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之初,宣布废除“三饷”,为何后来又征收“辽饷”?

扶苏聊历史 2025-01-14 11:09:4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前言·】——》

清军入关局势复杂,政策一刀切,“三饷”废了,百姓松了口气,几年后风云突变,“辽饷”又来了。

废“三饷”

1644年清军入关,多尔衮站在朝堂宣布一条新政:废除“三饷”,明末加派的税负直接取消,这三饷,辽饷、剿饷、练饷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此时一废满朝哗然。

有人低声嘀咕,清廷真有魄力,也有人摇头只是权宜之计,当时的百姓不想多管这些,田地荒废家中无粮,哪有心思细想?税一减生活总归能松些,百姓只知道这是救命稻草。

明朝末年辽东战事频发,后金崛起,明廷粮草调运艰难,辽饷便是为此设立,接着南方叛乱又有剿饷,再后练兵需要,练饷加了进来,这三项税负压垮了无数家庭。

清军入关后为了站稳脚跟必须和民心站在一起,减税是最快的路,削减百姓痛点比说千言万语管用,废“三饷”后赋税回归“正供”,农民只需缴纳田赋和少量杂税。

这招起效了,百姓歌颂新政,地方官员轻松了些,清廷用这一步迅速铺开控制版图,可这减税政策真能一直维持吗?

辽饷回归

两年后清廷的财政告急,战事不断,南方尚未完全平定,军费支出巨大,仅靠“正供”已难以维系,满朝官员焦头烂额开始筹谋。

1646年一道新政推出,恢复辽饷,这一次换了个说法,每亩地加征九厘银,命名“九厘额银”。百姓的欢喜转眼成空,骂声又起,有人丢了田也有人干脆背井离乡。

入关后的战事耗费惊人,士兵要粮饷武器要补给,哪一样不需要银子?清廷的势力还没完全稳固需要更多资金维持统治,辽饷的复征并非权宜,而是必然。

但这笔银子谁来交?依旧是农民,再度加税让他们苦不堪言,田间的耕作减少了,甚至有人直接放弃耕种,乡村凋敝人口流失,辽饷的重新推行虽解燃眉之急,却种下隐忧。

这一决策背后还涉及到一场朝廷内部的争论,部分大臣认为应增商业税减轻农民负担,主张恢复辽饷的声音更为强硬。

他们强调,清朝根基未稳,商业税难以覆盖庞大的军费需求,争论无果,辽饷终被重新推行。

百姓怨声载道,官员私下议论纷纷,有人问为何不另找出路?辽饷复征后清廷确实暂时缓解了财政危机,但这只是表面繁荣,暗流已开始涌动。

辽饷的制度化与隐患

顺治十四年清廷将辽饷编入《赋役全书》,这意味着辽饷正式纳入税制,成了固定税赋的一部分,名为“九厘额银”,从临时救急到长久征收这一转变并不意外。

清廷面临的财政困境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复杂,南明残余势力仍在抗争,边疆需要驻防,朝廷运作也需要资金支持,而仅靠正供税收,根本无法覆盖这些开支。

辽饷的固定征收,让清廷的财政状况暂时稳住了,账本看上去好看了些,但问题并没有解决。辽饷征收的负担,依然压在农民身上,每亩九厘看似不多,却是千家万户的日常负担。

农民重新种地,社会稍有恢复,当辽饷以“九厘额银”之名卷土重来时,这根稻草又重重压在了他们肩上,这种反复的政策调整不仅损耗了社会资源,还让百姓对朝廷的信任一次次削弱。

制度化后的辽饷,还带来了另一个后果,地方官员的贪腐。田亩登记混乱,官员虚报面积,私吞税银,成为公开的秘密。

底层百姓不仅要交辽饷,还得忍受额外盘剥,辽饷制度化变成了一把“双刃剑”,康熙年间清廷试图以垦荒、减税来缓解农民困境,但辽饷的固定化还是割裂了农民与朝廷之间的关系。

这种割裂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显现。

清廷内部也开始有声音反对这种税制,有大臣指出辽饷的长期征收会削弱农业生产,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但这些声音始终微弱未能影响政策走向。

辽饷的存在为清廷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支持,百姓的怨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积累,这些隐患在康熙年间终于成为了清廷必须正视的问题。

康熙的税制调整

康熙即位后清廷开始转向稳定社会的长远规划,辽饷虽然解决了短期的财政难题,却让百姓怨声载道,社会动荡不安,这一问题若不解决可能成为治理的大障碍。

康熙年间的最大调整是大规模蠲免钱粮,康熙在位期间,先后下令免除赋税数十次,累计减免超过1.5亿两。

财政是王朝治理的基础,没有充足的税收军费无法维持,边疆无法稳固,然而过高的税负又可能激化矛盾,引发社会动荡,清廷在这两者之间始终难以找到平衡。

辽饷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虽未完全废除,却得到大幅削减,这些措施大大缓和了社会矛盾。

康熙还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整顿田亩登记,规范税收制度,这一举措旨在减少地方官员的贪腐,提高税收透明度,辽饷的征收不再随意加派,百姓负担得以缓解。

这场改革并非易事,清廷需要在稳定财政与减轻民负之间找到平衡,康熙通过鼓励垦荒、发展经济,试图让清廷摆脱对辽饷的依赖,这种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彻底解决问题。

辽饷最终没有被废除,而是融入清朝的整体税制,其长期存在表明清廷的财政体系始终存在缺陷,这种税收形式,看似解决了财政问题,却牺牲了社会的长期稳定。

辽饷是清初财政政策的一种权宜之计,康熙的改革也只是让矛盾暂时缓解,却没有消除隐患,清廷财政的死结最终在咸丰年间爆发。

鸦片战争赔款、太平天国的内乱、捻军的叛乱使得财政彻底崩溃,辽饷并未随康熙的改革而消失,而是成为清朝财政体系的一部分。

到了乾隆、嘉庆时期,辽饷的名目虽然变化,但类似的田赋附加税依然存在,地方的财政自主权越来越低,中央的赋税政策愈发集权化。

现代社会税收制度更加复杂,但核心问题并未改变,当国家面临经济困境时,政策的制定依然需要谨慎权衡。

清朝最终覆灭原因复杂,但财政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从辽饷到地丁银、两税法再到后来的厘金、洋务运动经费筹措,清朝始终没能解决税制不合理的顽疾。

清初废“三饷”民心归顺,数年后辽饷复征财政缓解,它带来的不仅是短暂的富足,更是长期的隐患。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