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被押解进京的途中,死在青海湖边,他的死因是什么

白晴聊历史 2025-01-19 02:10:03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在青藏高原的广袤天地间,青海湖碧波涟漪,宛如一颗沉睡的蓝宝石。

然而,这片平静的湖边,却曾见证一段历史的隐秘波澜。

三百多年前,一位年仅二十多岁的喇嘛被押解至此,他的才情和情感如青海湖的水般深邃,却因命运的摆布戛然而止。

仓央嘉措,这位六世达赖,曾是藏地最璀璨的诗人,他的情诗传世,而他的结局却如谜一般难解——是在权力的纷争中陨落,还是在命运的漩涡中自沉?

不同寻常的开端

1683年,西藏南部,一个名叫仓央嘉措的男婴诞生在普通农奴家庭。

谁能想到,这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小生命,在多年后会成为雪域高原的精神领袖?谁又能想到,这个因出身而被贴上标签的孩子,会用他的执拗和叛逆书写一段旷世奇情?

仓央嘉措的家人信奉苯教,这是流传在藏区的一支古老宗教。

与格鲁派等新兴佛教流派不同,苯教对人世间的爱恨情仇持更加包容和接纳的态度。

或许正是这种"异端"思想的浸染,让仓央嘉措骨子里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桀骜不驯。

6岁那年,命运之手悄然改变了仓央嘉措的人生轨迹。

噶伦仓大师等高僧一致认定,这个天真烂漫的孩童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仓央嘉措将从此高枕无忧,在荣光中度过余生。

事实上,仓央嘉措的身份一直笼罩在阴谋和斗争的阴云之下。

野心勃勃的第巴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竟隐瞒达赖圆寂长达五年。

若非清廷的介入,这个政治游戏恐怕还会持续下去。

14岁,仓央嘉措终于身披袈裟,接受坐床仪式,名正言顺地成为六世达赖喇嘛。

然而,那个在苯教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顽童,真的甘心成为雪域高原上的傀儡政治偶像吗?布达拉宫里肃穆庄严的气氛,能否填补他心中的空虚与寂寞?

禁锢与放纵的挣扎

堪称是宗教界的封建等级制度,让仓央嘉措感到一阵阵窒息。

从前的伙伴尚能在山间田野嬉戏玩耍,如今的自己却要整日与冷冰冰的经书为伴。

上天给予了他无上的尊荣,却也剥夺了作为凡人最基本的自由。

于是,仓央嘉措开始了一段荒唐而混乱的"双面人生"。

一方面,他要恪守"活佛"的身份,端坐在经堂里聆听枯燥乏味的佛理义学;另一方面,他又时常偷偷溜出布达拉宫,化装成诗人"宗尼旺波",在拉萨街头放浪形骸。

"心中本无佛,佛从何处来?佛若来过此,我必把佛杀!"

——反复吟诵着这样的偈语,仓央嘉措用他的行为发出了最强烈的抗议。

被压抑已久的天性,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狂奔。

诗会、歌舞、美酒、女色......仓央嘉措肆意挥洒青春,及时行乐。

他与拉萨城里的多位女子暗生情愫,尽情享受儿女私情的欢愉。

然而,在短暂的极乐之后,总有无尽的空虚和哀愁在等待着他。

"凡心一动,春色无边。

佛心一动,万籁俱寂。"

当仓央嘉措回到布达拉宫,看到虔诚跪拜的信徒,看到神圣庄严的法器,内心又不禁升起一种罪恶感。

在欲望的泥沼里越陷越深,他几乎就要迷失自己,迷失本心。

佛与情,禅与欲,在这个问题上,仓央嘉措发出了生命中最强烈的呐喊。

他试图用情诗抒发郁结,用禅机破解困惑。

然而,无论在诗词歌赋中如何驰骋,无论在梵呗佛号里如何忏悔,他依旧找不到灵魂的宁静和生命的意义。

"我虽已披上袈裟,却无法承担佛陀的重托。

我虽已出家为僧,却依旧逃不开红尘的羁绊。"

