或摄入过量,在不知不觉中侵蚀健康基石,埋下安全隐患。
在服用保健品前,应咨询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意见,明确自身需求,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服用。
四、错误的生活习惯:看不见的“脏”
(1)共用毛巾与脸盆
家庭成员间共享毛巾与脸盆,虽为日常习惯之一,却无形中为细菌与病毒的交叉感染铺设了温床,极大地增加了健康风险。特别是当有人患有皮肤病或传染病时,共用物品会加速病菌的传播。
积极倡导每位家庭成员使用专属的毛巾、脸盆等个人洗漱用品,并养成定期清洗与消毒的良好习惯,以有效阻断交叉感染途径,守护家人健康。与此同时,应全面提升个人卫生防护意识,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建健康生活的坚实屏障。
(2)不科学的储存食物方式
许多老年人习惯将食物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或随意堆放在冰箱内,这样做不仅容易导致食物变质,还可能因交叉污染而引发食物中毒。
在储存食物时,务必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容器,以有效隔绝外界污染,确保食物的新鲜度与卫生安全,为健康饮食保驾护航。在冰箱内部,强烈建议将食物进行科学分类存放,严格区分生食与熟食,避免二者混放,以预防食物间交叉污染,确保食品安全与卫生。同时,务必实施冰箱内食品新鲜度的定期检查机制,对过期及变质食品采取即时且妥善的处理措施。
五、积极构建并持续优化一个以健康为核心
(1)倡导普及智能健康监测技术设备,引领健康管理新风尚
科技进步的浪潮中,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如智能手环、电子血压计等正日益融入大众生活,实现广泛普及。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人体健康状况,为老年人提供及时准确的健康数据支持。倡导家庭为长辈配置智能健康监测装备,以便即时洞察健康隐患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2)开展家庭健康教育
政府与社会各界组织应进一步加大对家庭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积极通过举办专题健康讲座、发放详尽的健康宣传资料等多种渠道,广泛而深入地普及健康知识。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体,应重点讲解食品安全、合理用药、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3)构筑社区全方位健康支持系统,强化邻里互助与健康资源共享机制
社区,作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境,亟需构建一套全面而完善的健康支持体系,以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妥善关照。社区应全面构建健康支持体系,涵盖设立便捷的健康咨询站点、定期组织全面的健康检查活动、以及举办多元化的健康知识讲座等,全方位促进居民健康。同时,鼓励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四)推动绿色生活方式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不仅是对环境的尊重,更是对个人及家庭成员健康的长远投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积极采取一系列绿色行动,将环保理念融入每一个细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俭与循环利用的美德值得传承,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科学地审视这些传统做法,确保它们不与现代健康理念相悖。通过定期更换旧厨具餐具、妥善处理过期药品与保健品、改变错误的生活习惯以及积极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守护家人的健康与安全。
我是娜医生,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咱们来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