——仓央嘉措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无奈。

一次次放纵,一次次忏悔,在痛苦与迷惘的轮回中,仓央嘉措渐渐迷失了方向。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份,怀疑信仰的意义。

在责任与爱欲的拉锯战中,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悲剧性的结局

然而,对仓央嘉措的指责和非议,并没有因他的痛苦而有丝毫减弱。

有人说他是个薄情的负心汉,辜负了无数女子的深情。

也有人说他是个伪君子,披着宗教的外衣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甚至有人怀疑他的僧侣身份,认为他根本不配做什么"活佛"。

仓央嘉措无力辩驳,因为连他自己都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何在。

就在此时,政治阴谋的利剑再一次对准了仓央嘉措。

拉藏汗妄图铲除格鲁派在藏区的影响,便借口仓央嘉措生活放荡,向康熙帝进谗言,要求撤销其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帝为了稳定边疆,平息纷争,下诏将仓央嘉措押解进京,引起了拉萨信众的极大恐慌。

他们苦苦哀求仓央嘉措留下,甚至不惜以身相抵。

然而,仓央嘉措似乎早已看透生死,泰然处之。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人生在世,不过是镜花水月,何必留恋?"

——仓央嘉措安慰着众人,踏上了最后的旅程。

1706年,随着仓央嘉措的脚步渐行渐远,拉萨的人们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成了诗僧的最后一程。

途经青海湖时,27岁的仓央嘉措驾鹤西去,撒手人寰。

关于他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有人说他是心力交瘁,郁郁而终。

也有人说他是被暗害,死于非命。

更有人猜测他是悄然逃脱,隐居山林。

然而不管真相如何,仓央嘉措那颗孤独而敏感的心,早已融化在茫茫雪域中。

从此,再无人见过那个潇洒倜傥的诗人,那个深情款款的情种,那个痴迷禅意的僧侣。

仓央嘉措走了,带着他所有的痛苦、挣扎和追问,长眠于历史的尘埃里。

留下的,只有他震撼心灵的诗句,见证着一个灵魂在尘世间的跋涉。

后世怀思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

从仓央嘉措圆寂至今,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

然而,每当人们谈起他的名字,谈起他的故事,内心依旧会泛起阵阵波澜。

有人为他的痴情而动容,有人为他的放纵而惋惜,也有人为他的追求而喝彩。

仓央嘉措用他的一生,将禅宗般的淡泊和红尘般的激情,完美地融合在诗歌的意境里。

正如他所说:"诗由心生,歌以情动。"

或许,诗歌正是他寻找自我,表达自我的最佳方式。

今天,我们回望仓央嘉措跌宕起伏的人生,看到的已不仅仅是一个在欲望与禅意间徘徊的诗僧,更是一个敢于直面内心,追寻自我的勇士。

在那个等级森严,禁锢个性的时代,他用执着和狂热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情诗。

在责任与爱欲的夹缝中,他几近粉身碎骨,却依然不肯屈服。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仓央嘉措般的灵魂。

在规则和欲望的挣扎中,在理想和现实的沟壑里,我们无不渴望找到心灵的慰藉。

仓央嘉措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禁欲苦修,更不在于放纵声色,而在于忠于内心,忠于自我。

"若无自由,宁愿粉身碎骨。"

——这是仓央嘉措留给世人的箴言,亦是他毕生的追求。

今天,让我们怀着敬意,向这位伟大的诗僧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愿他的灵魂在极乐世界得到永恒的安宁,愿他的精神在人间得到永恒的传颂。

仓央嘉措走了,但他燃烧生命的热情,叩问人生的勇气,直面自我的真诚,却从未离去。

而那个身披袈裟,眼角眉梢都是桀骜不羁的身影,早已融入高原的山山水水,融入无数文学青年的想象里。

让我们铭记仓央嘉措,不仅因为他是一代诗僧,更因为他是一个永远直面内心,追寻自我的勇敢的人。

0 阅读:0